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現場直擊:探訪震後太子港機場臨時醫院

時間:2010-01-25 11:0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太子港1月22日電 現場直擊:探訪震後太子港機場臨時醫院

  新華社記者邱俊松 王沛

  22日,記者隨一批中國醫療隊隊員來到位於海地太子港國際機場的聯合國賑災臨時醫院。該醫院是震後太子港搭建的最大一所臨時醫院,目前收治了近350名患者。

  醫院由4個帳篷組成,其中兩個用作診室兼手術室,一個收治兒童,另一個收治成年人;另外兩個帳篷是儲存醫療物資的倉庫。

  醫院收治的患者都是因為沒有及時處理傷口、導致嚴重繼發性感染需要做截肢等複雜手術的重症病人。記者看到,許多病人在輸液,每人被允許有一位家人在旁陪護。來自美國、法國、西班牙、紐西蘭、英國、瑞士的約百名醫護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救治傷者。

  由於醫院人滿為患,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非常大。為緩解醫院壓力,十幾名中國醫療隊隊員22日來到該醫院協助醫護工作。他們的到來讓現場各國的醫護人員松了口氣。經過與醫院現場負責人溝通,中國醫護人員分別承擔了具體任務,大家立即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來自中國武警總醫院的婦産科醫生張雪梅和1名護士被請求在現場隨機查看年齡小于5周歲的兒童的狀況。張雪梅在為一名手部受傷的海地兒童檢查傷口時,小寶寶哇哇大哭,張雪梅忍不住把孩子抱起來,用中文對孩子連説帶哄:“想喝水了吧?一説話就不哭,抱起來就不哭了吧......”雖然孩子聽不懂中文,但可能是從中國醫生阿姨溫柔的呵護聲中得到了安慰,很快就喜笑顏開。

  由於這所臨時醫院建在太子港機場內部,而機場是由美軍協管的,所以病人需要由美軍的直升飛機或其他交通工具運送進來。

  在收治兒童的診室帳篷內,一位來自美國邁阿密大學醫療互助組織的醫生告訴記者,他和同事們是21日到達海地的,將在這裡呆一週。跟他同來的有7名內科醫生、1名外科醫生、1名整形外科醫生、5名護士和4名護理人員。“不論來自哪一國的醫療救助我們都很歡迎,都很感激。我們需要幫助,”他説。

  另一名醫生告訴記者,在他工作的帳篷裏至少有150名病人、50名醫生。醫生中有的人從地震後就一直在這裡工作,已經8天了。現在醫生們每天做20到30例手術。

  中國國際救援隊首席醫務官侯世科表示,目前臨時醫院裏的各國醫生共同研究病情,共同參與手術和救治,這樣可以大大緩解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也能夠更好更快地救治更多的病人。

編輯:焦瑩瑩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