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播報 | 分析評論 | 各方反應 | 圖片 | 為兩岸同胞謀福祉 | 網友評論
  首頁-專題-時政-陳雲林會長首次赴臺-分析評論
 
 
兩會簽署四項協議 各方高度肯定陳雲林訪台成果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日期: 2008-11-07 08:57

 
 
  海協會和海基會4日在臺北簽署四項協議,兩岸“大三通”格局基本成型。兩岸雙贏,成果斐然,有目共睹,島內外各界及媒體一致對此給予高度肯定。

  兩岸緩和  值得慶祝

  美國主要報紙4日紛紛報道“陳江會”。《華盛頓郵報》説,這是一次歷史性的訪問,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紐約時報》説,陳雲林與江丙坤簽署四項協議,此舉將使海峽兩岸更加緊密地合作。《華爾街日報》説,中國大陸與臺灣簽署的協議將大大消除一些限制兩岸經貿交往的最大障礙,也是臺灣和海外企業界盼望已久的事情。該報5日的“回顧與展望”專欄指出,全球金融危機愈演愈烈,而臺海之間的緊張倒是降低了,兩岸緊張關係的緩和值得慶祝。

  法國《歐洲時報》5日發表題為“陳雲林一聲‘兄弟’連結兩岸深情”的評論文章。文章説,陳雲林的臺灣之行標誌著兩會制度化協商進入新里程的開始,同時也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一步。  

  外商評價  效果明顯

  瑞銀、美林、野村等在臺三大外資券商表示,兩岸“大三通”對臺灣經濟所帶來的實質效應,等到明年下半年會開始顯現出來。

  美商美林證券臺灣區研究部主管程淑芬認為,“江陳會”簽署的四項協議,長期而言可以避免臺灣經濟遭到邊緣化危機。野村證券臺灣區研究部主管曾雅蘭説,兩岸政策進一步解禁會為臺股帶來結構性的投資價值提升行情,而要落實到企業獲利,則非一蹴而就。瑞銀證券臺灣區研究部主管董成康認為,兩岸政策開放對臺灣經濟效益到明年下半年會浮現。

  街頭鬧事  令人不齒

  在各方輿論與有識之士紛紛對“陳江會”成果予以肯定時,島內一群無良政客與無知暴民的脫序演出卻愈演愈烈。

  民進黨政客帶領的深綠抗議民眾,5日晚圍困吳伯雄宴請陳雲林的晶華酒店,讓赴宴的貴賓、臺商無法離開酒店達8小時之久。當參加採訪活動的大陸記者走出酒店時,抗議民眾竟然上前揪打,扯頭髮,抓領帶,掐脖子,連女記者都不放過。

  6日,綠營民眾抗議行動更趨瘋狂,眾多暴民推倒拒馬,衝進管制區,釀出多起襲警流血事件。臺灣某電視臺的採訪車與臺商的坐車都被打砸、蛋洗,臺商還被罵“臺姦”。

  島內輿論對此深表遺憾。臺中市長胡志強在街頭遭綠色民眾劈面吐口水,他説,首次體驗到什麼叫“唾面自幹”,暴力衝突已讓朝野雙輸,臺灣形象遭到重創,此次事件反顯出大陸的低調、沉穩、踏實。

  5日晚受困酒店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接受採訪時大聲疾呼,要臺灣老百姓不要被那些為了實現個人政治利益、選舉利益的政客矇騙。

  一名坐駕被潑臟物的臺商説,民進黨要抗議是他們的自由,但那些人把車道霸佔,向汽車擲東西,隨意罵別人,我無法接受,這種行為太卑劣了。

  馬英九6日晚召開記者會,嚴厲譴責民進黨暴力事件,數度拍桌震怒,強調將取締非法、制裁暴力。“行政院長”劉兆玄也表示:“在野黨鼓動群眾,撕裂臺灣社會,任何以暴力、不理性的行為從事抗議活動,應該受到強烈譴責。” 

  兩會簽署的四項協議,即使是街頭那些抗議者也説不出對臺灣有何不利之處,但民進黨仍生生操弄出這些令人不齒的鬧劇,丟了臺灣的臉,讓臺灣的形象在國際上遭受重創。(本報特約記者 閔喆)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