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拯救金銀花 揭秘“抗旱奇跡”背後的故事

時間:2010-04-16 13:39   來源:新華網

  今天我們救金銀花,明天金銀花救我們——貴州省興義市冷洞村“抗旱奇跡”背後的故事

  新華網貴陽4月16日電(記者王麗)西南地區的大旱仍在持續,貴州興義市冷洞村“不怕困難、艱苦奮鬥、攻堅克難、永不退縮”的精神正在激勵著人們打贏這場硬仗。

  “今天是我們救金銀花,明天可就是金銀花救我們”,急中生智想到滴灌保苗“金點子”的村支書朱昌國一直在為村民們算賬。這2200多畝金銀花,支撐著全村1000多人60%的收入來源。金銀花可是群眾的“命根子”,金銀花救活了,冷洞村的明天就有希望、有奔頭了。

  儘管大旱已對當地農業生産造成損失,可冷洞村的抗旱故事,卻為這個地處貴州石漠化重災區的貧困村,帶來了新的發展轉機。在極度乾旱中絕處逢生的35萬株金銀花,正成為冷洞村的“綠色希望”。

  “金銀花産業要發展最缺的就是資金,如果能找到好的合作模式,冷洞未來肯定能發展得更快”,這兩天朱昌國一邊忙著指導群眾堅持不懈抗旱保苗,一邊已經開始為金銀花産業未來的發展籌劃,如何讓産業發展壯大,為農民群眾帶來更多的收益,是他考慮的重點。

  2009年,冷洞村籌集40多萬元,建起了一個簡陋的金銀花加工廠。朱昌國説,這個加工廠只能解決金銀花初步加工問題,今後如果能擴大投資規模提高加工能力,農民群眾從金銀花産業中獲得的收入就能大大提高,日子會越來越好。

  這兩天,特意從貴陽趕來,為冷洞村捐助50噸純凈水的貴陽黔山秀水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洪智,被村支書朱昌國帶領全村群眾抗旱救災的勇氣與智慧所折服,決定投資冷洞村金銀花産業開發,擴大當地種植和加工規模,提升産業附加值,打造冷洞金銀花品牌。

    “金銀花有頑強的生命力、冷洞村有更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個産業一定會有極強的競爭力”。胡洪智説,金銀花既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也是一種健康的飲品,市場前景不錯,如果能提升加工能力和産品檔次,將給冷洞村和輻射周邊的金銀花産業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金銀花保住了,山腰間綻放的片片新綠使冷洞村柳暗花明。在朱昌國的心裏,早就藏著一幅冷洞村發展的“藍圖”。上任村支書9年來,在艱辛邁過農民吃糧難題、飲水難題、出行難題和用錢難題等一道道坎後,村委會早就規劃著要用幾年時間,將金銀花産業産值提高到500萬元,形成完善的金銀花種植、加工和銷售産業鏈,讓這裡成為知名的金銀花生産和加工基地。

  大旱還在持續著,可冷洞村從“亂石堆”變成“金銀山”的理想圖,已經開始向現實邁進。

  就在金銀花抗旱保苗出現生機的時候,冷洞村註冊的“萬峰林”金銀花品牌也獲得了國家工商總局的商標授權,冷洞村裏的金銀花合作社還在阿里巴巴網站上成功創建了自己的網頁。

  “金銀花保住了,農民群眾發展金銀花産業的信心也更足了”,在冷洞村創建的興義市則戎金銀花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仕會説,合作社剛成立時,很多農民並不接受這種模式,會員只有4人。可大旱中齊心協力的“保苗戰”,讓群眾看到了金銀花的希望,這幾天要求參加合作社的農戶越來越多,現在會員已經發展到100多戶,還有不少農戶申請入會。

  朱昌國説,挺過了大旱的考驗,冷洞村會有更頑強的生命力。雨季到來後,村裏還要補種1260畝金銀花,使全村金銀花種植面積達到3000多畝。現在不少部門都為冷洞村送來捐助資金,這些愛心力量的匯聚,將用於在山腰上修建1000多口小水窖,徹底解決金銀花灌溉用水難題,讓金銀花真正成為冷洞人致富的“搖錢樹”。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