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國家主席胡錦濤首次出訪-相關評論
相關評論


 

《經濟》雜誌:胡主席元首身份出訪顯示中國分量
 
 
  來源:      日期:2003-06-03 15:14

  《經濟》6月號 記者陳言
  5月底6月初,中國國家主席的專機時時發出起飛的轟隆聲,在對俄羅斯、哈薩克和蒙古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莫斯科峰會、聖彼得堡建市三百週年慶典後,國家主席胡錦濤將參加在法國舉行的南北領導人非正式對話會議。

  這次為期十一天的歐亞之行,是胡錦濤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和國家主席以來首次出訪,也是中國新一屆領導層在外交領域的重要亮相,令世人矚目。
  莫斯科峰會:反恐與促進經濟發展
  胡錦濤主席參加的第一個峰會是在莫斯科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成員國會議。
  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説:“這次峰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會上將討論與上海合作組織發展有關的廣泛問題並做出重要決定,特別是將就組織機制建設問題簽署一系列法律文件。六國領導人還將就當前國際形勢中的重大問題交換意見,發表看法。”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周尊南教授對《經濟》雜誌記者説:“上海合作組織的作用日益重要。伊拉克戰爭結束了,但國際上的反恐問題尚未解決,最近車臣、沙特、摩洛哥發生的爆炸就説明恐怖主義沒有消失,在一些地區還在興風作浪。”周教授接著説:“現在一是反恐,二是促進經濟發展,這兩點在伊拉克戰爭後顯得更重要了。隨著經濟活動的全球化,如何在保證地域和平穩定前提下發展經濟,已成了合作組織六國共同關心的問題。”
  由於上海合作組織的作用越來越大,最近印度、巴基斯坦也要參加到這個組織中來,此次峰會很有可能討論增加成員國的問題。
  專家認為,胡錦濤主席這次出訪俄、哈以及未來可能加入上海合作組織的蒙古,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元首會晤,對推動該組織的實質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而胡錦濤主席此次訪俄,正逢伊拉克戰爭和俄車臣地區遭受恐怖襲擊之後,雙方需要在很多問題上交流情況、明確立場、協調行動。這次訪問對推動中俄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必將起到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
  在出席法國會議之前,胡錦濤主席將於5月31日在聖彼得堡會晤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這是胡錦濤上任以來第一次會見小泉。進一步發展中日經濟關係、朝鮮核武器等問題將有可能成為會談的主要內容。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蔣立峰所長認為:“中國在朝核問題上已經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無核的朝鮮半島,和平的東亞局勢,無疑是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的一個外部條件。
  日中經濟協會、日中投資促進機構北京事務所齋藤圭介所長對《經濟》記者説;“日中關係不僅在政治、經濟上有了發展,今後還一定會在文化教育交流等方面取得新的成就。”兩國首腦在聖彼得堡的會談,用齋藤的話説是一定能“促進日中經濟和文化的交流”。
  埃維昂峰會:
  審時度勢參與國際問題
  今年6月的埃維昂八國首腦峰會將是法國主辦的第五次峰會。埃維昂是法國東部的一座小城,它依偎在秀麗的萊蒙湖畔,與瑞士的洛桑隔湖相望。從地理上看,埃維昂獨具良好的天然屏障,它三面環山,一面傍水,給治安工作帶來了極大便利。但法國政府仍不敢掉以輕心,在幾個月前,埃維昂就著手在安全方面做了準備。近日還向每位居民頒發了特殊的通行證。從5月28日起直到峰會結束,沒有通行證,誰也別想進入埃維昂市。
  胡錦濤將在這個戒備森嚴的美麗小城出席發展中國家首腦與八國集團首腦的討論會。
  在談到胡錦濤去法國會晤G8首腦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認為“這是順理成章的事”。從背景上看,時教授認為:“第一,中國近些年來的經濟發展很快,與發達國家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作用均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二,雖然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隨著中國在國際社會上地位的提高,在區域安全上,特別是在東亞地區中國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第三,近些年中國廣泛地參與了國際合作,參與了國際政治經濟體系的建設。”時教授下結論説:“正因為中國與發達國家有著非常多的聯繫,有共同利益,所以需要在政治、經濟、國際安全、環境保護、人民生活等各方面加強與發達國家的合作,這種參入順理成章,不可或缺”。
  今年G8峰會的主持國是法國,該國總理拉法蘭不顧北京仍處在疫情高峰期,于4月25日訪問了中國,當時他向胡錦濤表示,非常歡迎中國領導參加發展中國家首腦與八國首腦在G8開始之前的討論會。時殷弘認為,在伊拉克戰爭問題上,法國與美國保持了一定的距離。戰後法國更願意邀請中國會晤G8首腦。周尊南教授也認為,中國在主張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同時,也十分注意協調與重大國家之間的關係,正視大國在國際關係中的作用,中國首腦與G8首腦會晤是外交上“審時度勢”的一個表現。
  國際問題專家劉建飛博士也認為,G8中俄羅斯以外的七國都是當今世界重要的發達國家,其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居世界前列,該組織在國際事務中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發展同G8的關係符合中國的利益。這次胡錦濤主席參加G8峰會期間舉行的南北領導人非正式對話會議,使中國元首可以利用這個平臺,同各國首腦交流、會晤,增進相互了解。
  展示新政府的外交風格
  5月20日在紐約出版的《世界日報》發表社論表示,胡錦濤首度外交活動將創造出新的合作框架,營造更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國際環境。
  該社論認為,胡錦濤的首度外交活動的基調將是力保國內的“搞建設”、“求發展”,創造出新的合作框架,營造更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國際環境,建立起更坦誠、更負責任的新一代領導人的形象,以對外更具開放度、對國際事務有更強烈的政治參與意識來實現“外交推動經濟建設和國家發展”的基本目標。
  這篇題為《胡錦濤訪俄欲為新外交開路》的社論預測,胡錦濤訪俄可能著重于三個方面:建設與俄羅斯的戰略夥伴關係;推動上海合作組織的建設,加強成員國間多邊合作,發揮其在重大國際事務中的作用;朝核問題。
  專家認為,莫斯科峰會將深化中俄關係,同時使中國與中亞各國的關係也更加穩定。上海合作組織各國之間在反恐、促進經濟發展方面有著共同的利益。莫斯科峰會還將使上海合作組織的內部合作機制、規則等更加完善,更為廣泛地在經濟、安全及國際事務上的進行合作。
  參加G8峰會期間舉行的南北領導人非正式對話會議,將進一步加強包括G8國家在內的世界眾多國家對中國的了解,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合作。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G8各國均需要中國這個大市場,中國也需要與發達國家互通有無,求得持續發展。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使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作用也愈益重要。雖然我們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與G8等國的經常性的交流已變得越來越有實際意義了。
  主流觀點認為,這次出訪,為世人增進對胡錦濤本人和中國新一屆最高領導集體以及中國內外政策的了解,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資料
  G8峰會
  G8峰會(G8 Summit)即西方八國集團峰會。前身是西方工業七國首腦會議。美、日、英、法、德、意和加拿大均屬世界最發達國家,七國國內生産總值之和長期佔全球的2/3以上。七國首腦會議成立之初,其議題僅局限在應對西方國家面臨的金融和能源危機方面。
  隨著俄羅斯的加入和國際形勢的變化,八國峰會的議事範圍也逐漸從經濟合作擴展到政治與安全、保護環境、消除貧困等領域,其影響隨之擴大。今年在召開八國集團峰會之前,法國將邀請25個國家的首腦與八國集團舉辦一場關於全球化和如何管理世界議題的自由範圍的討論會,其目的是確保所有國家都能享受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好處。在這場討論會結束後,G8將正式開會討論世界經濟問題。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