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河池軍分區司令員牛明星抗旱救災二三事

時間:2010-05-04 13:40   來源:廣西日報

  缺水!缺水!缺水!無情的旱魔肆虐革命老區河池。

  千難萬難,飲水最難;千急萬急,民生最急。河池軍分區司令員牛明星臨危受命,帶領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迅速投入到各救災戰場,幫助受災群眾排憂解難,在河池這片熱土上打響了“抗大旱、保飲水、保春耕、保民生”的攻堅大決戰。

  “不是不相信你們,是司令員在與不在不一樣”

  領導幹部身先士卒,是勝過千言萬語的戰鬥動員。牛明星就是這麼做的。

  牛明星當軍分區司令員7年多時間,沒有一次能回家與親人共度春節。今年春節前夕,居住在北京的父母和廣州的妻兒高高興興趕到河池,滿指望能在部隊過個團圓年。

  然而,此時河池市的旱情預警信號已由橙色上升到紅色警報,牛明星沒日沒夜地在抗旱一線調兵遣將,根本無暇陪伴父母和妻兒。除夕夜,家人眼巴巴地盼著他回家。此時,牛明星正和民兵突擊隊行走在給巴馬瑤族自治縣災區送水的路上……從2月10日到17日,他沒有在家吃過一頓囫圇飯,睡過一個完整覺,留給家人的只有那來去匆匆的身影。

  大年初五,妻兒從南寧乘飛機返回廣州。當天,牛明星終因勞累過度,突發心肌梗塞,暈倒在前往抗旱救災一線的路上。經過手術搶救,他才從死亡線上撿回了一條命。

  出院時,醫生一再叮囑,心肌梗塞不是一般的病,至少要全休3個月。牛明星顧不上醫生的叮囑,出院當天他打的第一個電話,就是向河池市委書記藍天立了解全市抗旱救災情況。 

  當得知南丹縣裏湖瑤族自治鄉旱情最為嚴重,他立即乘車趕到該鄉官兵修渠引水的現場。大病初愈的牛明星很快胸口一陣陣發脹,額頭上冒出一顆顆虛汗。南丹縣人武部政委覃光前勸他回招待所歇一歇,並説這裡的工作我們可以幹好。牛明星卻説:“不是不相信你們,是司令員在與不在不一樣。”

  “我們現在多出一份力,群眾就能早一天用上水”

  東蘭縣大同鄉弄彥村地處深山,周圍高山層疊,水源奇缺,不少村民要翻5座大山到集中供水點取水,108名在校讀書的孩子因飲水困難正隨時面臨著停課的危機。牛明星得知這一情況後主動請戰,帶領民兵們背著水箱進山。他帶頭背著水箱在山道上艱難行走,到了中午時分,溫度升高,大家喉嚨裏火辣辣的。一位民兵見他乾渴得不行,扭開水箱要倒點水給他喝,牛明星連忙按住他説:“不要給我倒,只要有一口水,也要先給孩子們喝!”在牛明星的榜樣作用下,官兵忍饑挨渴4個小時,將運送的50桶礦泉水絲毫未動地送到學校。

  東蘭縣三弄瑤族自治鄉全洞村村民池邦華是個殘疾人,妻子和母親又都患病。部隊送水到該村供水點時,牛明星得知這一情況,立即組織民兵將水送到這些生活無法自理的群眾家中。

  大災有大愛,天旱情更濃。從旱情發生至今,牛明星親手為160多戶受災群眾送水,為120多名老弱病殘喂水的良善舉動,譜寫了一位軍隊領導幹部熱愛人民的動人詩篇。

  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大病過後的牛明星而言,抗旱救災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人的意志與自然災難的較量。

  今年3月底的一天,牛明星從巴馬趕往東蘭,又從東蘭趕往南丹,最後從南丹折回東蘭,一整天沒休息,累得渾身像散了架,加之又被雨淋患了感冒,回到住處時只覺得頭暈目眩。這時,河池市領導打來電話,自治區一支專業打井隊已經趕到東蘭,由於人手不足,請他速派50名民兵前往幫助裝卸物資。牛明星又匆忙帶領官兵趕往現場。

  打井隊帶來的鋼架分解開來,有的重達幾百公斤,勞累了一天的民兵們抬著這些沉重的“鐵疙瘩”上高坡、下深坎、涉泥濘倍覺吃力。牛明星見大家已經極度疲累,大喊一聲:“同志們,堅持住。我們現在多出一份力,群眾就能早一天用上水!”他和民兵們一起抬起鋼架往前走,大家零亂的步履又重新整齊起來,腰板又重新挺直起來。完成任務,牛明星累得坐在地上,半天沒動彈。

  “抗旱救災如打仗,科學用兵一定要細之又細,慎之又慎”

  去年下半年,河池市出現了不正常的少雨天氣。牛明星敏銳地看到,這種不正常的少雨天氣將持續較長時間,極有可能造成罕見的自然乾旱。他要求軍分區司令機關制訂應急預案。

  預案交到牛明星手中,他一連提出了12處修改意見。原來,機關制定的預案雖然充分考慮到了災情發生後的兵力部署,但沒有考慮到乾旱缺水將造成停電、民兵因要自救更難集結等嚴峻問題。牛明星再次召集司令機關的同志對預案進行了認真修改。他説:“抗旱救災如打仗,科學用兵一定要細之又細,慎之又慎。”

  去年冬天,抗旱救災工作全面鋪開,第一次重要行動就是為南丹縣六寨鎮搶修引水渠道。由於有了應急預案,各種人員的任務清晰明確,各種搶險器材有條不紊地運送到指定地點,提前3天完成上級部署的任務。

  在此次抗旱救災中,河池11個縣、市(區)有10個縣、市(區)形勢嚴峻,幾乎處處告急,都需要部隊支援,而牛明星手中始終握著一支能徵善戰的預備隊。相當多的人對此不解。牛明星説,手中有了這支預備隊,一旦有事,就能在短時間內以短促突擊獲勝。

  4月6日,久旱逢甘雨。牛明星急忙調集這支預備隊趕到旱區,一天下來,就搶墑播種1000多畝,保證這些地區在特大旱災之年及時播下了春種,把群眾的損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