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重旱區百色3個自然保護區動植物因旱災受損嚴重

時間:2010-04-26 14:40   來源:新華網

  在嚴重的乾旱面前,人尚且可挑水喝,不可移動的樹木則無可奈何。根據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重旱區百色的3個自然保護區因旱災受損嚴重,在金鍾山黑頸長尾雉自然保護區,有些剛出殼的幼小黑頸長尾雉已經乾渴而死。

  記者4月23日從自治區抗旱救災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百色有3個自然保護區受災嚴重。在雅長蘭科自然保護區生長有野生蘭科植物的林地受旱面積15萬畝以上,其中成災近2000畝,受旱佔50%以上的重災區達1萬畝以上。石山上的樹木普遍死亡,持續乾旱導致水源枯竭、地表水斷流,保護區內野生動物棲息環境受到嚴重影響。

  在岑王老山自然保護區,長期生活在保護區內的國家珍稀動物黑頸長尾雉、雲豹、蟒蛇、大鯢、紅腹錦雞、沼蛙等的生命因旱受到嚴重威脅,由於飲水水源不足體型瘦弱,生命衰退跡象明顯。保護區內的100多株國家珍稀保護樹種,包括叉孢蘇鐵、掌葉木、伯樂樹、蒜頭果、馬尾樹等,都不同程度地出現生長受到抑制,黃葉現象普遍存在。此外,保護區內約2萬畝的林木葉子變黃,其中有400畝發生病蟲害,森林生態系統遭受了嚴重的威脅。

  在金鍾山黑頸長尾雉自然保護區,受災面積達14.1萬畝,佔總面積31.4萬畝的45%。其中隆林蘇鐵和貴州蘇鐵共受災0.13萬畝,約2600株;中華桫欏受災1.6萬畝,約2萬株。乾旱還造成了大量的草本、藤本植物枯死,並嚴重影響了黑頸長尾雉的覓食及繁殖,有些剛出殼的幼小黑頸長尾雉已經乾渴而死。

  此前,曾有學者建議,除了往一些動物經常棲息的地方送水之外,還可實施飛機灑水的方法來保護一些珍貴的樹種。現在乾旱正在逐漸消退,但生態系統的恢復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記者梁為)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