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特寫:那一抹橄欖綠——群眾的親人和希望

時間:2010-04-27 15:09   來源:新華網

  去年下半年以來,旱魔肆虐雲嶺大地,水資源較為豐富的怒江大峽谷也未躲過這一劫。與此同時,在怒江大峽谷深處的福貢、貢山縣,一場又一場的泥石流又悄然襲來,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産造成重大損失……為切實維護當地群眾的利益,駐守在這裡的雲南省怒江公安邊防支隊聞訊而動,官兵600余人次出現在搶險救災一線。一簇簇橄欖綠,在搶險救災現場為群眾帶來了希望。

  肩負使命 讓官兵成為老百姓的靠山

  4月份以來,怒江陸續迎來降雨,春耕搶種成為轄區群眾的頭等大事。為了不讓群眾錯過大春播種季節,支隊立即部署,要求各邊防派出所根據各自轄區的情況,積極投入到抗旱救災的專項行動中去。

  石月亮邊防派出所針對轄區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勞動力不足的情況,組建了一支“黨員春耕幫扶隊”,幫助那些勞動力短缺、可能會誤了農時的家庭搶春耕,為春耕工作保駕護航。

  4月16日,片馬邊境檢查站春耕服務隊在得知村民董槍浪家的耕牛走失後,立即派出10多名官兵幫助尋找,及時把丟失的3頭耕牛交還到焦急等待的村民手中,保證他們按時完成春耕生産。 

  福貢縣鹿馬登鄉雙拉村的王大爺是一位孤寡老人,往年家裏的農活老人自己還能湊合完成。但今年要搶季節,老人家春耕生産面臨困難。鹿馬登邊防派出所的幾個民警得知情況後,主動請戰,放棄了申請的探親假,當天就趕到了王大爺家裏幫忙。

  哪有困難,哪就有邊防官兵的身影!

  積極作為 讓老百姓的損失降至最低

  為幫助災區群眾戰勝災害,渡過難關,怒江邊防支隊各級黨委(支部)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紮實高效的工作,認真組織“共産黨員抗旱先鋒隊”,要求官兵積極投身到抗旱救災的第一線。

  支隊在部署,官兵在行動。支隊全體黨員想災區群眾之所想,急災區群眾之所急,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災區群眾捐款近10萬元。

  在乾渴的山鄉,公安邊防部隊的支援就是老百姓的靠山。各邊防派出所民警自帶乾糧走入田間,幫助百姓搶播作物。上江邊防派出所的民警在轄區旱情較為嚴重的丙奉村開展“警民攜手抗旱保耕”活動,效果顯著。共幫助群眾修建水渠1000余米、蓄水池1個。

  3月28日,為了保證轄區群眾的春耕生産順利進行,石月亮邊防派出所組織轄區小水電企業和各村委會進行協商,並簽訂抗旱用水安全目標責任書,促成企業兌現社會責任。3月29日,轄區力士洛、利沙底水電站攔水壩同時向電站附近村寨開閘放水。派出所的協調讓石月亮鄉800多畝的農田供水、2000多人和500多頭大牲畜飲水得到了有效保障,同時也免除了水電企業擔心群眾強行用水引發糾紛的擔憂。“我們也是農民的兒子,深感農民的不易,他們一年的希望全部寄託在這些地裏了,為群眾解決困難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抗旱救災動員會上,石月亮邊防派出所所長黎汝亮深情地告誡民警們。黎汝亮的老家在楚雄州,旱情比怒江更嚴重,可他沒顧得上回一次家,而是帶領全所民警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旱救災中。難怪石月亮鄉的很多群眾會説:“邊防派出所的民警比我們的親人還親!”

  搶播過程中,支隊民警們還通過上網、看電視等資訊渠道,搜尋關於乾旱期間正確進行春耕生産的技術,幫助村民科學抗旱,儘量確保大春作物的成活率。

  衝鋒在前 把老百姓的安危放在第一位  

  4月2日,貢山縣茨開鎮連續發生兩起泥石流,邊防官兵火速趕往現場救援,由於道路被山體滑坡阻斷,救援工作無法順利開展。面對突如其來的災害,官兵們忘記了危險和饑寒,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優良作風,冒著山體滑坡、石頭滾落的危險,開闢出救援通道,幫助救援隊伍第一時間到達現場,並有條不紊地幫助過往群眾和受災村民轉移至安全地帶,並安撫好遇難者家屬。

  民警張文傑在這次搶險救災中身上多處受傷,他強忍劇痛,仍然堅持在搶險一線,他説:“以前覺得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是句口號,但當我看到那麼多的群眾被泥石流所困時,他們那渴望被救助的眼神深深地觸動了我的靈魂,我們就應該盡全力幫助他們。”一名因泥石流被困3個多小時的駕駛員在邊防官兵的幫助下順利通過泥石流地段後,激動地説:“邊防官兵的到來,讓我看到了希望!他們雷厲風行的作風,更讓我佩服,他們把人民的安危放在了第一位!” 

  截至目前,貢山、福貢邊防大隊共參與泥石流搶險救災6起,出動車輛16輛次、警力56人次;協助駐地黨委、政府轉移群眾491名,安置群眾125名;排除路況險情12處,救助車輛86輛、群眾364人;挽回各類經濟損失60余萬元。

  2月7日,上帕邊防派出所轄區珠明林村黃蓮基地後山林區突然發生火災,該所立即組織全體官兵協助當地政府和群眾滅火。派出所民警在救火中衝鋒在前,數名官兵手上、身上被輕微燒傷,但仍然克服煙熏、滾石的危險,深挖隔離帶,對明火進行有效撲滅,為黃蓮基地挽回經濟損失近10萬元。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