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我國“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綜述

時間:2011-09-29 13:3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1日 新發展 新跨越 新篇章——我國“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綜述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史上極不容易、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國內外環境的複雜變化和重大風險挑戰,全國各族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巨大衝擊,戰勝了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巨大成就,綜合國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不斷改善。

  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綜合國力大幅提升

  “十一五”時期的五年,是我國積極應對來自國內外的各種風險和挑戰,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綜合國力大幅提升的五年。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6-2010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實際增長11.2%,不僅遠高於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速,而且比“十五”時期年平均增速快1.4個百分點,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快的時期之一。

  去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達到397983億元,扣除價格因素,比2005年增長69.9%。經濟總量居世界位次穩步提升。2010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按平均匯率折算達到58791億美元,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經濟快速增長帶來了國家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十一五”時期,我國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為加大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領域投入,增強政府調節收入分配能力等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相關閱讀:

  “十一五”規劃成為中國完成情況最好的五年規劃之一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十一五”(2006年至2010年)規劃的完整答卷將呈交代表委員們審議討論。8項約束性指標全部完成,14項預期性指標除“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服務業就業比重”“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外基本完成——可以説,“十一五”規劃是歷史上完成情況最好的五年規劃之一。

  人民群眾談"十一五":再過五年 生活又會大變樣

  學者撰文談“十一五”中國道路:從重物到重人

  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十一五”時期治國理政紀實

  “十一五”民生建設回眸: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十一五”社會保障建設回眸:為百姓解除後顧之憂

  "十一五"時期我國信訪工作回眸:為改革創造和諧環境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