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國家主席胡錦濤首次出訪-背景資料
背景資料


 

背景資料:不斷發展的中俄關係
 
 
  來源:      日期:2003-06-03 15:14

 
  應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邀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于26日開始對俄羅斯聯邦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第三次會晤、聖彼得堡建市300週年慶典。
  中國同俄羅斯是山水相連的鄰邦,兩國人民有著傳統的友誼。自1991年12月27日中俄在莫斯科簽署《中俄會談紀要》,繼承中國與原蘇聯的外交關係以來,中俄兩國在政治、經貿、科技、文化和軍事等各個領域建立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1992年12月,葉利欽總統首次訪華。雙方發表了中俄《相互關係基礎的聯合聲明》,確認兩國“相互視為友好國家”,並確定了新時期中俄關係的基本原則。1994年9月,江澤民主席對俄羅斯進行正式訪問,兩國領導人簽署了《中俄聯合聲明》,宣佈中俄將建立和發展面向21世紀的建設性夥伴關係。1996年4月葉利欽總統訪華時,兩國元首簽署的第三個《中俄聯合聲明》宣佈,中國和俄羅斯決心發展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紀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並建立中俄兩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定期會晤機制。此後,兩國元首互訪不斷,雙方在兩國邊界以及關於世界多極化和建立國際關係新秩序等問題上達成一致,中俄關係不斷邁出新的步伐。
  1996年12月,李鵬總理對俄羅斯進行工作訪問,標誌著中俄兩國總理定期會晤機制正式啟動。1997年6月,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正式訪問中國。雙方簽訂了《中俄兩國政府首腦定期會晤機制及其組織原則的協定》。根據這一文件,兩國總理的會晤每年不少於一次,在中俄兩國輪流舉行。
  在加強地區合作方面,1996年4月,江澤民主席同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四國總統在上海首次舉行會晤,“上海五國”會晤機制正式建立。2002年6月,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烏茲別克6國元首在聖彼得堡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為該組織未來的發展奠定了穩固的法律基礎。
  進入21世紀後,中俄兩國關係進一步發展,政治互信加深。2001年7月,江澤民主席對俄進行國事訪問,與普京總統簽署了《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併發表《中俄元首莫斯科聯合聲明》,將兩國和兩國人民“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確定了下來。中俄兩國政治關係的健康發展,推動了經貿合作的不斷擴大。中國現在是俄羅斯第6大貿易夥伴,俄羅斯是中國的第8大貿易夥伴。2002年兩國間的貿易額達到了創記錄的119.27億美元。與此同時,雙方相互投資也日趨活躍。截至2002年底,經原外經貿部批准並備案的在俄中資企業有482家,雙方協議投資3.25億美元;俄在華投資項目共1413個,合同外資金額7.18億美元。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