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涌動的紅色送水方隊——廣西百色右江消防大隊抗旱救災紀實

時間:2010-04-15 10:10   來源:廣西新聞網

  遭受幾十年一遇旱情的百色市右江區,有3座水庫幹竭,大部分山塘、蓄水池、家庭水櫃、地頭水櫃乾涸。目前,全區9個鄉鎮(街道)、107個行政村、13個社區、829個自然屯,因旱飲水困難人口7.57萬人。

  大旱無情,消防有愛。截至4月14日,百色市右江區消防大隊共出動警力1216人(次),出動消防車304台次,送水1520噸,抗旱用油7.6噸,投入抗旱資金11.7萬元。

  “人民消防為人民,抗旱救災顯真情”。4月6日,百色市右江區委常委、區武裝部政委李明星、副區長黃慧代表區委、區政府親自將印有以上字樣的一面錦旗贈送給消防大隊,把至高榮譽獻給了消防官兵。

  主動請戰前往抗旱一線

  嚴重的旱災牽動著右江消防大隊全體官兵的心。

  右江消防大隊全體官兵向右江區黨委、政府主動請戰,在抗旱救災請戰書上簽下名字、按下鮮紅的手印,請願前往旱災區第一線參與救災工作,幫助災區人民渡過難關。

  百色市右江區人民政府區長韋正業接過大隊領導遞交的抗旱救災請戰書,稱讚消防官兵識大體、顧大局。

  “我的家鄉也遭遇了旱災,但比起百色災區輕多了。我懇切地向組織要求參加抗旱工作,以實際行動為家鄉和服役所在地第二故鄉抗旱作貢獻”,一位來自廣西來賓農村的消防戰士喬英順説。

  戰士的心聲代表了全體消防官兵的心願,紛紛在請戰書中表示請右江區黨委、政府和災區群眾放心,一定保證每名災區群眾都有水喝。

  自3月30日起,消防大隊立即成立抗旱送水小分隊,消防官兵打著背包,兵分三路奔赴嚴重的大愣鄉、汪甸、龍川鄉鎮進行救災工作。

  1000多米海拔高處涌動著紅色的送水小分隊

  在大楞鄉巴平村龍王屯地處1000米海拔處,有300多名村民的村寨,出現了嚴重的乾旱災情。

  3月31日上午8時,消防官兵從大楞鄉出發,驅車趕赴30多公里外的龍王屯。紅色的消防車一路著蜿蜒的山路,經過山路十八彎,2個多小時的顛簸,汗流浹背的官兵們趕到了村口,全村男女老少喊著口號熱烈歡迎消防官兵,感謝他們送來了盼望已久的清甜“甘露”。

  消防官兵接連鋪設了8盤水帶共160多米長,才把水帶接到村邊的地頭水櫃裏。

  一位70多歲的村民李大娘看著白花花的水源流進水窖,高興地用她那佈滿老繭的雙手捧起一捧水,樂呵呵地説:“這是救命水啊,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消防官兵”。

  消防官兵還深入田間地頭與村民一道開展抗旱保春耕活動,你一鋤,我一鏟,迅速將土壤整理平整後,又在田間埋下了豐收的種子,大家汗流浹背仍然幹得不亦樂乎。

  在地處海撥1000多米高的那魯山上,居住著右江區龍川鎮竹鳳村那魯屯43戶187村民。嚴重的旱情,造成他們平時用水要到幾公里外的地方取水,用水可緊張了。

  4月1日,經過2個多小時的行程到達龍川鎮後,消防官兵在當地的村幹部帶領下,駕駛著紅色消防車一路沿佈滿碎石的土路,走之字形翻山越嶺往前慢慢爬行,山嶺下是乾涸的河床,行駛著的消防車揚起一片片泥黃塵,一段10多公里長的山路,走了1個多小時才到達目的地。

  該屯男女老少村民有的騎著馬、有的背著竹筐,早已從散居在那魯山頂的四面八方趕到土公路邊,自覺排成長隊來接水,陽光烈日之下,構成了一幅警民送水情深的和諧畫面。

  不管再高的山,不怕再難走的路,不管是學校、村屯,還是地頭,只要有缺水的群眾,就會有涌動的紅色送水方隊,就會有送水的消防官兵身影。

  與災區人民心連心

  捐款獻愛心。3月25日上午,右江消防大隊舉行抗旱救災捐款活動,大隊領導率先垂范,帶頭捐款,消防官兵紛紛慷慨解囊,許多義務兵和合同制消防員也將自己微薄的津貼捐了出來,你50元,我100元,踴躍捐款,共籌集善款1602元。

  3月30日,右江區消防大楞鄉抗旱突擊隊為龍細村上百居屯送水時,一位腰駝得厲害的清瘦老年婦女,手提水壺前來消防車盛水,引起了消防官兵的注意。

  裝滿水後,消防官兵提水幫她送回家。一間平房裏,內有一張用臨時模板搭成的床,一個桌子和兩張凳子,甚至房間應有兩扇門卻只有一扇木門板,這是老人的全部家當。

  原來她老伴在十多年前生了一場大病,失去了勞動能力,唯一兒子天生殘疾,一家人的生計壓在她身上,已經累得腰直不起來,60多歲的人看起來象80多歲的人一樣。

  消防官兵見老大娘的生活很困難,馬上拿出1000元捐給了她。“老天會保祐你們的”,老大娘接過錢後激動的説,並跪地感謝,被消防隊員及時的扶住了。

  “感謝人民消防子弟兵”,右江區汪甸瑤族鄉長平村趕懷屯瑤族同胞,邊道謝邊拉著送水消防隊員的手緊緊不放。這是4月3日,消防官兵向該屯瑤胞送上水以及瓜果、蔬菜後的一個感人場景。

  該鄉趕懷屯有28戶135人,屬純瑤族村屯。當日下午,消防官兵驅車60多公里,克服山路崎嶇、路窄道險的困難,一路行程2個多小時,才到達趕懷屯。瑤胞們早已身著節日的盛裝,列著長隊在村口迎接。消防官兵送來的不僅僅有救命水,還送上一些時令瓜果和蔬菜。

  受持續乾旱影響,該屯原有水源點已經枯竭,離屯最近的水源點也在3公里以外,日常用水靠外界送水維持。望著消防隊員特意送上的救命水和瓜果和蔬菜,瑤胞們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高興得像過年一樣。

  心中只想群眾喝上水的事

  8名消防官兵分別長駐在大愣鄉、汪甸鄉下,住的地方十分簡陋,宿舍內唯一的電器就是電燈,加上天氣變熱,山蚊子又多,分別被咬出了好幾個包。
  
  為了節省時間給老百姓送水,消防官兵大多時候早上、中午吃快餐面充饑,晚上送水回來還要忍受疲勞,自己去鄉里面買菜,然後自己動手下廚房煮吃的。

  平時擔負滅火執勤任務的2名消防車司機,面對異常險峻的抗旱送水道路上,甚至有時是雲霧天氣開車,不由得心生涼氣。路再難走,也要駕駛消防車迎難而上,儘管為民送水的信念支撐著他們豪氣沖天,可每次出車身上神經繃得緊緊的,絲毫也不敢出一點差錯。

  連消防隊調派出的3輛性能最好的大功率消防車,也因為參加送水抗旱經常爬坡翻山越嶺、奔波輾轉在鄉間村屯和地頭,也已不堪重負,先後被安裝了3個滴水剎車系統,更換了6個消防車輪胎和12條送水水帶。

  為了不打擾當地政府和老百姓,面對艱難的送水環境,參加抗旱的送水消防隊員從沒有叫一聲苦、喊一聲累,克服自身困難是小事,解決群眾喝水的事才是消防官兵心中的大事。

  大愣鄉消防送水分隊長黃尚衡,他家就在百色市城區,小孩才1歲多,送水半個多月來,先後3次路過家門而不入。戰士胡宇,其母親突生重病住院,來電需要他回湖北老家探望照顧,而他一直在抗旱一線堅持送水……

  旱情不退,堅決不退;困難不減,決不收兵。百色市右江消防大隊官兵們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胡錦濤總書記“關於努力建設一支忠誠可靠、服務人民、竭誠奉獻的消防隊伍”的諍諍誓言。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