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載人航太夢圓金秋-中國航太科普
中國航太科普


 

宇宙有多大?
 
 
  來源:      日期:2003-09-28 10:10

    “宇宙”一詞,最早大概出自我國古代著名哲學家墨子(約西元前468-376)。他用“宇”來指東、西、南、北,四面八方的空間,用“宙”來指古往今來的時間,合在一起便是指天地萬物,不管它是大是小,是遠是近;是過去的,現在的,還是將來的;是認識到的,還是未認識到的……總之是一切的一切。
  
  從哲學的觀點看。人們認為宇宙是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不過,對這個深奧的概念我們不打算做深入的探討,還是留給哲學家們去研究。我們不妨把眼光縮小一些,講一講利用我們現有的科學技術所能了解和觀測的宇宙,人們把它稱為“我們的宇宙”或“總星系”。
  從最新的觀測資料看,人們已觀測到的離我們最遠的星系是130億光年。也就是説,如果有一束光以每秒30萬千米的速度從該星系發出,那麼要經過130億年才能到達地球。這130億光年的距離便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宇宙的範圍。再説得明確一些,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宇宙範圍,或者説大小,是一個以地球為中心,以130億光年的距離為半徑的球形空間。當然,地球並不真的是什麼宇宙的中心,宇宙也未必是一個球體,只是限于我們目前的觀測能力,我們只能了解到這一程度。
  在這個以130億光年為半徑的球形空間裏,目前已被人們發現和觀測到的星系大約有1250億個,而每個星系又擁有像太陽這樣的恒星幾百到幾萬億顆。因此只要做一道簡單的數學題,你就不難了解到,在我們已經觀測到的宇宙中擁在多少星星。地球在如此浩瀚的宇宙中,真如滄海一粟,渺小得微不足道。 (張慶麟)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