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載人航太夢圓金秋-聚焦載人“五號”
聚焦載人“五號”


 

人民日報社論:偉大祖國的榮耀
 
 
  來源:      日期:2003-10-17 09:45

    我國進行首次載人航太飛行取得圓滿成功。中華民族探索太空的千年夢想實現了。喜訊傳來,舉國歡騰,舉世矚目。“神舟”五號成功發射和安全著陸,標誌著中國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邁出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步,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又一偉大成就,是我國高技術發展的又一里程碑,是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又一非凡壯舉,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榮耀。在這一激動人心的歷史時刻,中華兒女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我們向為我國航太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廣大科技工作者,向所有參加航太工程研製、建設和試驗的同志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向遨遊太空的我國航太員表示誠摯的慰問,向幾十年來為我國航太事業拼搏的所有科技人員和幹部職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千年夢圓今朝,一箭飛衝九霄。實施載人航太工程,是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十多年來,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領導下,經過廣大科技人員和解放軍指戰員的不懈奮鬥,我國載人航太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廣大科技工作者以及參與這項事業的幹部職工,勵精圖治,奮發進取,僅用11年時間就突破了載人航太技術,這是了不起的成就。實踐證明,黨中央關於實施載人航太工程的重大決策是完全正確的,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巨大優越性,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為航太事業和其他科技事業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中國人民勤勞智慧,具有自主創新和自力更生的卓越能力。
  發展航太事業,推動科技進步,對於加快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發展載人航太技術,不僅是民族智慧、經濟實力、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也有利於促進我國生産力的發展,提高我國的國際威望。發展的優勢蘊藏于知識和科技之中,誰在知識和科技創新上佔有優勢,誰就能在發展上佔有主導地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我們要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把科技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發展我國科學技術,努力接近和趕上世界先進水準,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注入強大的動力。無垠的太空是人類永恒的財富。發展載人航太技術,是人類開發利用太空資源的有益探索。中國應該也能夠為促進人類科技進步,推動和平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勝利閉幕之際,傳來我國首次載人航太飛行圓滿成功的喜訊,極大地鼓舞著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壯志豪情,極大地激勵著航太戰線的幹部職工繼續攀登的奮鬥精神。胡錦濤同志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認真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太精神,科學求實、開拓創新,團結協作、不懈進取,不斷奪取我國航太事業和國防科技發展的新勝利,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再立新功。這是熱切勉勵,是殷切希望。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把首次載人航太飛行的巨大成功轉化為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認真學習和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樹雄心,立壯志,再接再厲,勇攀高峰,就一定能夠譜寫我國航太事業及整個科技事業的新篇章,譜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