字號:

大批海地人撤離太子港災後重建工作任重道遠

時間:2010-01-25 11:3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太子港1月22日電 數十萬海地人22日撤離震後的首都太子港,在其他地方尋找臨時住所。太子港的生活秩序進一步恢復,但人們仍缺少食品和醫療救助。聯合國官員説,海地災後重建和發展需要國際社會在未來幾個月甚至幾年內長期關注。

  大批海地人攜帶著很少的隨身財物,乘坐免費的公共汽車、小船或是步行離開了廢墟遍佈的太子港。據美國國際開發署估計,已有20萬人離開太子港,今後幾天還會有更多人撤離。在太子港以北70公里的聖馬克鎮,大量撤離人員聚集,不少人是傷員。

  海地內政部22日發表聲明説,12日發生的強烈地震共造成至少11萬人遇難,19萬人受傷,近61萬人無家可歸。

  國際移民組織説,巴西維和人員在太子港西北的一處地點平整地面,準備為3萬人提供帶帳篷的臨時居住點。此外,救援人員還準備在其他6處地點建立類似的居住點,但至少要數周後才能開始使用。

  太子港的社會秩序正在進一步恢復,太子港及其周邊地區都有銀行開放。海地商會官員説,在太子港電力系統恢復需要3到4個月,電信設施目前有近70%在運作,150個加油站中至少有30%在營業。主要港口太子港22日開始恢復運轉。控制港口的美軍官員説,過去兩天,港口已卸載250個集裝箱。

  太子港當地的小公共汽車已開始運作,一家郊區的大型超市震後再次開放,不過存貨可能只能支撐一兩個星期。近400名海地人開始清掃街道,並可從聯合國有關機構獲得每天約3美元的工資。

  雖然大部分搜救倖存者的努力都已停止,但22日又有兩名倖存者從廢墟中獲救。一名84歲的海地婦女是親友從自家房屋坍塌的廢墟中救出的。此外,以色列救援隊當天在廢墟中營救出一名22歲男子。據統計,國際救援隊已共救出125名倖存者。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海地的官員22日對媒體説,一些國際組織已在災區發現痢疾、流腦、呼吸道疾病等傳染病。目前在災區出現這些疫情屬於正常,關鍵是進行及時、有效的防疫工作,如接種疫苗等。在太子港災區,一些地方已開始進行清掃、消毒、接種等災後防疫工作。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22日在出席第64屆聯大關於海地地震問題的全體會議時説,儘管有4000多名囚犯從震塌的海地國家監獄中逃出,但海地目前的安全狀況穩定,搶劫和騷亂等只是個案,聯合國正和海地政府一起全力確保當地社會穩定。

  潘基文説,接下來的幾週,對海地的援助將逐漸從災後緊急反應行動向持續賑災和早期恢復過渡,並將最終進入長期重建階段。

  第64屆聯合國大會代理主席、哈薩克常駐聯合國代表艾季莫娃22日在聯大會議上説,海地災後的重建和發展工作需要國際社會在未來幾個月甚至幾年內長期關注。

  據海地商會估計,12日發生的強烈地震給海地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達到10億美元。海地完成全部重建可能需要幾年或幾十年,需要國際社會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援助資金。

編輯:焦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