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播報 | 分析評論 | 各方反應 | 圖片 | 為兩岸同胞謀福祉 | 網友評論
  首頁-專題-時政-陳雲林會長首次赴臺-分析評論
 
 
兩岸學者:會談促成“三通” 標誌兩會協商正常化
 
  來源: 新華網      日期: 2008-11-05 15:02

 
 

 

  新華網北京11月5日電(記者陳鍵興)兩會臺北會談就兩岸空運、海運直航等達成多項協議,兩岸學者對此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兩會臺北會談成果豐碩,不僅圓了兩岸同胞盼望已久的“三通”夢,也標誌兩會制度化協商邁向正常化階段。

  全國臺研會副秘書長楊立憲在接受本社記者採訪時指出,4項協議中的3項涉及兩岸“三通”,“這是非常大的突破,標誌著兩岸同胞盼望了30年之久的通航、通郵即將變成現實,這對於兩岸關係發展有著重大意義”。

  她説,有關直航協議的簽署,將進一步促進兩岸人員往來和經貿交流合作,便利兩岸之間人流、物流、資金流的互通。可以預見,大陸赴臺旅遊人數將會進一步增加,臺灣同胞往來大陸也將更加便捷。“交流更加密切、頻繁,有利於兩岸同胞增加溝通、了解與理解,增進感情,化解隔閡,這對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有著基礎性的意義”。

  “這些協議的具體內容都是對兩岸同胞有利的事情,尤其是與臺灣同胞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事情,是臺灣同胞最關心、最感迫切的事情,對於臺灣提升經濟競爭力、吸引外資、提振民間信心都有著積極效應。”楊立憲説。

  她認為,陳雲林會長赴臺訪問,實現了兩會“有來有往”的互動交往,標誌著兩會制度化協商進入了正常化的軌道,雙方進一步累積了互信。隨著兩岸交流交往的進一步深入,還會出現一些新問題,而有了兩會常態化的溝通、交流,可及時、妥善地解決這些問題。

  臺灣淡江大學大陸所所長張五嶽則指出,4項協議“為兩岸開創了一個新的里程碑,也是兩岸開放交流20多年來和兩會協商以來所取得的最豐碩成果,更將對兩岸關係今後的發展産生深遠影響”。

  他認為,兩會臺北會談的成果之一是“不僅對兩會確立制度化協商具有關鍵的指針作用,也對國際社會看待臺海和平具有積極的意涵”;其二是有關海空運直航協議得以簽署,這是未來進一步推動兩岸經貿正常化“最關鍵的核心”;其三是積極優化了上次兩會北京會談簽署的兩項協議。

  “4項協議的簽署,對兩岸的人民、海空運及周邊業者、臺灣的海空港運能、企業的經營成本控制,乃至兩岸創建優勢互補的産業分工體系等,都有正面的助益。”張五嶽説。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