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載人航太夢圓金秋-聚焦載人“五號”
聚焦載人“五號”


 

法媒體談"神五":中國給世界帶來更多的安全因素
 
 
  來源:      日期:2003-10-17 16:32

    中新網10月17日電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近兩天來,法國主流媒體紛紛以大量的篇幅報道中國首次載人航太飛行,並認為“神舟”飛船的成功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將對國際未來合作與安全産生積極的作用。
  法國《解放報》15日在“神舟”五號成功升空之後,立即發表其駐京記者皮埃爾阿斯基的系列報道。其中,《太空之子楊利偉》一文介紹了中國航太第一人楊利偉的背景材料,另一篇名為《神舟:中國的雄心壯志》的文章寫道,1964年,在面臨冷戰鐵幕和與俄羅斯斷交的雙重困境下,中國成功地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向世界顯示了它的實力。今天,“神舟”五號的成功再次讓世人看到了中國的偉大。
  《世界報》15日在電子版上發表法新社和路透社的電訊稿稱,“神舟”五號不僅提高了中國的國家聲譽,也具有科學價值。自11年前啟動“神舟”項目以來,中國已經向宇宙空間站邁出了重要一步,並隨之創造了巨大的民用和軍用財富。“神舟”五號的成功為一項“大膽的計劃”揭開了序幕,其留在地球軌道上的太空艙將為中國打造未來的空間站奠定基礎。
  《解放報》16日的文章稱,儘管“神舟”五號取得了成功,但中國不太可能在未來空間站的探索中獨自行動。近幾個月來,中國官方在尋求同國際空間站合作,並向歐洲和法國的宇航部門負責人提出了相關要求。但是,中國的這一要求受到來自美國的阻力,因為後者擔心這一合作將幫助中國發展自身的核洲際導彈計劃,從而有違美國限制“敏感國家”核不擴散計劃的初衷。不過,歐洲宇航局秘書長讓-雅克多爾代日前表示,“神舟”五號的成功將有助於中國敲開同國際空間站的合作大門,因為中國載人航太計劃的成功“揭開了國際空間合作的新時代”。《費加羅報》16日的文章分析了中國下一步的航太計劃。文章稱,中國要實現登月之夢還要經歷相當長的路程,它需要具備比現有的火箭強10倍推力的新型火箭。文章表示,中國將可能在未來6個月內發射“神舟”六號飛船,同軌道上的太空艙匯合。屆時,中國人將實現兩項太空作業:同軌道太空艙匯合,以及空間站雛型的對接。
  同中國的“神舟”計劃相比,《解放報》也對歐洲的“遲鈍”發表了看法。文章稱,相對於中國的雄心壯志,歐洲人則顯得汗顏。他們雖然具備更先進的太空技術和經驗,卻缺乏足夠的政治意願,實現這項可以給歐洲人帶來諸多政治、經濟利益的宏偉計劃。該報認為,中國掌握了太空的入場券,意味著中國在現代戰爭中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這雖然讓一些西方國家對中國的“野心”感到擔憂,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同一個後退、貧窮的國家相比,強盛、穩定和富強的中國給世界帶來的是更多的安全因素,這值得我們為之高興和喝彩。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