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檔案:第一輛國産解放牌汽車下線

時間:2011-09-29 11:2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長春8月27日電(記者宗巍)建設自己的汽車工業是數代中國人的夢想,新中國成立後,這一願望更加強烈。1950年,毛主席訪問蘇聯期間,中蘇雙方商定,由蘇聯援助中國建設第一個載重汽車廠。同年4月,重工業部成立汽車工業籌備組,開始了緊張籌建工作。在大量調查研究和反覆比較基礎上,中央財經委員會批准第一汽車製造廠在吉林省長春市興建。

  1953年,毛主席簽發《中共中央關於力爭三年建設長春汽車廠的指示》。建設汽車製造廠還作為我國首批重點工程被列入第一個五年計劃。同年7月15日,第一汽車製造廠奠基典禮在長春市西南的孟家屯附近舉行。毛主席親筆題詞的“第一汽車製造廠奠基紀念”漢白玉基石被安置在場地中心。

  一汽的建設,凝結著全國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建廠時期,全國各地為一汽輸送了大量幹部和技術工人,培訓了大批的青年工人。以建築五師、機電安裝公司為代表的兩萬多名建設隊伍,成為一汽建設工地的主力軍。每天都有物資源源不斷運到第一汽車製造廠建設工地。建廠期間,蘇聯也為我國提供了全套的産品設計和圖紙資料,並派遣一批有經驗的專家來廠指導。

  1956年7月13日,在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嶄新的總裝線上,被毛主席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試製成功。在歡聲笑語和雷鳴般的掌聲中,首批12輛解放牌汽車緩緩駛下裝配線。這標誌著第一汽車製造廠的三年建廠目標如期達到,也結束了中國不能批量製造汽車的歷史。

  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産汽車是以蘇聯生産的吉斯150型汽車為範本,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改進部分結構後設計和製造出來的。這種汽車裝備90匹馬力六缸汽油發動機,最高時速可達到65公里,載重量為4噸。它不僅適合當時中國的道路和橋梁的負荷條件,而且還能根據需要改裝成適合各種特殊用途的變型汽車。第一批下線的解放牌汽車,還參加了1956年的國慶閱兵式。

  作為中國第一個大型汽車製造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被譽為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它的建成投産,揭開了中國汽車製造工業的嶄新一頁。解放牌汽車的問世,改變了中國城鄉交通和公路運輸的落後面貌,成為城鄉交通和公路運輸的主力軍。

  五十多年來,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為國家生産了大批汽車,為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和培養了大批人才。第一汽車製造廠也經過不斷建設發展,由單一品種生産發展到多品種生産,生産規模和品質不斷擴大和提高。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