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旱情緩解貴州太子參基地煥發生機

時間:2010-04-28 13:5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貴州頻道4月27日電(記者石新榮)連續降雨使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縣旱情得到有效緩解,3萬多畝因旱情影響出苗遲緩的太子參種植基地重新煥發生機,農戶紛紛打理藥園爭取有好收成。

  施秉縣是全國著名的太子參中藥材種植基地,産量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強,是施秉縣的主導藥材品種。全縣境內種植3萬餘畝,涉及1萬多農戶,已成為當地重要的富民産業和支柱産業。但是,由於今年嚴重旱災的影響,全縣約有35%左右的太子參由於無水源抗旱,導致了出苗率低、部分田間地塊甚至出現絕苗的現象。

  記者在施秉縣牛大場鎮太子參種植基地看到,近期的連續降雨,已使太子參基地旱情緩解,一隴隴翠綠的太子參幼苗在周邊綠樹的映襯下,顯得綠意盎然。53歲的藥農郭春生種有10多畝太子參,在藥農中算小戶,一年收入有六七萬元。而藥農陳勝隆今年的主要精力放在辦合作社上,他到六盤水與3戶農民合作,種植了600畝太子參。他指著一隴還有些稀疏的太子參苗説:"施秉太子參市場很好,在全國有優勢,今年減産三成是肯定的,但只要打理好,保證品質,還是可以保證減産不減收。"

  據施秉縣科技局局長周家剛介紹,施秉縣中藥材種植自1993年起步,目前已發展成熟的品種有30余種,全縣8個鄉鎮均有種植,其中培育了太子參、頭花蓼、何首烏3個品種通過國家GAP認證,科技含量很高,産出藥材品質好,深受各地藥商青睞,具有一定的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2010年,全縣種植中藥材面積5.5萬畝。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