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60年 省長訪談 -- 要聞

楊崇勇:春潮涌動渤海灣 冀臺合作譜新篇

時間:2009-12-11 17:42   來源:台灣網

 

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長楊崇勇(資料圖片)

 

  記  者:在兩岸關係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形勢下,河北與臺灣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請您談談近年來冀臺兩地交流合作有關情況。


  楊崇勇:近年來,在冀臺兩地共同努力下,雙方交流合作日趨活躍,呈現出多層次、寬領域的良好態勢。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先生、親民黨榮譽副主席鐘榮吉先生、新黨主席郁慕明先生、臺灣前行政部門負責人郝伯村先生等先後來冀訪問,就加強兩地交流合作達成多項共識。冀臺兩地社會各界,在文化、經貿、城市建設、醫療衛生、教育、旅遊、宗教、新聞媒體、藝術等多個領域積極開展交流,合作方式也呈現多樣化特點,每年來冀參訪旅遊的臺胞超過8萬人次。特別是去年12月河北省成為第二批開放赴臺旅遊的省份,今年1月河北秦皇島港、唐山港、滄州港開放成為兩岸海運直航港口,冀臺交往交流通道更加便捷,交流交往更加頻繁,今年以來臺灣到冀、河北赴臺均已超過100團次。


  文化、經濟領域的交流合作是近年來冀臺交往的亮點之一。河北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早在5000多年前,中華民族三大文明始祖黃帝、炎帝、蚩尤匯聚河北涿鹿,促成了三大部落的融合,奠定了中華民族的根基,這裡有史書記載的“黃帝崩葬橋山”的古橋山,有保存較為完好的黃帝城、黃帝泉、蚩尤寨等黃帝時代古遺跡遺址23處,有傳説中的“蚩尤墓”,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尋根祭祖的聖地。我們先後舉辦了海峽兩岸“三祖文化交流研討周”、“三祖文化論壇”、“祭祖大典”等活動,進一步弘揚了以多元包融、和諧統一、共同繁榮為主題的“合符文化”,加深了兩岸同宗、同根、同源的民族認同。河北文化底蘊深厚,自古就有重情義、講誠信的精神積澱,歷來是群雄輩出之地,如春秋戰國時期的廉頗、藺相如都是重臣賢相,漢朝的董仲舒為一代大儒,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歷史名人祖衝之、扁鵲、酈道元、趙雲、郭守敬、關漢卿、曹雪芹等也都是河北人。特別是三國時期劉備、張飛與關羽“桃園三結義”之地就在河北涿州,孕育了河北人重信尚義、踐諾履約的道德品行。此外,河北的雜技、戲曲、剪紙、年畫、皮影等民間文化藝術魅力獨特,在國際上享有美譽,也是兩地開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內容,先後組織了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臺灣記者“魅力河北”集約採訪、世界馬氏宗親大會、吳橋雜技赴臺演出等活動,使兩地民間交流交往更加熱絡。


  河北深厚的燕趙文化底蘊、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良好的現代人文環境、三十年改革開放的發展建設成就,給廣大臺胞留下了深刻印象,有力地促進了雙方經貿交流與合作。我們已經連續舉辦了八屆“冀臺經濟合作洽談會”、四屆“海峽兩岸企業發展與合作論壇”、“冀臺城市發展論壇”等冀臺經濟交流活動。截止目前,全省累計註冊臺資企業1371家,臺商在冀投資總額達到24億美元,雖在國際金融危機大背景下,去年註冊臺資企業仍達到30多家,增資企業也達到10多家,總投資達3億多美元,目前這些企業大都發展順利,效益較好。我們希望,通過積極探索促進兩地良性互動的新模式、新途徑,努力構建依存更加緊密、共同利益更加擴大、精神紐帶更加牢固的冀臺交流合作新格局。


  記  者:隨著南資北移步伐加快和環渤海區域成為全國經濟增長的第三極,近年來到河北考察投資的臺商越來越多,成為吸引臺資新的熱點區域之一,請您談一談河北投資優勢及特點。


  楊崇勇: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河北省經濟實現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城鄉面貌發生很大變化,投資環境大大改善,隨著環渤海區域特別是京津冀地區的迅速崛起,河北省已經成為廣大海內外客商競相投資的熱土,臺灣很多大企業、大集團紛紛來河北考察洽談。概括起來講,河北省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區位優勢獨特。環繞首都北京和直轄市天津,與其共同構成環渤海核心區域,通過高速鐵路、公路的加快建設將形成環京津一小時交通圈,借助京津科技、人才、金融、資訊等資源發展的優勢更加明顯。同時京津冀區域擁有1.2億消費群體,是全國最大的消費群體,市場潛力巨大。二是産業基礎較好。糧棉油、肉蛋奶、蔬菜果品等産量均居全國前列,特別是北京、天津市場上的農産品大部分來自河北;形成了鋼鐵、裝備製造、石油化工、電子資訊、食品、醫藥、建材、紡織服裝等一批優勢産業,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術等高新技術産業發展迅速,旅遊業、現代物流、商貿流通等服務業發展方興未艾。三是交通發達便捷。自北向南擁有秦皇島港、唐山港、滄州港三大港口,2008年吞吐量突破四億噸,已經成為我國華北、西北、中部地區資源外運和物資進出的重要出海口。石家莊、秦皇島、邯鄲3個機場發展較快。高速公路已開通3200公里,在建的還有3000多公里。到2012年全省11個設區市將全部貫通高速鐵路,在全國率先跨入高鐵時代。四是投資商務成本較低。土地、勞動力資源豐富,土地綜合成本、社會平均工資約為沿海省市的一半。唐山、滄州地區沿海灘塗工業可利用土地4000多平方公里。五是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加大。以曹妃甸工業區、秦皇島北戴河新區、滄州渤海新區為重點的沿海地區快速發展,並且自南向北形成了邯鄲新材料、邢臺太陽能光伏、石家莊生物醫藥、保定新能源、廊坊資訊技術等一批有特色的開發區(園區),為冀臺進一步開展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提供了廣闊空間。六是城鎮化進程加快推進。去年以來在全省開展了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工作,大力度實施城市拆遷改造,僅拆遷就達7400萬餘平方米,騰出土地7200余公頃,不斷完善服務設施建設,提升城市人居環境,推進産業優化升級,城市承載能力大幅提升,為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下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以30個重點縣(市、區)和30家排污和能耗大的企業為突破口,實行倒逼機制淘汰落後産能,引導和鼓勵企業上低能耗、低排放項目,大力推廣節能型生産設備和工藝,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能等新能源産業,積極開展迴圈經濟示範園區和産業集聚區建設,使全省産業發展更加低碳、綠色、環保,城市環境品質持續好轉,河北更加宜居宜業。


  記  者:近幾年來,河北的臺資企業發展較快,特別是陸續引進了富士康、威盛電子、旺旺、幸福水泥等一批臺資大項目,河北省政府有哪些創新舉措和成功經驗?


  楊崇勇:河北省歷屆省委省政府都把擴大對外開放作為加快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並把推動冀臺經濟合作作為全省擴大對外開放的重點予以積極推進。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尤其是涉臺部門積極適應兩岸關係的發展變化,不斷解放思想,創新工作,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促進冀臺經貿交流與合作。概括起來講,就是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努力實現“合作平臺體系化、合作管道多元化,創新服務機制、突出工作實效”。


  一方面是積極開展“請進來”。立足我省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積極搭建交流合作平臺,通過舉辦經濟合作洽談會、企業發展與合作論壇、城市發展論壇、宗親肯親會、文化研討等一系列經濟文化領域的活動,邀請臺商來冀考察、交流,加深臺商對河北的了解,為他們來河北投資興業創造條件。其中冀臺經濟合作洽談會是我省與臺灣合作平臺體系的核心,已經連續舉辦了八屆,而且規模、層次、水準逐年提升,已經成為環渤海區域,有特色、有影響的重要經貿交流活動,在臺灣工商界引起很大反響,臺商熱情非常高。今年舉辦的第八屆冀臺經濟合作洽談會,首次由國臺辦與河北省政府共同主辦,邀請了臺灣電電公會、工商建研會、商業總會協辦,邀請客商規模達到了500人,匯集了臺商高端人脈資源,洽談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與此同時,我們還在河北(香港)投洽會、中國廊坊經洽會、中國廈門國際投洽會等重大經貿活動,設計冀臺經濟合作專題,努力形成以冀臺經濟合作洽談會為主,開設多種合作專題為輔的“一主多輔”交流合作體系。


  在“請進來”的同時,我們積極推進“走出去”,借助中央、兄弟省市的力量和途徑,拓管道、找資源,深入推進精細化小團組赴臺招商,尋求重點合作區域、重點合作對象,積極承接臺資轉移項目,我省工商企業界人士積極赴臺,廣交臺商朋友,建立固定的聯繫渠道,密切與臺灣的經貿交流,在項目、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這些交流合作的開展,對於向臺灣推介河北、宣傳河北,吸引臺商來冀投資興業發揮了作用,收到了良好效果,富士康、威盛電子、旺旺等一批知名臺企紛紛落實河北。


  特別是去年以來,隨著兩岸關係的改善,加大了對臺經貿交流與合作力度,省臺辦謀劃實施了“邀請千名臺商訪河北,組百個團組赴臺灣“活動,到現在已提前完成年初確定的目標,現在正在謀劃明年工作目標,擬在今年基礎上翻一番,邀2000名臺商訪河北,組200個團組赴臺灣,進一步推動冀臺經貿交流與合作再上新臺階,再掀新高潮。


  在推進機制上,我們成立了省政府對臺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以開發區(園區)、企業為主體的對臺經濟協調機制,實行了對臺交流的項目化管理機制、臺資項目建設負責制和分包督導聯繫制等制度,與此同時,各級政府採取多種形式,經常聽取臺商意見和建議,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今年我就三次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臺商意見,將企業反映困難工作和問題,梳理出來,一一列出,交有關市、縣政府和有關部門限期解決。臺商都反映:“河北環境越來越好,各級政府服務越來越精細,越來越人性化”。這些措施不僅促成了一批臺企來冀投資興業,也促進了在冀臺資企業健康發展,如保定味群公司佔據了大陸和東南亞方便食品調味劑市場70%左右的市場份額;石家莊國祥製冷生産機車車輛空調系統,是亞洲首家通過國際鐵路標準認證的行業公司,成為龍頭企業;唐山曄聯公司pvc管件産品遠銷美日,佔據美國15%的市場份額;臺灣廣泰集團在唐山投資興建了世界最大的焊絲生産基地,邯鄲凱普威建成北方重要醫療器械生産基地。


  記  者:以您看來,下步冀臺合作的重點有哪些?


  楊崇勇:河北是農業大省,工業發展基礎較好,服務業方興未艾,臺灣與河北經濟發展有著很強的互補性,雙方合作空間廣闊,潛力巨大。河北省正在實施鋼鐵、裝備製造、石化、電子資訊、醫藥、紡織、現代物流、金融、旅遊等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把引進資金、技術、管理、人才作為實現上述目標的戰略舉措,大力推進對外合作交流,這為冀臺合作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和難得機遇。在農業方面,重點是在農業新品種、新設施,標準化生産,農業技術推廣體系,農業高新技術産業,農産品加工業,觀光休閒農業,農業基地設施建設和農産品出口創匯等領域展開對外交流合作。在工業方面,鋼鐵産業重點是優化産品結構,提升産品檔次和節能減排,加快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轉變,由低端産品向高端産品轉變,由內地佈局向沿海佈局轉變,由分散發展向集中發展轉變,努力實現由鋼鐵大省向鋼鐵強省轉變。裝備製造業重點是抓好龍頭企業和整機産品,發展高速動車組、汽車及關鍵零部件、輸變電設備等,加快建設新能源、交通運輸、專用通用工程設備和通訊設備等産業基地,培育零部件、標準件、模具鑄造等特色園區。石化工業重點發展石油化工、煤化工、鹽化工、精細化工和農用化工。電子資訊産業重點發展太陽能光伏電池、通信網路設備、平板顯示、半導體照明等。醫藥産業重點發展生物制藥和中藥材初加工與深加工。紡織工業重點是推進新型布料、産業用品生産。在服務業方面,現代物流業以發展港口物流、航空物流和內陸港物流為重點,著力建設物流專業市場和物流配送中心,構建連接東北亞及中亞腹地的國際物流通道。金融業正在加快構建曹妃甸迴圈經濟示範區離岸金融市場,積極引進有實力的銀行、證券、保險企業到河北設立總部、分支機構或出資設立法人外資機構,推進河北省企業到境外上市融資。旅遊業全力打造環京津休閒旅遊産業帶,重點開發承德和張家口滑雪運動避暑、秦皇島海濱海島濱海度假、保定白洋淀溫泉養生、廊坊文化生態和商務娛樂、衡水湖康體休閒等旅遊資源。


  記  者:河北省委省政府正在開展“幹部作風建設年”活動,河北在服務台胞和臺資企業發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楊崇勇:開展“幹部作風建設年”活動,是推動河北科學發展的迫切需要、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的必然要求和加強幹部隊伍建設的重大舉措。目的就是要通過打造一支“改革創新、真才實學、求真務實、公正廉潔”的高素質幹部隊伍,進一步提高政府服務水準和能力,不斷優化發展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今年以來,為幫助臺資企業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和影響,我們採取了一對一幫扶、融資支援、組織銀企對接、出口企業“即出即退”退稅等措施,努力幫助企業度難關、保增長。全省各級臺辦在幹部作風建設年活動中,深入開展了“轉變作風訪台企、共克時限保發展”主題實踐活動,主動深入每一個在冀臺資企業,延伸服務,建立臺資企業生産經營情況專報制度,設立臺胞救助專項資金,為來冀臺胞和駐冀臺資企業提供法律援助、緊急援助和災難救助等服務。特別是我們實行了重點臺資項目領導分包責任制,由省政府和有關部門副廳級以上領導幹部每人聯繫2—3個項目,負責督導,對項目進展情況實行每月一調度,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在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幫助項目加快建設進度,極大地增強了臺商投資信心。今後我們將進一步鞏固”幹部作風建設年“活動的成效,不斷改進工作,更好地為臺商服務,我們的目標是,努力把河北省打造成臺胞旅遊的勝地、生活的福地、投資發展的金地。(台灣網 河北省臺辦 聯合報道)

編輯:宿靜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