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鐵肩道義鑄忠誠——記海地失蹤維和女兵和志虹

時間:2010-01-17 20:35   來源:中國廣播網

  編者按:加勒比島國海地,當地時間2010年1月12日16時53分(北京時間13日5時53分)發生里氏7.3級地震。

  在此次強震中三名維和官兵下落不明,他們的安危牽挂著所有戰友和祖國同胞的心。作為三人中唯一的一名女隊員,昆明邊檢站執勤業務二科教導員和志虹更是讓所有熟悉和不熟悉她的人為她捏把汗。

  在記者的採訪中,提到和志虹的名字,得到的評價無一例外的是“好”、“優秀”、“傑出”這一類褒揚。下面這篇文章是和志虹的戰友尹文靜寫于2008年第一次維和行動當中。

  “于歷史長河,我也許只是一滴水珠,但我也要以水珠的執著,追尋生命的浪花;于蒼穹社會,我也許只是一棵小草,但我也要以小草的方式,向春天展現生命的綠色;于大千世界,我也許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載和平的心願。”

  和志虹,昆明邊防檢查站執勤業務二科政治教導員,一等功臣,中國第六支、第七支赴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員,現在海地執行防暴維和任務。

  攜筆從戎堅守國門 揮灑青春踐行誓言

  懷著對邊防警營的向往和憧憬,和志虹同志以優異的成績從雲南師范大學外語係英語專業畢業後,毅然入伍到雲南公安邊防總隊,成為一名光榮的邊防女警官。入伍後,和志虹同志一直在邊防檢查執勤一線工作,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憑著對邊防事業的熱愛和追求,憑借其通過國家英語八級考試的深厚英語功底,多次參與邊防檢查工作的會談會晤、外語資料匯編、外籍證照研究等工作,成長為邊防檢查工作的業務骨幹和行家里手,成為打擊利用國際空港進行販毒、偷渡等非法出入境活動的“尖兵”。

  2006年2月15日,和志虹所在的執勤業務科對緬甸仰光至昆明的航班進行例行入境檢查時,細心的她發現兩名持某國護照的外籍旅客眼神慌亂,神色可疑。憑借多年的工作經驗,和志虹斷定兩名旅客一定有問題,于是及時將可疑情況報告帶班站領導。經帶班站領導同意後,和志虹在戰友的配合下,將兩名可疑旅客帶入邊檢詢問室。和志虹用英語與兩名旅客進行“閒聊”,得知其一周前從北京機場口岸入境,轉機昆明,再到緬甸,本次欲從昆明口岸過境轉機北京,但兩人回答的出行目的不一,舉止慌張。後在總隊案偵隊的指導幫助下,通過緝毒犬現場判斷,此兩人有攜帶毒品嫌疑,但通過初步的行李及人身檢查後並未發現可疑情況,後進一步通過X光透視發現兩人體內有可疑物。在證據面前,兩人不得不承認了體內攜帶有毒品的犯罪事實,並分別從體內排出了經過密封的精制海洛因680克、670克,共計1350克。

  有一次,和志虹在對達卡至昆明航班進行入境檢查時,發現有10名持馬來西亞護照的旅客並沒有馬來西亞人的特徵,反而孟加拉國人的特徵比較明顯。于是和志虹及時對其所持護照進行仔細查驗,發現所持護照也有疑點。和志虹及時將這10本護照送往該站證照研究中心進行進一步檢測,經過認真比對,確認了9名人員所持的馬來西亞簽證係屬偽造,1人具有組織偷渡活動嫌疑。10年來,和志虹共查獲偷渡案件50余起,抓獲偷渡嫌疑人80余名,查獲毒品案1起,抓獲販毒嫌疑人2名,查獲在控案26起。

  駐守在昆明國際機場的昆明邊防檢查站,除了履行邊防檢查、出入境管控和打擊販毒、偷渡等非法出入境活動外,還要為出入境的各國貴賓、商賈、旅客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樹立雲南昆明春城的良好形象。自調入昆明邊防檢查站工作以來,和志虹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和邊檢服務水平,與戰友們一起先後出色地完成了’99世博會、GMS會議、東盟論壇、昆交會、旅交會等大型國際會議的邊防檢查及安全保衛任務。

  工作中,和志虹始終堅持把服務對象的需求作為第一信號,細辦服務對象要辦之事,快辦服務對象急辦之事,多辦服務對象感動之事,為出入境旅客提供高效、優質、快捷、溫馨的通關環境,像一枝綠色的橄欖,揮灑著淡淡的清香,向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外賓客展示著國門衛士的良好形象。一次,和志虹在口岸負責臺外引導工作,正當她笑迎旅客,以標準規范的手勢引導旅客辦理入境手續時,一位手臂受傷的老太太在其親人的扶攜下進入了她的視線。和志虹立即迎了上去,詢問情況,當得知這位老太太手臂受傷,行動不便,在飛行途中身體不適的情況後,立即熱情地將老太太攙扶到休息室,端上茶水,讓其休息,自己跑前跑後為老太太及親人辦理入境手續。在和志虹的熱情幫助下很快辦完手續,經過休息後,老太太的身體也得到了恢復,千恩萬謝地離開機場。老太太的女兒回到住處後,立即寫了一封感謝信,傳真到執勤口岸。信中寫道:“我是一位緬甸華人,經常回國看望家人,並且辦理業務。近年來很榮幸看到昆明機場的日益變化,特別是邊防官兵,每個人的精神面貌以及服務態度都在改變,讓我們一下飛機就感到家的溫馨和親人的溫暖,這將給雲南的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商機……”☆

  出徵海外歷煉生命 青春志酬神聖使命

  2007年3月,和志虹知道中國第六支赴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由雲南省公安邊防總隊組隊出徵的消息後,思潮起伏,心緒難平。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中國邊防警官,過去是部隊和組織培養了自己,現在正是自己報效祖國,為維護世界和平作貢獻的時刻。但是自己的孩子才1歲多,正是需要媽媽、需要母愛的時候,在銀行工作的丈夫工作繁忙,基本上沒有時間照顧孩子,父母又遠在麗江,由于家里還有老人也需要照顧,脫不開身。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難于取舍。但國大家小,用和志虹的話說,在家只能照顧一個孩子,如果參加防暴隊執行國際維和任務,為世界和平盡一份力,可能會有更多的孩子得到安寧,甚至獲取生命。經過一番慎重思考,和志虹毅然選擇參加防暴隊出徵海地。這是和志虹生命中的一次重大決策,也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邊防女警官生命的一次升華和心靈歷煉。

  2007年5月,和志虹同志以優異的外語及綜合成績光榮入選中國第六支赴海地維和警察防暴隊前往武警學院進行集訓,並擔任聯絡官兼女兵小隊小隊長、黨總支委員。她始終牢記黨中央和公安部首長的重要指示,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工作責任感全身心投入到上級和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中。她緊密團結全體女同志,發揚“兩不怕”精神,積極投入到軍事,體能,外語等科目的學習和訓練中。在體能訓練中,和志虹因運動量過大導致膝蓋嚴重受傷,但在病情稍微好轉後就又以頑強的毅力投入到訓練中,使自身的體能素質得到很大提高。在武警學院集訓期間,作為防暴隊黨總支委員、安委會成員,和志虹同志更是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從一言一行做起,率先垂范,大膽管理,使全體女隊員在較短的時間內主動加強業務學習,提高口譯能力,以優異的成績通過聯合國官員的甄選評估,為出國執行國際維和任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7年11月28日,和志虹接到通知作為第一批先遣隊員趕赴海地任務區。一切的來臨都在意料之中,甚至千百遍地想著、盼著這一刻的到來,但等到真的要出徵海地時,這個平凡的女警官心中涌起了很多復雜的情緒,壯志、離別、親情,特別是對孩子的憐愛和內疚,使她反而變得不知所措。然而,海地的召喚,從小就向往和平的心願,使她拋棄了一切雜念,振作起精神,隨著一面鮮紅的五星紅旗,著一身防暴隊警服,英姿颯爽出徵海地。☆
  
  鐵肩道義維護和平 無畏無悔鑄就忠誠

  2007年12月3日,和志虹作為赴海地維和先遣隊員到達海地任務區,她時刻不忘身上肩負的責任,爭分奪秒了解任務區聯海團框架、運作方式等,盡快適應新環境,熟悉新情況,與第五支防暴隊做好各項交接工作,為大部隊抵達海地順利開展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在另外一個國度,一支防暴隊就是一個國家形象的縮影,一名防暴隊員展現的就是一個國家的風採,每個隊員的一言一行,不再只是單純地代表自己。和志虹牢固樹立大局觀念,認真領悟國家外交方針大局和中國公安在海地維和的基本職能,在每一項工作中都嚴格要求自己,時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中國邊防警察。大部隊到達後,在黨總支統籌安排下,在她積極聯係下,防暴隊迅速完成了防暴隊首長與聯海團總部、友鄰防暴隊、維和部隊和駐海地中國維和警隊、貿易發展處、中興公司等相關部門單位的走訪會談,使對外聯絡工作得以迅速展開,為共同合理分擔維和勤務,增進相互間的交流與合作,加深相互間的友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她作為聯絡官,時刻不忘學習我國外交政策及外事原則,在與其他防暴隊人員接觸及擔任翻譯期間,她堅持原則,將理論知識與現場翻譯有機結合,及時總結、完善,在每一次外事活動中都充分展示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大國形象和中國維和警察的專業素質,在維和同仁中贏得了較高聲譽。在海地執行任務期間,她先後成功為聯合國負責法律事務的蒂托夫先生、巴西政府高官代表團、約旦政府高官代表團及聯海團的秘書長特別代表等官員擔任英語翻譯,得到各級領導的一致認可。

  “5.12” 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災情牽動著全世界人民的心。正在海地執行維和任務的和志虹通過互聯網得知消息後,立即以聯絡員的身份向領導報告,積極協調開展向祖國災區捐款活動,自己帶頭向災區捐獻了100美元津帖,並通過互聯網發動在國內的家人積極參與捐款,在她的發動下,丈夫及家人共向災區捐款10000余元人民幣,為災區人民送上了一份愛心和溫情。

  在海地執行國際維和任務,使和志虹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一個人,只有遠離家門,才能真正知道家的重要;只有走出國門,才能真正詮釋“祖國”的含義;只有到了局勢不穩定的地方,才能真正理解“和平”的意義。在那樣一個局勢動蕩的國度,使她更加珍愛祖國這片和平的凈土,更加理解了國家構建平安、和諧社會的國策,也使她更加珍惜海地維和的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盡可能地為世界和平貢獻一份力量。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