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國家主席胡錦濤首次出訪-背景資料
背景資料


 

胡錦濤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演講(全文)
 
 
  來源:      日期:2003-06-03 15:14

 
  中新網5月29日電 正在俄羅斯進行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28日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了題為《世代睦鄰友好共同發展繁榮》的演講。
  演講全文如下:   
  世代睦鄰友好共同發展繁榮━━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的演講
  (2003年5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
  尊敬的院長先生,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應普京總統的邀請,我對偉大的鄰邦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今天,有機會在著名的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同各界知名人士、各位友好人士和學生代表見面,我感到十分高興。我帶來了中國人民對俄羅斯人民的友好情誼和良好祝願,帶來了中國人民同俄羅斯人民世代睦鄰友好、共同發展繁榮的真誠願望。在座各位朋友都十分關注中國,為促進中俄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友好關係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積極貢獻,我謹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歷史的演進中,偉大的俄羅斯人民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傑出貢獻。門捷列夫發現的化學元素週期律,推進了人類對物質世界的認識。普希金和托爾斯泰的不朽詩文,豐富了世界文學藝術的寶庫。加加林的首次太空之旅,把人類探索宇宙的夢想和追求帶到了嶄新的空間。俄羅斯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建立的卓越功勳,譜寫了一曲保衛祖國、維護和平、戰勝邪惡的壯麗凱歌。在中國人民爭取解放的長期鬥爭中,在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展經濟建設的時期,俄羅斯人民給予了我們多方面的支援和援助,對此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近年來,俄羅斯堅定地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了社會政治穩定和經濟較快發展。在國際上,俄羅斯積極推動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國際地位和聲望不斷提高。普京總統5月16日向聯邦會議發表的年度國情咨文中,提出到2010年國內生産總值翻一番的目標,為俄羅斯的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親望親好,鄰望鄰好。”中國人民為俄羅斯人民已經取得的成就感到高興,並衷心祝願俄羅斯順利實現上述目標,不斷走向繁榮富強。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在座各位都關心中國的形勢,都願意為中俄友好合作貢獻力量。借此機會,我願向各位簡要介紹一下中國的情況。
  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實行鄧小平先生倡導的改革開放政策,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面推進現代化建設,經濟、政治和文化等各領域的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在過去20年間,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9.4%,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準,實現了發展的歷史性跨越。
  去年11月,中國共産黨召開了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確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地位,選舉産生了中國共産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中國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奮鬥目標。今年3月,中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選舉産生了新一屆國家機構領導人員,進一步確定了中國今後的發展目標。在本世紀頭20年裏,我們將集中力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概括起來説,就是要經過20年的努力,爭取到2020年國內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按現在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估算,將達到4萬多億美元。到那時,中國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中國政府和人民將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進一步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取向的改革,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實行對外開放,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努力促進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人口多、底子薄,發展很不平衡,人民生活遠不富裕。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在前進道路上仍面臨不少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也還會遇到來自國際國內的各種困難和風險。中國的現代化事業任重道遠,需要繼續長期進行艱苦奮鬥。
  當前,中國政府和人民正在大力開展防治非典型肺炎的鬥爭。由於非典是一種新發現的傳染病,在疫病發生初期,我們在診斷、治療和預防方面都缺乏經驗,加上中國人口多、人員流動性大,使防治工作面臨很大困難。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疾病災害,中國政府始終把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依靠科學技術,實行群防群控,加強國際合作,全力開展防治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我們還採取嚴密措施,堅決防止非典型肺炎疫病在中國境內和向中國境外擴散和蔓延。非典型肺炎是人類社會的共同敵人。中國將繼續加強同國際社會的合作,為人類最終戰勝這一疾病貢獻力量。在這裡,我要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向在抗擊非典中給予我們寶貴支援的俄羅斯政府和人民,表示誠摯的謝意。儘管非典型肺炎疫病給中國一些地區和行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但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因素依然在發揮作用,中國經濟發展的勢頭依然強勁。中國人民決心萬眾一心抗非典,迎難而上促發展,我們一定能夠克服暫時的困難,奪取抗擊非典和促進發展的雙勝利,繼續為促進地區和全球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中國的發展關乎中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同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事業緊密相關。中國的發展需要和平穩定的周邊和國際環境,同時也為世界各國特別是周邊國家創造了更多的合作機遇和良好的發展環境。近13億中國人民徹底擺脫貧困、走向繁榮,有利於促進地區及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發展。
  中國一貫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願同世界各國人民開展友好交往和各領域的合作。即使今後富強了,中國也將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永遠做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堅定力量。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10多年來,在雙方的精心培育和共同努力下,中俄關係保持著積極的發展勢頭。2001年,兩國元首簽署的《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標誌著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個條約集中體現了中俄關係取得的積極成果,確立了中俄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的和平思想,是指導新時期雙邊關係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為中俄關係長期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遵循條約的原則和精神,發展中俄長期穩定的睦鄰友好和互利合作,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符合兩國人民的共同願望,符合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
  中俄關係的順利發展給雙方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我們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把漫長的邊界變成了兩國人民友好合作的紐帶。我們相互尊重對方的國家主權,支援對方維護本國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努力。我們大力發展互利合作,雙邊貿易額已經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60億美元提高到去年的120億美元,其他領域的合作也取得了可喜成果。我們同上海合作組織其他成員國一起,積極推進區域合作,共同打擊“三股勢力”。中方強烈譴責前不久在貴國車臣發生的恐怖主義事件。中俄兩國一直在國際事務中相互協調、相互支援,維護兩國的共同利益,促進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發展。可以説,中俄關係發展正面臨著良好的歷史機遇。我們應該緊緊抓住和運用這一歷史機遇,繼續推動兩國關係向前發展。
  中俄關係在中國對外關係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中國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加強雙方的睦鄰友好和互利合作高度重視,願同俄方朋友們一道,全面落實《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推動雙方在政治、經濟、科技、人文以及國際事務等領域的全面戰略協作,不斷加固中俄關係的基礎,促進兩國世代睦鄰友好、共同發展繁榮。
  為實現這一目標,我認為,雙方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強相互支援,深化政治互信。繼續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處理雙邊關係,鞏固和加強雙方的高層交往和各領域合作機制,履行雙方達成的各項合作協議,在涉及各自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等重大問題上相互支援,不斷加深兩國業已建立的政治互信。這是中俄關係順利發展的重要保障。
  第二,擴大互利合作,實現互惠雙贏。中俄經濟互補性強,彼此取長補短、互利合作,可以更好地促進各自國家經濟的發展。雙方要拓寬合作領域,探討新的合作渠道和方式,積極推動大項目合作。在開展合作時,既要考慮本國的利益,又要照顧對方的利益,努力創造更好的合作環境。
  第三,拓展友好交往,加深傳統友誼。中俄兩國人民有著深厚的傳統友誼。在新形勢下,雙方各界人士更要多走動、多交往,以增進相互了解和理解,鞏固雙邊關係的社會基礎。要進一步密切兩國議會間的聯繫,發揮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的作用,擴大兩國地方交往,加強兩國青年交流。我們高興地看到,去年俄羅斯有127萬人次來華,中方也有69萬人次赴俄。今後兩國的人員往來還會不斷增加。我們歡迎更多的俄羅斯朋友來中國訪問、經商、旅遊、學習。兩國政府要為保護對方人員的合法權益、鼓勵雙方人員往來提供更好的條件,並加強引導和管理,確保人員往來方便、有序。
  第四,密切溝通協作,促進和平發展。中俄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發展負有重大責任。雙方在維護聯合國的權威、建立國際新秩序、推進世界多極化等重大國際問題上有共同利益,立場相同或相近。雙方應進一步加強各級別的溝通和協作,並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為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深入發展,給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有利條件。世界的基本格局和發展方向沒有改變,國際形勢總體穩定、局部動蕩的基本態勢也沒有改變。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在增加,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的因素交織在一起,恐怖主義危害上升,單邊主義傾向抬頭,地區衝突時起時伏,南北差距仍在擴大,人類還面臨著一些深刻矛盾和突出問題。我們如何應對所面臨的各種挑戰?怎樣才能使我們這個世界更安全、更穩定、更繁榮?這是擺在各國人民面前的重大課題。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人民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村”裏,應該攜手合作、共同努力,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我們應該促進國際關係民主化。國家不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一員,不僅有權自主地決定本國事務,而且有權平等地參與決定國際事務。在國際事務中,只有遵循平等協商、友好合作的民主精神,才能有效地擴大各國的共識,深化共同利益,應對共同挑戰,實現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繁榮。
  ━━我們應該維護和尊重世界的多樣性。世界各國人民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創造了各自獨特的文化、傳統、信仰和價值觀。多樣性是世界文明的基本特徵。多樣性意味著差異,差異需要交流,交流促進發展。各種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學習和借鑒,不斷豐富和發展,將使我們的世界更加絢麗多彩,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
  ━━我們應該樹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協作的新安全觀。歷史和現實反覆證明,武力不能締造和平,強權不能確保安全。只有增進互信,平等協商,廣泛合作,才能實現普遍而持久的安全。
  ━━我們應該促進全球經濟均衡發展。在過去幾十年裏,人類社會在促進生産力快速發展、創造出巨大財富的同時,也産生了貧富愈加懸殊、南北差距拉大、生態環境惡化等突出問題。國際社會應該共同努力,趨利避害,推動世界經濟朝著均衡、穩定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這是各國共同發展的需要,也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要求。
  ━━我們應該尊重和發揮聯合國及其安理會的重要作用。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方面的重要作用,沒有任何其他國際組織可以替代。《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是處理當今國際事務應該遵循的基本準則。我們應該維護聯合國的權威,發揮聯合國在解決重大國際問題上的重要作用。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實現持久和平和共同繁榮,需要國際社會通力合作,不懈努力。中國人民願同俄羅斯人民和所有國家的人民攜手合作,為建立一個和平、發展、和諧的世界而共同努力。
  謝謝大家!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