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播報 | 分析評論 | 各方反應 | 圖片 | 為兩岸同胞謀福祉 | 網友評論
  首頁-專題-時政-陳雲林會長首次赴臺-分析評論
 
 
臺媒:兩岸郵政通匯及包機運送郵件 讓民眾更方便
 
  來源: 台灣網      日期: 2008-11-10 08:42

 
 

  台灣網11月9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道,第二次“陳江會”簽署《海峽兩岸空運協議》和《海峽兩岸郵政協議》,給了兩岸郵政單位開辦直接通匯和利用客運包機運送郵件等兩項獨門“快捷方式”,兩岸通郵讓民眾省時省錢,兩岸的郵局業務也勢必蒸蒸日上。

  據臺媒報道,郵局客戶以一般民眾為主,傳統習俗上民眾在年終寄信、寄包裹、匯款的需求較大。臺灣交通主管部門主管毛治國表示,通郵的相關準備工作將在一至兩周內完成,一旦完成相關準備,並將協議送交臺灣“立法院”決議或備查後即可實施,最遲于協議簽署40天內生效。也就是説,兩岸郵政新業務將會趕上年底旺季前開辦。

  臺灣交通主管部門郵電司官員指出,目前從臺灣的郵政公司匯款至大陸,皆需通過美國花旗銀行紐約分行轉匯至大陸,作業過程十分複雜。而未來開辦兩岸郵政匯兌業務後,不必通過花旗銀行,作業流程將簡化,估計匯款最快兩天可收到,還可以省下付給花旗銀行的手續費。

  據臺媒了解,目前臺灣郵政至大陸間接匯款的電匯手續費為500元(新台幣 下同),信匯為400元,未來估計至少有20%的降價空間,其中信匯手續費甚至可能減半。而現行至大陸的間接匯款規定每筆不得超過3萬美金,未來直接通匯上限應該不會低於這個數字。

  據臺灣交通主管部門統計,2006年兩岸平信往來數量超過1000萬件,掛號信約70萬件,包裹21萬件,快遞郵件近10萬件。

  臺灣郵電部門表示,目前臺灣寄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信件和掛號郵件要7至8天,未來利用每週108班的直航包機運輸後,因為省下經第三地轉机,而且互換局增加,郵件可運到距離較近的互換局,大城市投遞時間將縮短2天,其他地區估計也可提前1天到達。

  包裹和快捷郵件過去未開放,兩岸郵政單位都是委託轉投資的快遞公司處理,因此缺乏郵遞時效的實測數據。

  臺灣“中華快遞公司”前董事長沈俊彥指出,目前經第三地到大陸一線都市的快遞郵件,如果班機銜接得好,最快可3天送達,慢則要5天。二線城市則至少要5至6天。未來可通過直航包機運送後,一線城市的快捷郵件將可在2天內寄達。

  臺灣郵電部門指出,過去因為臺灣郵局不能辦兩岸包裹業務,不管有沒有時效壓力,臺灣民眾都只好以費用較高的快遞運送。未來選擇性增加後,時效性不高的可選用較便宜的水陸包裹,相信因為臺灣民眾更樂於利用,估計可讓包裹和快遞業務分別增長20%和10%。

  臺灣寄往大陸的函件近幾年受到電子郵件的影響,件數大幅下滑,臺灣“中華郵政公司”分析,兩岸直接通郵後,雖然無法扭轉函件下降的趨勢,但至少可讓萎縮幅度減緩。

  兩岸郵政協議將目前間接通郵的信函、明信片、郵簡、印刷物、新聞紙、雜誌、盲人文件改為直接遞送,並新增小包、包裹、快捷郵件和郵政匯兌等業務。郵件總包將通過航空或水陸運到雙方郵件處理中心,不需再經過第三地轉机。(沈鵬)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