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輝煌50年:産業強起來 農民富起來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跨越發展紀事
耕地夾在石頭縫,出門要攀石頭山,喝水要鑽石頭洞。這是廣西山區村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就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50年來,廣西用汗水和智慧創造了一個個農業奇跡。農業增加值從1958年的12.71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1241.36億元,增長了96.66倍。
廣西推廣實施的“三免”、“三避”技術,被譽為一場“農耕革命”。作為見證者,自治區農業廳廳長張明沛自豪地説,這些技術不僅讓農民告別了“彎腰曲背三千年,風吹日曬苦耕田”的耕作艱辛,而且實現了增産增收。
“三免”就是水稻免耕拋秧、玉米免耕栽培、冬季馬鈴薯免耕栽培,不用翻耕犁耙,直接在田地裏拋栽水稻、栽培玉米和馬鈴薯,是一項節本增效的輕型栽培技術。
2001年以來,廣西累計推廣“三免”技術7025.63萬畝,增産糧食120多萬噸,農民節本增收43億元以上。僅水稻免耕拋秧技術,就累計推廣 5784.43萬畝。近幾年各地驗收表明,水稻免耕拋秧平均畝産比常耕拋秧增産3%至8%,玉米免耕則增産5%至10%,馬鈴薯免耕則增産10%至 40%。
以避雨、避寒、避曬為主的農作物“三避”技術也大受農民歡迎。“三避”整合創新了60多種綜合模式,覆蓋了全區主要農作物。2001年以來,廣西累計推廣6800多萬畝,新增效益130多億元。
50年來,廣西不斷探索適合的新品種和新技術,農業實現了快速發展。2007年,廣西糧食播種面積3262千公頃,總産1551.6萬噸,是1949年的3.84倍;園林水果産量690.89萬噸,是1957年的89倍;水産品産量246.06萬噸,是1958年的38.8倍;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3224 元,是1950年的107倍。
農産品種得出,還需賣得好。如何把分散的小農生産與大市場連接起來?唯一的橋梁就是實現産業化。
“農業産業化的主體是農業産業化經營體系。”自治區副主席陳章良説,“其中最基本的體系就是‘農戶+龍頭公司+市場’。”
從2002年起,廣西把培育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列上政府重要議事日程。2007年,廣西農業産業化經營組織發展到5834個,比2002年增長2.2 倍;年産值超過500萬元的農産品加工企業有760多家,其中國家重點龍頭企業12家,龍頭企業直接帶動農民約288萬戶,戶均增收1300多元;全區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有3700多家,入會農戶超過35萬戶。
在龍頭企業帶動下,廣西形成了桂中、桂西南糖料蔗産業帶,桂中、桂西北、桂南桑蠶産業帶,桂中、桂東南蘑菇産業帶,水果産業則形成了桂北柑桔、左右江流域香蕉、桂南和西江流域荔枝、龍眼等優勢産業帶,農業産業佈局日漸形成。
“現在,在俄羅斯都能買到廣西冬菜。”陳章良自豪地説。
在農産品走向國際市場的同時,農業區域合作不斷取得突破。廣西同東盟、非洲及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區域合作成效顯著,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被列為全國4個試驗區之一,世行貸款的廣西林業發展項目、桂西農業綜合發展等多項重大項目順利實施。
“桂林山水甲天下”,如今,廣西人自豪地説“廣西處處如桂林”。
“這相當程度要歸功於農村沼氣的全面推廣。”自治區林業局局長陳秋華説,沼氣躍動的藍色火焰,照亮了農村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為農民點燃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廣西從上世紀80年代就推廣農村沼氣,經過漫長的發展,現已從簡單的“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的生態農業模式,發展到戶用養殖型沼氣、戶用秸稈型沼氣、大中型秸稈沼氣、大中型養殖場沼氣、服務隊統一提供秸稈原料型沼氣、大中型生態衛生學校沼氣等6種生態新模式。
到2007年底,廣西建成戶用沼氣池313.71萬座,沼氣池入戶率達39.21%。據測算,這些沼氣池每年可提供優質燃料12.55億立方米,能源開發量約折合標煤197萬噸,可節約薪柴627萬噸,保護森林52萬公頃。每年還可提供8588萬噸沼液沼渣優質有機肥料,為農民增收節支約38億元,全區已有1400萬農民直接受益。
武鳴縣府城鎮公背屯家家建沼氣池,每戶配個小魚池,既用沼液沼渣作飼料,又用沼氣燈捕蟲喂魚,形成“豬—沼—魚”養殖鏈,加上用沼液沼渣種果種菜等,戶均庭院經濟收入5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