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中國桑蠶之鄉”因乾旱導致蠶繭減産

時間:2010-04-26 14:4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廣西頻道4月26日電(記者周丹丹 程群)去年8月以來,廣西發生了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為嚴重的乾旱災害,廣西桑蠶産業基地宜州因乾旱導致桑園無法施肥,桑葉産量減少30%。業內人士表示,由於蠶繭産量減少,第一批春繭價格漲勢強勁。

  廣西是中國桑蠶之鄉。2009年廣西蠶繭産量達17.29萬噸,佔全國蠶繭總産量比例首次突破30%,已經連續5年穩居全國第一。

  宜州市蠶業辦公室主任唐勝光告訴記者,一季度宜州市20多萬畝桑園因長時間乾旱導致桑園土表水分蒸發量過大,致使已發芽的老桑失水生長緩慢,桑葉減産,旱地剛種下的桑苗出現不同程度的枯死缺苗現象;全市75%以上的桑園無法施肥,有的雖然撒了化肥,但由於沒有雨,桑樹無法吸收,長勢也不好,桑葉産量減産約30%。以此推論,宜州市第一批春繭産量減産幅度在15%左右,價格將在每斤15元左右浮動。

  宜州是廣西主要的蠶繭生産基地,據宜州市市長黃平權介紹,截至2009年宜州桑園種植面積26.4萬畝,蠶農近12萬戶,年産鮮繭4萬噸、幹繭1.6萬噸,産值9.2億元,全市農民每人平均養蠶收入1780元。2010年宜州以打造廣西優質繭絲綢原料基地為目標,計劃將桑園種植面積擴大到28.6萬畝,最終穩定在30萬畝水準。

  宜州市劉三姐鄉孟山屯的蠶農韋頂康説,該屯34戶家家都養蠶,賣蠶繭得來的收入已成為家裏主要的經濟支柱,旱災雖然導致蠶繭減産,但由於春繭的收購價格上漲,蠶農對今年的收益依然有信心。

  近段時間在廣西的多次降雨已使桂西北旱情得到較大緩解,唐勝光建議,在當前形勢下應加強桑園病蟲防治,定期或不定期噴藥防蟲防病;做好蠶房蠶具消毒工作,可適當增加煙熏、曝曬等少用水或不用水消毒的次數,缺水情況下,可適當減少養蠶量或者停養或者隔批養,等到有水後,再按正常飼養。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