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時政-關注溫家寶總理訪美-各界評論
關注溫家寶總理訪美


 


各界評論
 
專家:溫家寶總理訪美將是一次平和與合作的訪問

  時間:2003-12-08 08:47    來源:     
 
    中新網12月7日電 著名美國問題專家、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沈丁立教授在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説,溫家寶總理訪美將是一次平和與合作的訪問。中美貿易磨擦有望得到解決,美國政府也極有可能重申對臺灣問題的“三不”原則。

  中美關係近一段時間以來暗潮不斷洶湧,尤其是臺灣陳水扁搞的“過境外交”和“公投制憲”。不過,沈丁立認為,美國的戰略是要在和平的情況下壟斷全球,因此它決不會為了臺灣而和中國開戰。但是因為意識形態不同和對中國日趨強大的擔憂,美國人也不可能立即放棄對臺灣的支援。他説,此次溫家寶總理訪問美國期間,美國政府極有可能重申對臺灣問題的“三不”原則,即:不支援臺灣獨立,不支援“一中一台”、“兩個中國”,不支援臺灣加入任何必須由主權國家才能參加的國際組織。

  有關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沈丁立認為將是此次溫家寶訪美的主要議題之一。他分析説,近來美國方面不斷在電視機、紡織貿易等方面給中方施加壓力。這一方面是因為明年11月美國將進行總統大選,其國內各利益團體正在進行遊説運動,希望能夠拉得選票;另一方面,這也是美國方面在溫總理訪美之前的一個“下馬威”,是外交談判桌上的“砝碼”。

  沈丁立説,中美兩國之間巨大的貿易順差還在不斷擴大,這對於兩國間貿易關係的健康發展是有害的。一方面,中國的外貿太過依賴美國,每年中國出口到美國1200億美元物品,佔中國年貿易總額的1/5。另一方面,廉價勞動成本吸引眾多美國廠商將生産基地移來內地,也使得美國人的勞工就業受到影響。

  對於目前中國組派採購團每年年底前往美國購買包括波音飛機等物品,沈丁立認為,這並不是解決貿易差額的一個根本之計,其採購的數額也無法和巨大的貿易差額相比較。他表示,中國政府應當建立一項日常性的機制,比如每個季度進行貿易評估,使用國家力量調動貿易,開拓更多美國産品在國內的銷路。

  沈丁立説,溫總理此次訪問美國,一定會就貿易方面的問題和美國進行磋商,並有望在領導層面上就中方願意防止貿易差額繼續擴大並且縮小差額與美國達成共識。同時,又可能會在下一步,在工作層面上繼續與美國方面商討。

  沈丁立認為,這次溫總理美國之行,是在和平環境下的互有所求。而和1998年下半年朱鎔基總理訪問美國相比,情況也有很大變化。當時朱總理出訪是希望美國能夠正式批准中國加入WTO,在準入條件上和美國方面談判。沈丁立認為,與之相比,這次溫家寶總理訪問美國,面臨的問題難度相對要小,因此會比較容易地和美國達成共識。

  地區安全問題也是此次溫總理訪問美國的一個重要課題。據報道,朝鮮于日前表示拒絕日本參加下一次6方會談。沈丁立認為,朝鮮方面的用意是在拖延下一次6方會談的舉行。因此,美國方面希望中國能夠運用其對朝鮮的影響力,協助解決朝鮮半島上的安全問題。

  他説,本次溫總理訪美,美國方面一定會就這一問題和中方商談,希望中國能夠承擔起一個更負責任的國際大國的角色,而中國也一定會表現出自己的誠意,本月3日發表的《中國的防擴散政策和措施》白皮書就是表現之一。
 
  “9.11”之後,中國在美國的戰略中不再是頭號對手,中美關係得到改善。同時,中國近年來努力和平地崛起,透明度比以往有所加強。沈丁立認為,目前中美兩國的戰略需求是相同的。而在功能問題上,此次中美兩國也是互有所求。中國希望美國能夠放鬆貿易控制,美國希望中國能夠施加對朝鮮的影響,因此,他認為12月7日溫家寶總理訪問美國將會是一次成功的訪問。
 
編輯: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