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當代中國共産黨面臨的責任和挑戰

時間:2010-06-30 14:56   來源:半月談網

  當中國共産黨即將開始在全國執政前夕,毛澤東曾充滿信心地講道:“中國的經濟遺産是落後的,但是中國人民是勇敢而勤勞的”,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國經濟建設的速度將不是很慢而可能是相當地快的,中國的興盛是可以計日程功的”。經過60多年的奮鬥,中國共産黨人的執政業績和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完全證實了毛澤東當年的預見。中國共産黨沒有辜負歷史的重托,成功地實現了由革命黨到執政黨的轉變,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經受住了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考驗,執政能力和抵禦各種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強。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産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取得了舉世公認的發展成就和社會進步。儘管前進的道路上還存在這樣那樣的風險和挑戰,但中國共産黨必將在中國長期執政,中華民族必將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繼續走向繁榮和富強。這既是不可否認的現實,也是不可改變的趨勢。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只有中國共産黨才能承擔起實現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歷史使命,只有中國共産黨才能帶領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勝利前進,走向中華民族的光明未來。

  中國共産黨人的偉大歷史使命

  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後,中華民族就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個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在近代中國,誰能承擔並實現這兩大任務,誰就能獲得人民的擁戴,誰就有資格成為中國人民的領導者。

  

  為了反抗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的壓迫,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停止過鬥爭,但是,這些鬥爭卻一次次遭到失敗。直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傳入中國,直到1917年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喚醒了中國,在黑暗中苦苦求索的先進的中國人才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1921年中國共産黨的誕生,適應了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要求,中國革命的面目由此而為之一新。毛澤東曾指出:“中國産生了共産黨,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正是從這個“大事變”開始,中國人民逐漸看到:作為中國最先進的階級——工人階級代表的共産黨,不僅代表了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以最先進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作為行動指南的中國共産黨,不僅自成立起即英勇投身於為實現共産主義、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的革命鬥爭,而且為這一斗爭指明瞭勝利的道路和方向。在近代中國,自辛亥革命孫中山成立南京臨時政府後,短短幾年間曾出現過大大小小300多個政黨政團, 包括國民黨這樣具有全國性影響的大黨,各種政綱、政見名目繁多,五花八門,但大多如過往雲煙,轉瞬即逝。只有用先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的中國共産黨才真正代表了中國最大多數人民的利益,只有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在中國人民面前鮮明地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綱領,只有中國共産黨真正承擔起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的歷史使命。正因為如此,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産黨,人民把希望寄託予中國共産黨。

  中國共産黨沒有辜負歷史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經過28年的浴血奮鬥,黨帶領人民贏得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在此基礎上,經過60年的艱辛探索與不懈奮鬥,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徹底改變了舊中國積貧積弱、戰亂不斷、四分五裂的局面,並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使國家穩步地走向強盛,使人民逐步地走向共同富裕。正像鄧小平曾經講過的,“中國一向被稱為一盤散沙,但是自從我們黨成為執政黨,成為全國團結的核心力量,四分五裂、各霸一方的局面就結束了”。我們“不僅能夠把全黨的力量,而且能夠把全國人民的力量集合起來,幹出轟轟烈烈的事業”。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已經一步步成為現實。中國共産黨的執政地位、執政基礎不僅日益鞏固,而且執政能力不斷提高,不僅經受住了歷史實踐的檢驗,而且得到了全國人民的衷心擁戴。正如江澤民指出的:“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有了共産黨,中國的面貌就煥然一新。這是中國人民從長期奮鬥歷程中得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結論。”

  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雖然已經或正在逐步完成,但是從中國共産黨的最高綱領和最終目標來看,實現這兩大歷史任務,還不是黨的歷史使命的全部。中國共産黨的最高綱領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産主義。按照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共産主義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充分發展和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共産主義社會,將是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社會。實現這一遠大理想,是中國共産黨自成立時起就確定的歷史使命。完成近代中國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是實現共産主義遠大理想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只有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才能腳踏實地地為黨在現階段的歷史使命而扎紮實實地不懈奮鬥,才能確保黨的全部歷史使命的最終完成。忘記遠大理想,就會失去前進方向;離開現實任務空談理想,就會脫離實際。從革命和執政的長期實踐中,中國共産黨人深深認識到:實現共産主義的遠大理想,將是一個非常漫長的歷史過程;實現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也是一個需要長期奮鬥的歷史過程。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的100年間,中國人民的一切奮鬥,都是為了實現祖國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徹底結束民族屈辱的歷史。這個歷史偉業已經完成了。從20世紀中葉到21世紀中葉的100年間,中國人民的一切奮鬥,則是為了實現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實現這個歷史偉業,中國共産黨領導全國人民已經奮鬥了60年,取得了巨大進展,並且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已經確定了明確的奮鬥目標。這就是:到建黨100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準的小康社會,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這樣的目標,是中國共産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肩負的光榮歷史使命。歷史已經證明,在中國,只有中國共産黨才能帶領人民完成這一使命。

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