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雲南工業抗旱救災成當務之急

時間:2010-04-22 13: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曲靖4月22日電(記者 林楓 保旭 胡遠航)百年不遇的大旱,給雲南帶來沉重的打擊,農業、工業均受損嚴重。在確保民生、農業生産的同時,如何做好工業抗旱,形成整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成為政府部門必須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今年省市下達的增加值目標為370億元,增長13%”,這是記者今日從曲靖市經濟貿易委員會獲悉的該市今年的工業産值目標。

  曲靖作為雲南工業大市,又是此次西南大旱的重災區,工業受損嚴重。有關數據顯示,截止目前,今年曲靖市因缺水停産半停産企業達145戶;因缺水少發電8億度,減少産值1.6億元;大小化肥企業因農受旱不施肥影響,停産半停産減少産值3.5億元;其他因缺水、缺電、停産半停産企業減少産值7億元,工業合計減少産值12億元人民幣左右。

  而對於工業受災所帶來的損失遠遠不止於此。有關專家認為,“工業發展有利於提高全社會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工業稅收作為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它與嚴重旱災背景下政府部門如何利用資金加大農業扶持、興修水利工程、穩步提高民眾生活水準等息息相關。

  “在解決保民生、保農耕上,錢從哪來成了主要的問題?”雖然可以得到上級政府的補給,但剩下的缺口對於地方財政而言依然是一個不小的壓力。增加財政收入,只能通過工業的增長來實現。以此來看,工業的受損必將影響整個抗旱救災工作的最終勝利。

  中共雲南省委書記白恩培在曲靖調研時表示,工業戰線要發揮中流砥柱作用,千方百計抗大旱,齊心協力保增長。

  曾有學者做過一個計算,目前中國十省市226個大中型灌溉區玉米、小麥和水稻的平均灌溉水生産率分別為2.04千克/立方米、1.19千克/立方米和0.08千克/立方米,按貨幣計算,單方水的産出約為2.2元。而在工業生産中,單方水的工業産出約為92.6元,是農業的42倍。大旱當前,工業用水的效益要遠高於農業。

  得出的結論或許有爭議,但無疑是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之一。在保障民生、農業用水的基礎上,最大限度保障工業的發展,再利用工業所帶來的效益貢獻民生和農業,或將成為地方政府在解決保障民生、農業、工業平衡上的一條出路。

  而作為職能部門,政府在如何平衡民生、農業、工業三方面的均衡發展將必須有所作為,因為這將是災難過後,保證整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曲靖市經濟委員會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雲南省、曲靖市下達的增加值目標為370億元,同比增長13%,再加上農業損失20億元,工業損失5億元,總量應完成增加值395億元,增速須達20.5%以上。

  為此,曲靖加大對工業抗旱救災的力度。不僅成立工作組,為政府官員劃分責任,對重點工業縣區、重點企業對口幫扶。還在煤電、化工等重點産業上提出嚴格目標,確保工業的增長。並且持續做好主要工業産品價格、企業用電量,電力企業發電量、進煤量等方面的監測工作,做好經濟運作的預測、預警、預報等工作。科學調度,確保煤電運資等主要生産要素的有效供應。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