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載人航太夢圓金秋-宇航員揭秘
宇航員揭秘


 

神舟5號實際在內蒙古發射 宇航員將與地面對話
 
 
  來源:      日期:2003-10-09 15:09

    千龍網訊 中國首個航太員將在“神舟”五號上通過熱線,用包括母語在內的不止一種語言實現與地面的直接對話。據現場記者稱,目前雖然酒泉天寒地凍,但整個衛星城充滿了臨戰前緊張、激奮、熱烈的氣氛。
  與家人及領導人通話

  據大公報消息,“神舟”四號和地面之間已經建立了暢通無阻的寬頻通道,可以保證宇航員和地面實現圖像和話音聯絡。上海航太局有關負責人對媒體説:“待神舟五號發射以後,宇航員可以與家人取得聯繫,以緩解遨遊太空的心理壓力。”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有條件與宇航員進行對話的人不僅包括他的家人,還包括親臨現場指揮的國家領導人,甚至是其他國際官員或者大眾等等。
  那麼,中國第一個宇航員將會通過螢幕説些什麼呢?
  此間熱心的人們為他設計了許多版本的“講話稿”,有的激情:“我在遙遠的太空,向偉大的祖國致敬!”有的浪漫:“啊———!地球真的很漂亮!”還有的卻很專業:“指揮中心,我是神舟五號。現在飛行情況一切正常。”而有的則過於富有想像力了:“指揮中心,由於神舟五號表現十分完美,我決定直接飛往月亮,請予批准!”
  神舟五號實際上是在內蒙發射
  有關人士透露,“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地點其實並不在酒泉,也不在甘肅行政區劃內,而是在我國內蒙古自治區境內。這位人士指出,“神舟五號”發射地點在內蒙古額濟納旗南邊,回收地點也在內蒙古,即四子王旗紅格爾一帶。
  據香港文匯報消息,這位人士進一步解釋説,酒泉衛星發射基地也並不在酒泉,而是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南部。之所以將內蒙古境內的衛星發射基地命名為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是因為該地點在戈壁灘中,遠離城區,附近較為著名的城市的就是酒泉,因此得名。
  酒泉基地所在地,自然環境極為特殊,溫差大,風沙多,夏季幹熱,無霜期短,被稱為“生命禁區”。當地民諺説:“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
  發射“神舟五號”的基地實際上位於距酒泉210公里處(額濟納旗一帶地區)的巴丹吉林沙漠深處,中心有戈壁沙漠風光的自然公園和東風水庫,有風光秀美、景色怡人的亞洲最大的胡楊林自然保護區。
  從北京坐飛機到達甘肅的鼎新機場,再坐一段幾十公里的軍用鐵路,才能到達發射基地。鼎新機場在發射中心西南75公里處,機場跑道長4,100米、寬80米,可起降C-130及波音747等大型飛機。8米寬水泥路面的公路連接技術中心和發射場區,適合衛星從機場到技術中心和發射場區的運輸。
  航太城臨戰氣氛濃
  據香港文匯報消息,“神舟五號”飛船將於下周在內蒙古額濟納旗轄區的“東風航太城”中發射。現場消息稱,城內秋霜早已令胡楊林葉子由綠變黃,早晚溫差極大,在晚間出門需要穿大衣防寒。雖然天寒地冷,但整個衛星城充滿了臨戰前緊張、激奮、熱烈的氣氛。
  從八月底開始,來自北京、上海等地的指揮人員、技術人員已相繼進場。航太城內主要的招待所早已安排住滿,據此間有關人士透露,發射時,將會邀請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甘肅蘭州市、玉門市、酒泉地區,新疆巴州、庫爾勒等當地黨政軍有關人士到場觀看。
  在國慶節前,總裝備部以及解放軍其他三總部有關人士已經到達酒泉發射基地。總裝備部由李繼耐部長挂帥,具體組織此次神舟五號發射工作。
  據介紹,已經相繼到達的有關人士這幾天已被安排參觀衛星城內的主要設施,包括航太基地歷史博物館、列士陵園、聶榮臻元帥陵墓,以及七號發射陣地。
  但是,這次發射神舟五號的十號基地,則戒備森嚴,除了基地技術、指揮人員以外,其他參觀人員一律不準入內。
  晚間,近期已經沒有安排什麼大的文藝演出活動,城內的人員一般都在宿舍和賓館看電視,這裡裝有衛星電視,但人們看得最多是衛星城裏自己的閉路電視。
  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又名“東風航太城”。基地共有4個中心,據透露,發射“神舟五號”飛船定在基地的南發射場的南發射中心。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共有南北兩個發射場。北發射場包括北技術中心和北發射中心,主要用於發射長征一號丁、長征二號丙、長征二號丙改、長征二號丁等火箭。南發射場包括南技術中心和南發射中心,主要用於發射長征二號E和長征二號F火箭。
  整個發射基地的管轄區,分為東風首區和綜合落區。面積廣闊,分佈在甘肅、內蒙古、新疆3省區。東風場區包括東風航太城,設有軍事禁區,面積達5萬平方公里。在這5萬平方公里內,由10號、2號、7號、90號等60多個點號組成。基地的機關設在10號區,也就是東風航太城(位於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具體的位置是北向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南向甘肅酒泉地區,東接內蒙古自治區巴丹吉林沙漠,西臨馬鬃山。
  “東風航太城”係江澤民主席題名。車子駛入航太城,先是陸軍的領地,再是空軍管轄的範圍。發射臨近,在清晨仍然可以見到列隊的軍人在出早操。在航太城,設有軍人們的機關和生活服務區,城雖不大,但發電廠、火車站、水庫、超市、體育場等一應俱全。
  載人航太首重安全
  有關人士向香港文匯報披露江澤民主席1992年8月視察“東風航太城”的情景。那天是十一日,天地之間雨濛濛,江澤民主席在烈士陵園憑吊了長眠在這裡的航太將士,在聶榮臻元帥紀念碑前,默哀良久……之後,江澤民驅車來到發射陣地,檢閱了基地全體將士,併發表了講話。他指出:“新中國1949年站起來了,但要站得好,不僅要把經濟搞上去,還要把我們國家的尖端科技搞上去!沒有尖端科技,國家是立不住的。”
  據介紹,江澤民主席在“神舟三號”發射時又一次來到“東風航太城”。航太界專家告訴記者,載人航太的實施方案,一切都是以人的安全性為基點進行設計的。在研製過程中,他們按照江澤民主席的囑託,始終把安全和品質放在第一位,運用了許多代表世界最高水準的智慧系統。這位專家指著飛船上方説,那裏專門設計安裝了逃逸系統。在火箭發射升空時,萬一發生意外緊急情況,逃逸系統就會將飛船帶離危險區,確保航太員的安全。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