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播報 | 分析評論 | 各方反應 | 圖片 | 為兩岸同胞謀福祉 | 網友評論
  首頁-專題-時政-陳雲林會長首次赴臺-分析評論
 
 
臺媒:“陳江會”為苦等10年的島內海運直航圓夢
 
  來源: 台灣網      日期: 2008-11-10 08:42

 
 

 

島內輿論認為,隨著邁入海運直航新時代,島內各港口將重現繁忙的榮景。圖為臺北港。

 

  台灣網11月10日消息 儘管“陳江會”已經結束,但對其即將為兩岸經貿帶來的利多,島內輿論正面的評價仍在持續。臺灣《經濟日報》今天的一篇報道即指出:“陳江會”為苦等10年的島內海運直航開啟新的希望,海運界大老對於海空直航及配套措施多所建言,航空、貨櫃、散裝股也提前反映利多,類股一週來全數翻揚走強,為跌深的股價捎來暖意。

  報道説,島內的貨櫃航運業第三季財報並不理想,明年還有供過於求的問題。但臺股貨櫃航運族群價位嚴重低估,市場普遍預期,在“陳江會”短線利多帶動下,狀況將有所改觀;業者表示,全球貨櫃航運産業基本面尚未轉多,但短線已出現反彈的契機。

  報道説,多年來,臺灣長榮、陽明及萬海等航商,受制于兩岸政治環境,無法像島外的大航商自由佈局兩岸市場,現在在權宜輪有限度開放下,可搭載兩岸貨物、國際貨物和轉口貨物,進行三合一攬貨,營運更有彈性,受惠的不只是航商,成本效益還擴及廣大的客戶。

  報道指出:“陳江會”簽署4項協議,引領兩岸進入“三通”時代。島內業者指出,大陸開放最大港口太倉港,對臺灣業者是一大利多,有利於搶佔大陸高成長的內陸航運業務;開放業者在港口設立物流設施,及路線安排、免稅等措施,讓臺灣業者的營運更有彈性,為實質利多。

  此次陳江簽下協議,將“境外航運中心”、“兩岸三地航線”組合成一條海運直航航線,只要是開放的港口,兩岸貨、轉口貨及國際貨將可搭載,且港口深入到內河港;包括長江第一大港太倉港、南京港等都開放,航商航線的分佈更具彈性。過去境外航運中心只準裝兩岸轉口貨,兩岸三地航線要彎靠石垣島,且僅能裝載兩岸貨的限制終於打破。

 

  報道最後説,島內海運業者欣見簽定海運協議之餘,期待在兩岸航商直接通匯、港口全開及權宜輪部分,雙方進一步協商努力,創造更大的互惠雙贏局面。(趙靜)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