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旱區學校:水車來了像過年 孩子們的懂事讓人感動

時間:2010-04-02 13:0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廣西巴馬縣東山鄉江團村廣匯希望小學迎來了鄉里的送水車,學生們拿出各種盛水器皿,把水運到山坡下學校的蓄水池裏。

廣西東蘭縣泗孟鄉弄平小學4年級學生張桂炎,在一堆水桶中提起寫有自己名字的水桶去取水。    

    “村路這麼差,司機敢冒險開車來給孩子送水,是不怕死的人”

    “近1100所學校受災,18萬名師生出現飲水困難。”這組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最新公佈的數據,是廣西地區災情最嚴重的河池、百色兩市剛剛統計上來的。這些受災地區學校在歷經半年的旱情後,究竟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學生們的學習、生活受到多大程度的影響?外界又能為他們提供哪些幫助?帶著這些問題,近日記者走訪了河池、百色的一些縣鄉學校。

    乾渴之城近千學生排隊洗漱

    百色市那坡縣是該自治區內旱災發生後,首個飲水告急的縣城。從兩個多月前開始,縣城的自來水每天只有4個小時的定時供應,城區住戶在3樓以上的就無法供給。因此,那坡縣也被媒體稱之為“乾渴之城”。

    3月30日,記者來到那坡縣那坡中學時,學校秩序井然。操場上,幾十個上體育課的高二學生在打籃球,教學樓裏的師生在正常上課,只有一塊寫有高考倒計時69天的牌子,讓人感到,氣氛還是有些緊張的。

    縣裏定時供水後,全校近千名寄宿生每天早晚都要排隊洗漱。“以前晚上11點就可以休息的,現在學生排隊弄完得到12點。”那坡中學校長羅德志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供水緊張以後,學校自己也在想辦法尋找新的水源。3月初,學校在附近山上找到一處泉水後,接了長長的水管引到學校的蓄水池裏。同時,校園一口多年未用的水井也重新啟用了,這些措施可以緩解停水期間用水難的問題。

    缺水的日子對於那坡中學那些來自貧困山區的寄宿生來説,有苦也有樂。高二一班學生歐陽大猛説,有時晚上排不上隊,沒洗臉刷牙他就上床睡覺了。等到第二天早上6點早早起來,排了很久的隊,結果輪到他時又停水了,心情之鬱悶可想而知。更慘的是,有的同學頭上剛抹上洗髮水,突然就停水了。這個頂著滿頭泡沫的同學只好請其他人幫忙買瓶礦泉水解困。

    那坡縣政府為了照顧學生,把對學校限時供水的時間調整為晚上10點到11點,因為那時候正值學生下晚自習準備洗漱的時段。“雖然等得辛苦點,但畢竟還能等到一些水,跟鄉下比,我們還是稍微好些。”羅校長説。

    送水車來了孩子們像過年一樣

    3月29日下午,在那坡縣龍合鄉的善合取水點,記者看到鄉里的4輛運水車在排隊取水。善合取水點是一個地下水源,從今年2月5日起,全鄉10個村114個屯的近兩萬人都靠這個水源供水。

    由於取水量太大,抽水機每工作一會兒,就要停上10多分鐘,等地下水漲起來後才能繼續往上抽水。龍合鄉黨政辦秘書黃子宸告訴記者,全鄉有20所小學,兩所初中。儘管現在供水緊張,但鄉政府一定要保證學校的優先用水。

    在龍合鄉抗旱救災取水登記表上,取水時間、車主簽名、送往何處、車號等項目都有詳細的登記。下午2點26分,負責當天給仁合村完小送水的農用車剛剛接滿一車水,車主在登記表上簽完字,馬上就出發開往學校。

    到達仁合村時正逢完小下課,看到裝滿水罐的送水車,學生們紛紛聚攏過來,大家有説有笑,就像過年一樣。“老師,我能不能上去看看啊?”有些調皮的學生想爬到近兩米高的水櫃頂部,看看叔叔是怎麼用一根細細的水管把車上水罐裏的水引到水櫃裏的,但被老師制止了。

    “每次我們的水快沒得用時,就打電話給鄉里,最遲第二天就會送水過來。”仁合村完小政教主任王光兵説,村裏已經連續6個月沒有下雨了。以往學校的水櫃都是通過蒐集雨水來供應全校200多名師生的日常生活用水。現在完全要靠外面送水,一次一輛送水車可以送來5~6噸水,節省一點可以用3天左右。

    幾天前,記者在河池市巴馬縣東山鄉江團村廣匯希望小學採訪時,校長藍松介紹説,雖然路比較難走,但鄉里的送水車每週基本能保證1~2次送水。除了鄉政府安排的送水車,有時還會有一些縣裏的青年志願者自發開摩托車給學校送水。“我們的村路這麼差,司機敢冒險開車來給孩子送水,他們都是不怕死的人!”藍松對此十分感激。

    廣匯希望小學的校園在一個山坡下面,水車無法開進,老師便組織學生拿著臉盆、水桶排隊從車上把水運回學校的水池。5噸水,學生只用20多分鐘運完,顯得非常熟練。

    孩子們的懂事讓人感動

    淘完米的水用來洗菜,洗完菜的水用來衝廁所或是澆花。近幾個月來,河池市東蘭縣泗孟鄉弄平小學的學生學會了一個新的名詞——二次用水。

    東蘭縣是全區受災較重的縣,旱情最嚴重的地區已經有8個月沒有下雨。弄平小學在校師生有213人。去年9月,學校水櫃裏的存水就全用光了。斷水後,學校有4個月都靠跟鄉里還有存水的人家買水來渡過難關,水費由政府補貼。

    3月1日是弄平小學新學期開學的日子,2月28日縣裏協調了3輛消防車送水過來,確保學校用水。據了解,目前學校有9間宿舍,內宿生193人。每天學校給每個宿舍早晚各分配兩桶水,每桶大約能裝水25公斤,以供學生日常使用。

    “孩子們的懂事讓人感動!”學校教導主任羅劍説,有一次他去檢查學生宿捨得用水情況,走到8號宿舍時,學校前一天分給學生的4桶水到了第二天還有兩桶沒有用。“他們知道現在水很緊張,而且自己家裏也是這樣的情況,所以他們很懂得節約。”

    由於缺水,去年秋收受到了很大影響,當地很多農戶家的田地都減産甚至絕收,導致學校的伙食供應也受到了影響。

    “以前都能吃飽,現在不能吃飽了。”弄平小學四年級學生唐自江説,學校食堂給的飯量雖然沒變,但菜的分量減少了。

    令人欣喜的是,不少熱心人捐獻的瓶裝水和愛心蔬菜、水果已經被運送到了記者走訪的一些學校。在仁合村完小食堂的儲藏室裏,堆滿了番茄、白菜、冬瓜等蔬菜,仁合村完小政教主任王光兵説,這是3月29日中午,縣裏分發下來的廣西大學捐贈的愛心蔬菜。在那坡中學食堂門口的通知上寫著:根據學校指示,食堂決定於今天(3月29日)和明天,凡在食堂用餐的同學一律免費供應青菜。而這些青菜,也是剛剛捐贈過來的。

    廣西教育廳廳長高楓表示,教育廳還將盡一切努力,幫助災區寄宿制學校解決“吃菜難”的問題。

    本報廣西百色3月31日電

 

編輯:楊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