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載人航太夢圓金秋-聚焦載人“五號”
聚焦載人“五號”


 

國新辦招待會謝名苞介紹載人航太飛行情況(實錄)
 
 
  來源:      日期:2003-10-17 11:10

 

  謝名苞:中國靠自己的力量完成首次載人航太飛行


  2003年10月16日11:01


  中新網北京10月16日電國務院新聞辦今天上午在此間舉行記者招待會,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謝名苞和中國航太科技集團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周曉飛向記者介紹中國首次載人航太飛行的有關情況。


  謝名苞介紹説,“神舟”五號飛船在經過了繞地球14圈飛行以後圓滿的完成了各項科學實驗,於今天北京時間6時23分在內蒙古中部地區安全著陸,航太員的身體狀況非常好。航太員出艙以後,又乘飛機在9時51分到達西郊機場。


  謝名苞説:“2003年10月16號是中國人永遠值得紀念和驕傲的日子,這一天我們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首次載人航太飛行。”


  謝名苞:大概在巴基斯坦上空實現推進艙分離


  2003年10月16日11:06


  中新網北京10月16日電國務院新聞辦今天上午在此間召開記者招待會,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謝名苞介紹了“神舟”五號返回艙反悔時的相關情況。謝名苞介紹説,大概在巴基斯坦的上空,把推進艙分離出來。


  在返回的前一圈,由地面向飛船注入返回的數據,當飛船到達非洲西南部上空的時候開始執行返回程式。飛船的第一個動作是轉動90度,把軌道艙分離出去。第二個動作是再轉動90度,然後把尾部朝前,啟動了制控發動機,使飛船降低速度,降低高度。


  飛船的高度降到145公里的時候,大概在巴基斯坦的上空,把推進艙分離出來。返回艙載入大氣當中,在高度10公里的時候打開一個降落傘,這個降落傘的面積大約是1200平方米。


  當飛船離地面大約一米的時候,啟動了四個著陸緩衝發動機,使飛船像在一個氣墊上一樣緩緩著陸,這樣著陸的速度大約是每秒鐘二米到三米的速度,就像從一個平臺上跳下來一樣,絲毫不會對航太員有影響。


  根據著陸場區的報告,飛船著陸以後,著陸點離我們的理論著陸點4.8公里。返回艙著陸以後,軌道艙留軌繼續進行科學實驗活動。


  中國航太將繼續實現三大目標要建立空間實驗室


  2003年10月16日11:11


  中新網北京10月16日電國務院新聞辦今天上午在此間召開記者招待會,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謝名苞在會上表示,在實現載人航太飛行之後中國繼續努力實現三大目標,要實現在太空的出艙活動,並建立空間實驗室。


  謝名苞介紹説,中國的載人航太事業剛剛起步,任重道遠,將按照中國政府早在10年前就確定下來的載人航太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在實現載人航太飛行之後繼續努力實現以下目標:第一,實現在太空的出艙活動。第二,把空間飛行器的交匯對接技術。第三,建立空間實驗室。


  謝名苞説,通過以上目標的實現,把中國的載人人航太技術推進到一個更高的水準,為開發和人類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謝名苞認為,這次航太飛行任務的順利完成,標誌著中國突破和掌握了載人航太的基本技術,完成和實現了我們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第一步的計劃和目標,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也是發展中國家第一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活動的過程。


  謝名苞:中國在一兩年之內能發射“神舟”六號


  2003年10月16日11:16


  中新網北京10月16日電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謝名苞今天上午在此間表示,中國在一年到兩年之內能發射“神舟”六號。


  謝名苞是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作上述表示的。謝名苞説,按照過去發射“神舟”一號到“神舟”五號的時間點上來看,基本上是一年一次。


  謝名苞表示,“神舟”五號發射完了以後我們要好好的總結一下經驗,也就是在一年到兩年之內能發射“神舟”六號。


  謝名苞:電視是否直播與航太成功與否無直接關係


  2003年10月16日11:23


  中新網北京10月16日電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謝名苞今天上午在此間回應記者提問指出,電視直播不直播和中國載人航太是不是成功沒有直接的關係。


  謝名苞是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作上述表示的。謝名苞説,電視直播不直播和我們是不是成功沒有直接的關係,我們作為航太工程的指揮者我們認為成功才是硬道理。


  謝名苞表示,我們把關注點放在如何組織好、技術上怎麼突破,能夠使它的品質控制最好,保證完成任務。我們對我們的産品有充分的了解,在發射前我們對成功充滿了信心。


  謝名苞表示中國沒有建造太空梭的計劃


  2003年10月16日11:29


  中新網北京10月16日電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謝名苞今天上午在此間表示,中國沒有建造太空梭的計劃。


  謝名苞是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回應記者的提問時作上述表示的。謝名苞介紹説,中國在實現載人航太飛行之後繼續努力實現以下目標:第一,實現在太空的出艙活動。第二,空間飛行器的交匯對接技術。第三,建立空間實驗室。


  謝名苞説,通過以上目標的實現,把中國的載人人航太技術推進到一個更高的水準,為開發和人類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謝名苞解釋為何中國沒派航太員乘俄美航太工具


  2003年10月16日11:36


  中新網北京10月16日電國務院新聞辦今天上午在此間召開記者招待會,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謝名苞在招待會上解釋了為何中國沒有派自己的航太員乘坐俄羅斯和美國的航太工具進入太空。


  謝名苞解釋説,第一,中國應該掌握開發外星空間的技術,比較獨立的掌握。謝名苞説,這是我們對於人類的一個責任,也是激發我們民族自尊心的一個好的辦法。


  第二,技術上的原因。我們發展載人飛船,可以把我們的基礎科學和技術,比如説材料技術、電子技術、機械、化工等等這些方面帶動起來。這樣,中國的這些基礎科學可以得到很大的發展。


  第三,中國的發展需要有開發未來的頂尖的技術人才,只有通過這樣的難度高的項目才能把這樣的人才培養起來。


  謝名苞説:“我們願意與平等對待我們的,在技術上平等對待我們的國家來合作,而且我們過去也一直在尋找合作。”


  中國近年內獨立掌握太空技術但不排斥外來幫助


  2003年10月16日11:44


  中新網北京10月16日電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謝名苞在國務院新聞辦今天上午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中國在近年之內應該獨立掌握太空技術,但並不排斥外來的幫助。


  謝名苞表示,中國的空間計劃剛剛起步,空間實驗室的計劃,並不向和平號或國際空間站這樣的空間實驗室追趕。


  謝名苞説,中國在近年之內將要解決出艙活動的問題,空間飛行器的交匯對接問題,空間實驗室是有一定規模了,在應用上能夠短期有人照料的自主應用問題。


  這幾個問題都是解決將來空間應用的最基礎、最根本的幾個問題,謝名苞説:“這些問題我們應該獨立掌握,但是在掌握這些技術的時候,我們並不排斥外來的幫助,因為美國和俄羅斯比我們有經驗的多,我們很願意向他們學習。”


  “神舟”五號上搭載有從臺灣地區來的農業種子


  2003年10月16日11:48


  中新網北京10月16日電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謝名苞今天上午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披露,這次在“神舟”五號上搭載有從臺灣地區來的農業種子。


  謝名苞表示,在載人飛船技術方面或者是聯合計劃方面,中國大陸和臺灣暫時還沒有合作的計劃。但是對於一切有利於臺灣同胞的事情我們都願意積極去推進。


  謝名苞説:“我們這次在“神舟”五號上搭載有從臺灣地區來的農業種子,就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的。因為和臺灣同行們在這一高級領域進行交流,既有利於臺灣農業的發展,也有利於我們的農業發展,也有利於促進海峽兩岸農民的利益,所以我們做了這件事。”


  “神舟”五號載人航太飛行花費不到10億人民幣


  2003年10月16日11:53


  中新網北京10月16日電國務院新聞辦今天上午在此間召開記者招待會,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謝名苞披露説,“神舟”五號載人航太飛行花費不到10億人民幣。


  謝名苞介紹説,載人航太飛行計劃的預算是經過國家批准的。載人航太工程到現在為止已經十多年了,使用資金180億人民幣左右。


  這180億元的使用分兩方面:一方面是形成現在的産品,就是飛船、火箭、電子設備、應用設備,這些大部分在每次飛行實驗以後都消耗掉了。另外一部分是形成了研製載人航太器各種技術的基礎設施,比如建成了航太城、載人航太發射場,以及加工設備、測試設備等等固定的資産,這些技術基礎大約80多個億。


  也就是説,在總投資當中大約不到60%的資金是在科研、實驗過程當中,包括人才培養當中消耗掉了,另外40%多一點的,形成了將來繼續發展的技術基礎設施。


  據謝名苞披露,除了在研製生産過程當中實驗之外,到現在為止一共組織了5次發射,每次發射,前4次大約一億美元的直接消耗,第5次飛行實驗,因為載人飛行實驗,多一點,但也是不到10億人民幣的消耗。


  謝名苞:與美俄相比 中國的載人飛船有自己的特點


  2003年10月16日16:58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六日電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謝名苞在國務院新聞辦今天上午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與四十年前前蘇聯和美國的航太技術相比,中國此次的載人飛行有自己的特點。


  謝名苞表示:“美、俄兩國在載人飛行方面發展較早,有著豐富的經驗,他們在許多方面可以成為中國的老師,但是畢竟我們的時期和背景不同,因此我們的載人飛船具有自己的特點。”


  謝名苞介紹,首先,四十年前,美、俄的飛行試驗是分步展開的,而現在的中國得以在他們的經驗之上開展試驗,因此中國的載人飛船各方面的功能實現了一步到位。另外,“神舟”五號的直徑達到了二點二五米,艙內空間比以往更大,這為載人飛船的進一步發展留出了更大的餘地。第三,在設計思想上,中國的載人飛船將不僅僅是天地往返工具,同時也要成為空間科學實驗室,也正是“神舟”留有留軌艙繼續在太空實驗的原因。第四,中國的載人飛船在近幾年的發展充分利用了電子技術等眾多的新技術。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