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國家主席胡錦濤首次出訪-相關評論
相關評論


 

胡錦濤訪俄作出新貢獻 北大學者剖析中俄合作
 
 
  來源:      日期:2003-06-03 15:14

 

  中新網香港5月29日電 中俄友好協會理事﹑北京大學教授孫惠軍28日在接受香港大公報採訪時指出,胡錦濤主席訪問俄羅斯標誌著兩國關係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中國新一代領導集體將兩國建設性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提高到了新的水準。
  孫惠軍教授表示﹐胡錦濤主席上任後第一次出訪就選擇俄羅斯﹐俄羅斯總統普京給予熱情接待﹐兩國簽署聯合聲明﹐説明中俄雙方對兩國關係的高度重視。他説﹕我對胡錦濤主席
訪問俄羅斯感到由衷的高興﹐他為中俄兩國關係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中俄兩國有漫長的邊境線﹐經濟上有著很強的互補性﹐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作為長期從事中俄關係研究﹐並參與許多雙方合作實際事務的學者﹐孫惠軍認為﹐俄羅斯有著雄厚的工業基礎﹐科技人員素質高﹐前幾年改革走了一些彎路﹐但是在普京總統的領導下趨勢看好﹐發展迅速﹐相信俄羅斯能夠很快走出低谷﹐實現更快地發展。
  孫惠軍認為﹐中俄兩國目前的經貿合作發展水準與政治上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是不相稱的﹐巨大的潛力尚未發揮出來。相信胡錦濤主席訪俄後﹐雙方在經濟領域的合作將更有默契﹐原有的合作將得到鞏固和提高﹐併發展新的更多的合作﹐把已經建立起的相互理解和支援的友誼提高到新的水準。
  對於今後合作的重要領域﹐孫惠軍表示﹐俄羅斯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在東西伯利亞油田開發上的合作將有利於中國的石油戰略儲備和俄羅斯的外匯儲備。另外﹐中俄軍事方面的合作與經驗交流對於提高兩國的國防能力也將起到很大作用。在高科技領域﹐中俄兩國將在原有基礎上展開更深入的合作。
  在民營貿易方面﹐孫教授指出﹐民營貿易本來在中俄貿易額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俄羅斯輕工業發展水準不高﹐中國民營企業生産的服裝﹑鞋帽﹑電器等能夠很好地滿足俄羅斯的市場需求﹐提高俄羅斯人民的生活品質。但是﹐近年來兩國民營貿易額逐年減少﹐這應該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調整相關的政策和法規﹐使民營貿易(包括邊界貿易)能夠在正常軌道上發展下去﹐完全禁止和取消是不現實的﹐也對雙方不利。
  孫惠軍表示﹐從國際戰略格局角度看﹐目前世界上還有很多不穩定因素﹐但是多極化的趨勢仍然存在﹐中俄兩國友好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對於多極化格局的形成﹐對於世界的穩定﹐打擊恐怖主義和民族分裂主義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