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抗旱壯歌震深山 安順大營鄉抗旱救災小記

時間:2010-04-12 10:51   來源:新華網

  旱“魔”沒有壓垮紫雲自治縣大營鄉山裏人的脊梁,一曲“抗旱壯歌”正在麻山深處唱響!

  “三季”連旱 數字沉重

  “泥巴都是‘起火’的,幾十米深的山洞裏找不到一滴水!”。大營鄉80多天沒有有效降水,秋冬春“三季”連旱,百年不遇。

  麥子曬成了“雜草”,油菜成片枯死,群眾引水告急。初春2月,大營鄉溫度比較年偏高4至11度,降水量不足0.1毫米,旱情日益加重,油菜、小麥等小春作物萎謝、枯黃、幹死現象日增劇漲!全鄉19個行政村178個村民組中,有15400人、1800頭大牲畜的飲水成了“大難題”。

  3月,旱情繼續!溪流乾涸、農田乾裂、樹木枯死、山塘龜裂。全鄉25600人、4980頭大牲畜的飲水受到威脅,農作物成片旱死,126個村寨的16800人不得不離村出寨汲水解渴,抗旱、防火進入紅色警區。14600多畝農作物因旱奄奄一息,9500畝油菜、小麥等小春經濟作物因旱枯竭、燥死,損失突破1318萬元。

  “近千畝小春作物枯死,上萬畝林地出現‘春返黃’”大營鄉主要負責人介紹説,旱災已造成該鄉17座山塘、139口積水池全部乾涸,684口小水窖滴水未存……

  面對兇猛的旱情,怎麼辦?該鄉黨委書記王飛説:“困難再多,財政再緊張,我們也必須把群眾飲水問題放在穩定一切的基礎工作之上!”

  齊心協力奏響抗旱壯歌

  “水太小,今天晚上我不回來吃飯,別等我”,3月9日傍晚,在五星村等待裝水的妹場村主任陶仲奎給家裏打電話。

  妹場村是大營鄉缺水最嚴重的村,十年九旱的妹場人懂得蓄水過日子。這次特重乾旱,是想也想不到的,春節剛過,全村人就得挑水生活。

  妹場村山背後組、新寨組座在高山上,水窖乾涸、水源斷流後,358人的飲水就得到3公里外的龍洞去挑水。陶仲奎看在眼裏,急在心頭,他與愛人商量後,從紫雲買來了塑膠膠袋,在自家的農用貨車上安裝一個蓄水袋,並利用休息時間從妹場趕來五星裝水,免費為村裏的老弱病殘孤等挑水困難的人家送去。

  三合村曾經的清澈流水變成了涓涓細流,旱災面前,村委成員帶隊組織村裏年壯力大的年輕人幫助貧困人家送水。當得知大龍、龍屯等缺少水源的村組嚴重缺水後,村支書謝興榮動員村裏的貨車司機:不計報酬,支援抗旱!積極組織人員幫助飲水特困村寨送水。

  “苦竹灣的水已經接通了,請組織人員抓緊你組的供水管道搶修,要全力保證不讓一滴水浪費”,3月25日下午,連續作戰40個小時搶修2100多米抗旱飲水工程的五星村支書楊通海興高采烈地給村組長打電話。

  大營鄉從幹部到職工,從黨員到群眾,積極投入抗旱救災,山路上活躍的送水隊、山間流動的護水工,就像一個個和諧的音符,演奏著一首首動人的抗旱壯歌。
愛心匯聚抗旱保民生

  一隻只愛心之手,扶助災民的心;一滴滴甘醇之水,濃濃抗旱之情。災情發生後,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紛紛匯聚大營。

  3月16日,縣民宗局向五星村捐贈了1000元抗旱資金;3月19日,來自貴陽的愛心人士顏昌鋒為大營鄉芭茅村送去了290桶桶裝礦泉水;縣電力公司為金星村送來了700公斤飲用水;縣信用聯社100個“信合愛心”桶滿載著滴滴甘泉,8噸“救命水”滋潤著伍關、大龍災民的心。3月22日,縣政府率武警、消防官兵將5噸解渴水送到了妹場村;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將2000米“生命之脈”送到大營;3月24日,市公積金管理中心為大龍災民送來了2台大功率汽油抽水機;3月30日,首都101中學郭涵校長再傳愛心,千里之外情牽大龍災民,5000元幫扶資金穿越信合,直抵大龍村。

  旱情還將持續,愛心永不止步……

  “要千方百計保證群眾有水喝”成了當前大營鄉廣大幹部群眾的頭等大事,旱災發生以來,大營鄉已投入抗旱資金8萬元,購買抗旱專用塑膠桶32隻,出動人員3.51萬人次,組織送水870車次,送水抗旱用水3650多噸。

  旱情還在持續,鄉黨委政府正組織幹部群眾全力抗旱救災,山間、地頭、田埂,無處不閃爍著抗旱者的身影;迷彩、汗衫點綴著抗旱人的足跡;白色膠壺,紅色絲帶,在山間小路上快樂飄揚,一首雄壯的抗旱交響樂,在“桂花之鄉”奏響。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