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中國載人航太夢圓金秋-輝煌神州系列
輝煌神州系列


 

茫茫雪原迎“神舟”
 
 
  來源:      日期:2003-09-28 15:14

  孫陽 傅明毅 王建民
  一場罕見的大雪飄落後,內蒙古中部地區銀裝素裹。飛船著陸場的搜救人員正在忙碌著,迎接巡天使者———“神舟”四號飛船的凱旋。
2003年1月5日晚7時許,“神舟”四號飛船按預定計劃圍繞地球運作108圈後,開始從南大西洋上空向著地球表面,向著祖國大地返回。
夜幕低垂,寒風凜冽,氣溫降至零下29攝氏度。“飛船調姿”、“軌道艙分離”、“制動開始”、“推進艙分離”、“進入大氣層”,著陸場前置雷達站的調度指揮車裏,可以清晰地聽到各測控站、測量船發出的指令。“神舟”四號飛船按照設計的軌跡,經過一系列的太空動作,向著內蒙古中部地區著陸。
距地面80公里時,處於無動力飛行狀態的飛船返回艙,進入了著陸場觀測範圍,以每秒約8000米的速度飛行,表面與大氣層劇烈摩擦,就像一個閃光的火球。這時,返回艙産生的電漿層形成電磁屏,致使地面與其通信暫時中斷,著陸場變得異常寂靜。
“回收一號發現目標!”著陸區最先捕捉到目標的一號測量站激動的報告聲,打破了短暫的沉寂。
“回收二號發現目標!”當飛船距地面30多公里時,二號測量站的雷達穩穩地鎖定了目標。
在兩個固定測量站緊張忙碌的同時,地面搜索分隊和空中搜索分隊早已冒著嚴寒向飛船預定著陸點集結。
這是一個極為壯觀的場面:直升機轟鳴著在夜空盤旋,搜索車輛在雪原上賓士,指揮員的調度密碼聲此起彼伏。一張立體搜索網在無垠的天地間張開。
“拋大底了!”現場的工作人員中,不知是誰大喊了一聲。這就是説,飛船返回艙已完成拉出天線、拋掉底蓋、打開主降落傘等一系列技術動作。飛船著陸的主傘是我國目前獨一無二的巨大降落傘,平面展開的面積足有1200平方米。儘管這時夜色已暗,大家還是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空中,急切地搜尋著。
“一號直升機發現目標!”空中搜索分隊傳來了令人激動的消息。
這時,搜索指揮車內的“著陸場搜救態勢系統”準確地顯示出空中分隊、地面分隊的行進情況以及落區地形、地貌等各種資訊。電子地圖上,表明直升機航跡的一條條曲線開始向落點匯聚。突然,指揮人員聽到了空中搜救隊員激動的話音:“看見了,我們看見飛船了!”“‘神舟’回來了!”
伴隨著轟鳴聲,車燈閃爍的地面搜索車隊像一條雪亮的巨龍,風馳電掣般向飛船返回艙奔去。
著陸現場,照明燈組成一排弧形光,牢牢地將“神舟”四號飛船返回艙鎖定。
至此,我國第四艘試驗飛船———“神舟”四號的返回艙,在太空完成各項科學試驗任務後,準確著陸預定區域,試驗獲得圓滿成功!
(新華社呼和浩特1月5日電)
《人民日報》 (2003年01月06日第四版)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