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首頁 | 專題首頁 | 最新播報 | 分析評論 | 各方反應 | 圖片 | 為兩岸同胞謀福祉 | 網友評論
  首頁-專題-時政-陳雲林會長首次赴臺-各方反應
 
 
兩岸及港澳航空業界對兩岸直航反響熱烈
 
  來源: 新華網      日期: 2008-11-05 20:19

 
 

  新華網珠海11月5日電(記者賴雨晨 王攀)首次“粵港澳臺航空産業論壇”5日在廣東珠海舉行,來自兩岸及港澳的航空産業相關人士圍繞兩岸直航、航空發展的機遇與前景等熱點問題展開討論,業界人士對兩岸直航反響尤為熱烈。

  《海峽兩岸空運協議》4日在臺北簽訂,使兩岸直航成為論壇上最受矚目的議題,兩岸及港澳業內人士均對協議的簽訂表示熱烈的歡迎,認為協議將大大促進區域內經濟和航空産業的發展。

  臺灣“民航局”前局長、“中華航空事業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張國政率領一支16人團隊參加論壇。他説,近年來臺灣鐵路的不斷完善,讓航空公司的島內航線受到很大衝擊。大陸市場無論是客運還是貨運等領域,都對臺灣企業有極大的吸引力。

  臺灣“中華航太産業發展促進會”常務理事祝如竹博士説,直航對兩岸民眾來説,相互往來更方便、費用更便宜;對航空産業來説,相關企業將迎來極大的機遇;而對整個民族來説,“見面三分親”,交通方便一定會促進兩岸進一步溝通交流。

  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兩岸航空業在2008年都出現了增長速度減緩,而臺灣航空週轉量甚至曾在近年出現過負增長。業界認為,直航對兩岸航空産業實現持續增長必將有直接促進作用。

  袁沛賢是臺灣“中華航空”的飛行員,他説,臺灣航空業的飛行員、貨機和維修機構都很充足,甚至可以説過剩,希望能夠借助直航得到更好地利用。

  目前,許多臺灣旅客赴大陸仍要通過香港或澳門機場轉機,臺灣海峽北線空中雙向直達航路的開通,可能影響香港和澳門機場的週轉量。但是,港澳機場都表示看好直航帶來的長期利益。

  香港機場管理局行政總裁許漢忠説,直航會使兩岸關係上一個新臺階,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我們都歡迎這個發展。香港機場多年前就認識到直航可能帶來的影響,已經及早作出規劃應對。從中長期考慮,隨著兩岸關係的進一步密切和珠三角的發展,航空市場會進一步發展,短時間的損失會彌補,而且會給香港帶來更大益處。

  澳門國際機場專營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劉蘇寧説,澳門機場過去確實是主要為臺灣赴大陸旅客服務的“轉机機場”,但2004年開始已經在向“終點機場”轉型。轉机旅客佔客流總量的比例已經從2004年前的70%下降到目前的39%。

  劉蘇寧強調,流通是發展的必要條件,“臺灣到大陸的轉机旅客可能少了,但珠三角去臺灣的旅客會更多,我們可以做的市場更大了,兩岸直航對澳門機場來説同樣是福祉”。

  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司獻民和廈門航空有限公司總經理陽廣華都表示,兩岸直航降低航空公司的運營成本,將使兩岸往來時間更短、價錢更便宜,航空公司將用最好的機隊和最好的服務,把直航經營好。

  業界也指出,兩岸航空業的合作與發展還有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張國政表示,業界還有很多期待,比如開放航空公司營運,讓更多企業從中獲益,還有尤其重要的業界人員的證照相互承認,建立維修相互認證及零組件對照認可制度等。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