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打造“中國糖都”

時間:2008-12-01 16:0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廣西頻道11月29日電(記者何豐倫 張周來)“高産高糖高話語權,這是佔據中國糖産量一半以上的廣西市場,應對全球市場競爭最有力的武器。廣西正在從簡單的‘生産省區’邁向‘中國糖都’。”面對相對低迷的糖價,廣西大宗食糖交易平臺資深分析專家林文彬對廣西糖業現狀給予充分肯定。

  2006-2008年,隨著供求關係的變化,全球糖價走上了一條“過山車”的道路,最高時達到每噸糖近5000元,但2008年第一季度至今卻徘徊在每噸3000元左右。

  “糖價漲時心不燥,糖價低迷心不慌。”這是記者採訪的多家廣西制糖企業負責人的普遍心態。

  不燥不慌的原因在於廣西不僅佔有中國最大面積的蔗糖生産基地,而且能夠持續實現成本控制,在全球競爭中挺立潮頭。

  廣西農墾糖業集團柳興分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記者在柳興分公司糖業基地採訪時了解到,2000年,柳興的優質白砂糖還是2400元/噸,最高不超過3200元/噸,企業只能在成本線上徘徊,品牌沒有知名度,市場認可程度低。

  面對困境,柳興全力以赴提高産品品質。2008年以來,儘管面臨物價上漲、成本上升、糖價徘徊不前等各種難題,柳興的優質白砂糖仍然能夠保持一定程度的盈利。

  柳興僅僅是廣西糖業的一個縮影。來自廣西大宗食糖批發交易中心市場的統計表明,2008年,廣西糖價徘徊在3000元/噸,而企業的生産成本則普遍下降了15%左右,與此同時,廣西優質白砂糖已經佔全國糖産量90%以上。

  實行蔗糖價格聯動,確保蔗農收入穩定增長,穩定蔗區面積,這是廣西打造“中國糖都”的又一舉措。2007年,廣西蔗農種蔗實際收入超過130億元,農民得到了實惠。

  面對土地面積有限等生産源頭問題,廣西積極發展高産高糖的“噸糖田”。廣西確定2010年糖業綜合發展目標為:甘蔗種植面積穩定在1100-1200萬 畝。廣西農業廳廳長張明沛説:“廣西高産高糖田的綜合發展戰略,完全能夠成為中國糖業‘解套’的典範。”

  在強化白砂糖生産品質的同時,廣西還積極推動精製糖的生産,目前,廣西農墾集團已經擁有柳興、防城兩條精製糖生産線,採用碳化法生産精製糖,完全與國際標準接軌。

  廣西農墾糖業集團柳興制糖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黃昌成説:“精製糖是全球食糖消費的主流産品。精製糖帶來的利潤比白砂糖高一倍以上,即使是在糖價低迷的階段,精製糖也能夠為企業帶來穩定的收益,延長産業鏈條就是企業規避市場風險的最佳方案。”

編輯:沈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