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關注溫家寶總理訪美-各界評論
關注溫家寶總理訪美


 


各界評論
 
溫總訪美成功有助遏制“臺獨”

  時間:2003-12-10 14:24    來源:     
 
    人民網12月10日消息 為尋求友誼和合作而忙碌奔波的溫家寶總理,完成了他在美國的大部分主要行程,與官方和民間進行了廣泛的接觸。昨天(澳門時間深夜),他會晤了美國總統布希,舉行了富有成果的會談,達成了一些重要共識。溫家寶訪美之行,進一步增進了中美間的了解和信任,推動了兩國建設性合作關係的發展,訪問取得成功,達到預期目的,受到各方好評。

  臺灣問題和中美經貿問題是溫家寶此行的兩大主題。最近,陳水扁藉過境美國的機會,誘使美方做出一些不適當的舉動,傳遞出錯誤的資訊,被陳水扁利用來推動其“臺獨”活動,催生了《公投法》和《防禦性公投》條文,以此推動其走向實質“臺獨”的“公投”。

  為謀取選舉私利,陳水扁百般挑釁大陸,惡化臺海局勢,衝擊中美關係。造成這一嚴重事態,美方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相信溫家寶藉與美領導人會晤之機,必已要求美方澄清對臺問題立場。消息稱,布希在與溫家寶會談時,重申了美國堅持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精神和一個中國的政策,明確反對臺灣領導人任何走向獨立的言行。

  布希的明確表態,獲得中方的讚賞。這將有助於化解雙方在臺灣問題上的齟齬,亦有助於遏制陳水扁胡作非為的氣焰。

  在陳水扁製造危機之後,近一個月來,美國官員已頻繁表態,多次發出反對任何改變臺灣地位和邁向獨立的“公投”,要求陳水扁信守“四不一沒有”的承諾,反對海峽兩岸任何改變臺海現狀的做法。

  現在,想要改變臺灣地位和臺海現狀的,正正是陳水扁。在大陸一再警告下,布希政府顯然意識到繼續縱容陳水扁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從而要剎一剎陳水扁的瘋狂挑釁行為,以免對中美關係造成巨大的衝擊,損害美國的利益。

  然而,必須看到,由於臺灣目前仍是美國用以牽制中國大陸的一隻重要棋子,今後中美在臺灣問題上的矛盾仍會有起伏,這是必然的。但隨著美國在大陸利益的上升,情況會朝著積極的方向轉化。

  溫家寶這次訪美,不但同布希討論了臺灣問題,在分別會晤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美國學者和華僑時,也多次談到臺灣問題。他向廣大僑胞發出“沒有比維護國家統一再高的利益”的資訊,他表示理解臺灣同胞特別是年輕人的民主要求,但必須揭穿臺灣當局假借民主旗號搞分裂的欺騙性。

  他強調只要有一絲希望也要盡最大努力促進和平統一。溫家寶引用了詩人余光中《鄉愁》的一句詩説:“這一灣淺淺的海峽,確實是最大的國殤,最深的鄉愁。海峽兩岸的人民,都生在一個根上,都是自己的同胞和骨肉。”講者動情,聽者動容。話中道理,不但海外華僑聽得明白,臺灣同胞也定能理解。

  最近一個時期,中美在經貿關係上糾紛頻生。人民幣匯率問題、貿易逆差問題、紡織品問題等等,惹來不少爭拗。

  不過,這些問題似乎沒有對溫家寶訪美之行構成重大的障礙和困難。這是因為這些都是可以逐步協商解決的局部問題,而溫家寶也提出了中方致力解決這些糾紛的措施,不想打“貿易戰”,因此無礙于中美經貿發展大局,中美尋求的是長期穩定合作的利益。

  為了擴大深化中美合作,溫家寶向美方提出建立新的磋商機制,提高中美聯委會的級別,以妥善處理貿易磨擦和矛盾,開創經貿合作新局面,溫家寶的這些建議相信已得到布希的認同。溫家寶在向美國金融界演説時提出了中美經貿合作五條原則,其中一條是“不把經貿問題政治化”,倘能如是,中美貿易磨擦當可較易解決。

  中美在經貿方面確實存在著極大的互補性,而隨著雙方的依存度越來越大,需要彼此更加務實和更加謹慎地處理有關矛盾。“和則兩利,鬥則俱傷”,溫家寶的話令美國人信服。

  當前,美國正為伊拉克問題所困擾,又要致力於朝核問題的解決,還面對嚴峻的反恐形勢,在這些國際問題上需要中國的支援,這也是促使布希政府加強中美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