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廣西那坡:發揮遠端教育在抗旱保春耕中的優勢

時間:2010-05-04 13:50   來源:人民網

  去冬今春以來,廣西百色市那坡縣9個鄉(鎮)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乾旱影響。面對嚴重旱情,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多措並舉,廣泛動員群眾進行生産自救,縣遠端辦立足當前實際,充分利用遠教優勢,組織開展了生産自救和抗旱救災知識為主題的培訓活動,在助推全縣全民抗旱、保糧、促增收上取得了積極的效果。

  一是大力宣傳教育,提高群眾意識。為做好抗旱和防火工作的宣傳教育,縣遠端辦一方面通過收集抗旱技術對策、防火知識等圖文資料,製成宣傳單發到每家每戶,引導黨員幹部群眾充分認識當前旱情和發展趨勢的嚴峻性,克服麻痹僥倖思想,不等不靠,全力以赴,努力把旱災造成的損失減小到最低限度。另一方面利用程教育平臺加強對農村中、小學生應對旱災和防火知識普及教育,此外還通過高音喇叭連接遠端教育向村民進行廣播宣傳教育,讓黨員和群眾及時了解到全國抗旱形勢和各地抗旱保生産先進措施等方面的知識,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切實增強群眾抗旱和防火意識。

  二是整合教學資源,開展抗旱培訓。縣遠端辦針對旱情持續發展的實際,積極協調相關單位,多渠道整合資源,全力服務抗旱保春耕,通過整合蒐集農業、水利、廣電、科技等部門的資訊,把有關抗旱保苗的音視頻和文字資料掌握在手,通過有線電視播放,讓群眾在第一時間收看到抗旱保春耕電教片,滿足基層抗旱保春耕的技術指導需要。同時,下發了《關於發揮遠端教育平臺在抗旱中的作用的通知》和《抗旱救災保春耕節目單》,刻錄、複製技術視頻光碟組織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收看學習,較好地滿足了農民群眾抗旱保生産的技術指導需求。

  三是抓好新技術推廣,主動應對旱災。面對旱災帶來的損失,那坡縣順勢應時調整種植業結構,推行改種補救工作。為保證這項工作紮實有序的進行,遠端辦督促各終端站點,配合縣裏組織的2000多名幹部和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積極開展新技術的培訓指導,做好水稻化控旱育壯秧技術、地膜玉米等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幾個月以來,縣遠端辦配合全縣抗旱大局,變被動為主動,幫助農村黨員幹部群眾做好抗旱春耕生産和農業結構調整。截止目前,全縣77個站點共開展了抗旱和防火宣傳教育105期,累計培訓黨員幹部群眾1560余人次,中小學生400余人次。組織技術人員對各村群眾開展抗旱和防火技術指導100多次,發放宣傳資料500余份,光碟100多張。通過遠端教育平臺的宣傳教育,既提高了農民群眾的勞動技能,又促進了農村黨員幹部遠端教育工作水準。(李德軍 黃普亮)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