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國家主席胡錦濤首次出訪-相關評論
相關評論


 

綜述:胡錦濤首次出訪 全面體現中國外交政策
 
 
  來源:      日期:2003-06-06 09:07

 
  中新網6月5日電 今天,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結束了他為期10天的出訪活動回國,這是他就任中國國家主席以來的首次出訪。其間,他先後對俄羅斯進行了國事訪問,出席了在莫斯科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第三次會晤、聖彼得堡建市300週年慶典,參加了在法國埃維昂舉行的南北領導人會議,對哈薩克和蒙古國進行了國事訪問。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訪問,涉及到雙邊外交、多邊外交,涉及中國同鄰國的關係,同世界大國的關係及同發展中國家的關係,是一次全面體現中國外交政策的成功訪問。
  胡錦濤主席訪問俄羅斯、哈薩克和蒙古3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第三次會晤,體現了中國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同周邊國家平等相待、和諧共處的方針。
  俄羅斯是胡錦濤主席出訪的第一個國家,訪問增進了中俄雙方的政治互信和互利合作,譜寫了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新篇章。在與俄總統普京會談後兩國元首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聯合聲明》,聲明強調,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深化中俄睦鄰友好、互利合作和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都將是兩國外交政策的戰略優先方向。
  胡錦濤在哈薩克和蒙古訪問期間指出,應加強雙方的政治互信、經濟合作,加強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的協調與配合。胡錦濤還表示,中國的發展對亞洲是機遇而不是威脅,中國的發展同亞洲的發展緊密相連,中國人民的命運和亞洲人民的命運休戚與共。
  胡錦濤在莫斯科出席上海合作組織6個成員國元首第三次會晤時指出,上海合作組織取得的成就表明,該組織確立的基本宗旨和發展原則是十分正確的,也是今後必須予以維護和遵循的。此次會議簽署和批准了關於該組織機制化建設的9份法律文件,並做出了多項重要決定,標誌著上海合作組織從初創階段進入了穩定發展時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胡錦濤出席在法國埃維昂舉行的南北領導人非正式對話會議,受到中外媒體的高度關注。輿論認為,胡主席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元首出現在會場上,體現出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也體現了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促進南北共同發展的決心。胡錦濤在會上指出,發展問題是帶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時代課題。只有實現全球協調、平衡、普遍的發展,才能實現世界的持久和平與穩定。
  在出席南北領導人非正式對話會議期間,胡錦濤還與美國、法國等國領導人舉行了雙邊會談。胡錦濤與美國總統布希舉行會晤時説,中美都是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兩國在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人類共同發展方面負有重要責任。中方願與美方一道,推動中美建設性合作關係不斷向前發展。在與法國總統希拉克會晤時,他表示,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法在國際事務中有著重要的共同利益和責任,在許多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有著相同或相近的看法。
  胡錦濤主席的此次重要外交行動內容豐富,是一次成功的訪問,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一系列訪問表明,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保持了內外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訪問進一步增強了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互信,加深了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理解,同時也展示了中國新一代領導人的務實、開拓、進取的作風,展現了中國的新形象。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