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抗旱官兵的背囊

時間:2010-04-20 14:40   來源:貴州日報

  説起部隊宿舍,記者的第一印像是方塊被、白床單、整齊劃一的洗漱用具。然而,在成都軍區某紅軍師炮兵團援盤(六盤水)抗旱部隊的宿舍裏,記者看到的卻是擺在水泥地上的硬邦邦的木板和一個個碩大的背囊。其中一些縫滿道道線痕的背囊格外顯眼。

  背囊,戰士們又稱攜行具,是戰士們外出執行任務時用來裝放自己被子、衣物和其他生活用品的大背包。一個滿載的背囊重量能達到25公斤。

  左一針、右一針……三級士官李建濤正在縫紉自己的背囊。從穿針上線開始,10釐米長的口子在李建濤的手下短短4分鐘就縫合完畢。“由於來了就立刻投入到抗旱救災中,所以這條在來盤縣的車上不小心弄破的口子一直沒有時間縫補。”李建濤收起針線害羞地説。

  李建濤的背囊看上去已經很舊了,很多縫紉過的痕跡清晰可見。他告訴記者,這個包他已經背了12年了,每次執行任務都要背上它。2008年的汶川抗震救災、貴州抗凍救災他都參與了。這一次抗旱救災,李建濤又背上他的背囊再次踏上貴州這片熱土。

  和李建濤一樣,很多士兵的背包也都背了5年以上。在盤縣劉官鎮援盤抗旱部隊的宿舍裏,二級士官和艷平隨身攜帶物品中使用時間最長的就是背囊。他説:“我的背囊見證了我每一次外出執行的任務。”

  該部隊參謀長謝龍春介紹,部隊的背囊都是老兵用了留給新兵,新兵用了留給下一屆的新兵,一屆一屆的傳下去,直到背囊不再能縫補。“我們每一個官兵都有一個針線盒,背囊、被子、衣物破了都是自己補,官兵的縫紉技術一點也不亞於繡花女。”

  為了花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抗旱救災中去,官兵們把折疊方塊被的時間省了出來,每天起床後直接把被褥和其他生活用品裝入大背囊裏面,統一放在床頭。這樣既節約了時間,又使得宿舍看上去乾淨、整潔。

  背囊是這支部隊歷史的見證物。它的道道補痕都有著自己的一個故事……抗震救災、抗凍救災……這一次抗旱救災,背囊又再一次見證部隊官兵助民救災的歷史。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