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阿粗村3個有關水的故事

時間:2010-04-14 15:37   來源:雲南網

 

甜水送進家 笑臉燦如花

 

4月11日,開遠市樂白道辦事處阿德邑村委會阿粗村沸騰了,390名村民涌到村口像迎接貴客一樣迎接送水車進村。78歲的王大爺拄著拐杖來到送水車旁,拉著給村民送水的市糧食局幹部的手説,8個多月沒有水了,今天,終於盼來送水車,心裏別提有多高興。

阿粗村與其他村子一樣,自去年9月乾旱以來就缺水,人畜飲水困難成為村民的一大難題,在全力開展抗旱救災的同時,村民也在苦苦盼水,終於盼來送水車,有了水,村民們大建儲水池。

阿粗村的村民講述了3個關於水的故事。

等水 8個多月抗旱自救

在村邊的甘蔗地裏,村民王朝龍正往地裏運送肥料,每隔5米,就放上一堆,3畝多的甘蔗地裏像這樣堆放,遠遠望去,很是壯觀。

“再壯觀也沒有用,我們春耕備耕現在一切準備好,一下雨,馬上就可以進行搶種了。”王朝龍説,阿粗村主要是靠種包谷和甘蔗,但自去年9月開始乾旱,包谷和甘蔗都減産或者絕收,本想今年把損失奪回來,那想持續的乾旱越來越嚴重,真希望早點下雨,一天不下雨,心裏很是焦急。

“我這口水窖早在2001年就建好了,能夠儲藏25立方米的水,幾年來,水窖從來沒幹過。現在,我家的水窖與全村75戶人家的水窖一樣,已經乾涸了7個月,每天用牛車拉回來的水僅夠當天使用。”李雙福指著他家乾涸的水窖,感到等水的日子很無奈。

作為阿粗村村小組長的黃榮福,面對乾旱,他認為等水不是辦法,只有開展抗旱自救,積極想辦法,才能保證全村75戶398人用上生活水。他動員村民人背馬馱取水同時,還利用村裏的2台小型送水車,為困難戶送水,保證家家戶戶都有水喝。

送水 村民心田得滋潤

因受設備和資金困擾,村民僅靠人背馬馱取水,路程遙遠,不僅每天都疲於應付背水拉水,時間久了就感覺力不從心。

一定要把村民從背水拉水的疲勞中解脫出來。開遠市糧食局獲知阿粗村缺水的情況後,當即決定聯繫送水車, 出車出錢為村民們送去“愛心水” 。

獲知送水車進村,阿粗村390多名村民紛紛跑出家門,涌到村口, 鼓掌歡迎。一時間,整個村子都沉浸在歡樂中。

按照村小組長的安排,先從困難戶開始,往其家中水窖放水,然後每家每戶的水窖都放滿水。

五保戶張大爺家的水窖是第一個開始灌水的,隨著指揮員一聲“放水” ,嘩啦啦的清水順著管道流進水窖, 張大爺望著清澈的水,雙眼一下濕潤了,他雙手捧起一捧水,大大地喝了一口,“甜,真甜,直甜到了我的心裏了。”望著張大爺的這一舉動,在場的村民都開心地笑了。

第一個水窖滿了,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當灌滿4個水窖後,消防車箱裏的水放完,駕駛員開啟馬達,又要去拉水。他説,這幾天,無論如何一定要將全村的水窖都灌滿水,當要用完時,還會接著送,直至雨季到來。

修水池 未雨綢繆抗大旱

在給水窖灌水的時候,黃榮福悄悄對記者説,在保障當前人畜飲水的同時,阿粗村在市水利部門的支援下,已經在山頂上開工建設一座能儲備100立方米的大水池,等建好後, 不僅家家戶戶用水不愁,而且取水可以足不出戶。

在與黃榮福交談中,記者也了解到,阿粗村長期以來就是一個缺水較重的村子,在建小水窖時,村民們的積極性都很高,因此,每戶都有了能儲25立方米的水窖,從根本上解決了村民一年四季人畜飲水難題。雖然,今年大旱,但小水窖還是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説起小水窖,大家自然會想到再建一個大水池。

黃榮福帶記者來到建水池的地方,這裡位於村子最高處,水池基座已經用水泥打好,馬上就可以建水池。“等水池建好,再鋪設上管道,將下河裏的水泵到水池,再將水管與水池相連,接過每家每戶,到時,75戶村民就能用上自來水,大家再也不會為用水犯愁。”黃榮福説。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