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中國南方多省份遭遇西南乾旱引發的“電荒”

時間:2010-04-08 11:08   來源:中國廣播網

  中國南方多個省份正面臨著西南地區嚴重乾旱引發的“電荒”。中國西南地區歷史罕見的乾旱已持續數月,並很可能繼續存在一段時間。

  據政府部門提供的資訊,貴州省水庫蓄水量較去年同期減少30%以上,水力儲能降至歷史最低值,水電日均發電量因此減少6000萬至9000萬千瓦時,加之優質電煤短缺,火電廠停機及減出力達200萬千瓦,省內電力總缺口達300萬千瓦。

  在與之毗鄰的旱情最為嚴重的雲南省,電力生産供應更是困難重重,由於主要流域來水量同比銳減3-4成,主力水電廠出力還不到總裝機容量的30%,全省缺電達40億千瓦時左右。

  雲南電網公司調度中心的資訊顯示,雲南統調電網省內日供電量勉強維持1.7億千瓦時左右,平均缺電率20%,成為全國缺電率最高的省份之一。

  “電力供應面臨新世紀以來最為嚴峻的局面。”雲南省政府節能辦公室主任劉紹忠説。

  另外,湖北省亟須補充30萬噸電煤,廣東省則有近300萬千瓦用電負荷需錯開高峰時段……

  分析人士指出,由於長期存在的電力結構不合理,在水電供應不足的情況下,電煤供應尚處於節後恢復時期,煤電矛盾突出,日發電量嚴重下降,而作為新能源的風力發電“尚難當大任”,多重因素造成目前中國南方多省電力供應“告急”。

  受乾旱缺水限電影響,雲南、廣西等省份的有色金屬上游企業已經停産或半停産。其中,雲南省規模以上工業停産半停産企業達593戶,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17.6%,主要集中在有色、鋼鐵、化工和建材等行業。

  雖然貴州電網的結構中火電比重大於水電,但是錯峰限電和乾旱缺水仍使貴州鐵合金、工業硅、電解錳、黃磷等行業生産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去年10月份至今,南方電網大部分水庫來水偏少三分之二,今年以來全網統調水電發電量減少72億千瓦時,同比減少29%;全網主力水電站的水位較同期降低20米左右,多個水庫已接近死水位。

  另外,雲南、貴州、廣西3省區因抗旱還增加用電負荷100萬千瓦左右,3月份電力電量雙雙短缺,最大電力缺口超過500萬千瓦。

  為保證抗旱,三省區紛紛制訂抗旱節電措施,同時努力增加電煤供應,並厲行計劃用電,協調減少外送電量。以雲南為例,輸送廣東電量將從兩省原計劃協議的7400萬千瓦時調減到2000萬千瓦時。

  “外部各種渠道對廣東的輸電量已經接近上限值。”新華社記者從廣東電網公司獲悉,目前西南地區每天仍有1100萬千瓦的電力“西電東送”。不甘坐等“來電”的廣東省也在積極跟中華電力洽談,在原來用電量基礎上給予超額補給。

  廣東電網公司生産技術部主任鐘連宏説,廣東電網還在挖掘本省潛力,確保正常的工業和生活用電。目前廣東已採取錯峰用電,並優先確保居民生活用電。

  南方電網公司董事長趙建國表示,全網將千方百計統一平衡電力電量,保障雲南、貴州、廣西的民生、農業生産、春耕備耕用電,同時保障好廣東的有序用電。

  長江流域也受到西南旱情的影響,長江上游來水持續減少。佔湖北全省發電量30%的水電不能充分運轉,只有依賴火電彌補。目前,湖北省運進多少電煤就消耗多少,但庫存儲備難以增加,這還將直接導致該省原定為上海世博會送電的計劃暫時延後。

  記者從湖北省電力公司獲悉,全省已有近萬名技術人員從4月1日正式投入到為期半年的上海世博會跨區電網保電工作中。

  專家估計,如果5月下旬之前仍持續乾旱,南方的電力供應將會更加嚴峻。

  長期從事電力工作的雲南省工信委電力供應處副處長段學民認為,時下發生在中國南方一些地方的電力緊張狀況,暴露了長期存在的電力結構和電煤生産供應結構上的矛盾。

  他認為,在水電方面,中國要著重開發一些有年調能力的水電站,大規模建設高參數、高容量、高效率的坑口火電廠。另外,還應整合一些小煤礦,實現煤炭産量和火電發電的需求相對稱。從更長遠來看,應大力開發新能源,大幅提高其所佔能源比重,更重要的是,中國要加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幅降低能源資源的投入依賴。(參與采寫記者:李雲路 劉娟 肖思思 戴勁松 王麗)

編輯:王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