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正,1960年3月出生,漢族,江蘇蘇州人,廈門大學財政金融係財政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1982年8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現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
時間:2009-09-29 14:48   來源:SRC-423
<P align=center><IMG src="./ftsl/200909/W020090929533919354020.jpg" OLDSRC="W020090929533919354020.jpg" /></P>
<P align=center><FONT face=倣宋_GB2312>浙江省副省長龔正(資料圖片)</FONT></P>
<P>  台灣網9月29日杭州消息 浙江,是古越文明的發祥地。臺灣早期住民中,有著古越人的後裔。在溫州洞頭縣,至今仍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陸,一半在臺灣”。</P>
<P>  浙臺兩地的特殊淵源,也使浙江成為兩岸開放伊始臺企登陸投資的前沿。臺資企業在浙江的發展,不僅使上世紀一批臺灣的傳統産業在大陸找到了生路,同時也帶動了浙江經濟的發展。</P>
<P>  浙江不僅成為臺商投資的熱土,更發展為兩岸各項交流與往來的一個大舞臺。如畫的西湖風光,吸引著絡繹不絕的臺灣遊客前往。進入新世紀的浙臺交流合作,可謂遍地開花,佳音頻傳。</P>
<P>  在國慶60週年之際,台灣網記者專訪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龔正先生,講述浙臺間的歷史淵源、經貿文化往來與旅遊合作創造的佳績。</P>
<P> <STRONG> 記者:浙江與臺灣兩地有著特殊的淵源,浙臺民間交流十分熱絡,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STRONG></P>
<P>  <STRONG>龔正:</STRONG>確實是這樣,浙臺兩地有著特殊淵源。浙臺民間文化交流也一直是兩岸媒體關注的話題,尤其隨著兩岸關係的改善,兩地民間文化交流交往的進一步熱絡,這個話題更為兩岸媒體所津津樂道。</P>
<P>  從歷史上來看,浙江是古越文明的發祥地。臺灣早期住民中,有著古越人的後裔。在溫州洞頭縣,至今仍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陸,一半在臺灣”。浙江與臺灣兩地同胞本身就是同宗同祖同根生,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臺灣社會各界的浙江籍人眾多,其中不乏對臺灣政治、經濟發展有較強影響力的知名人士,而且,浙臺兩地文化淵源深厚,這些都為浙臺交流奠定了一定基礎,推動著兩地民間交流熱絡展開。</P>
<P>  連戰先生五訪瑪瑙寺,使瑪瑙寺的故事與寶島臺灣的淵源緊緊地連在一起;杭州市政府與臺灣南投縣政府簽訂《杭州西湖與南投日月潭建立交流合作關係協議》,成為海峽兩岸文化界“兩湖聯姻”的美談;浙臺雙向旅遊,兩地遊客在增進相互了解的同時,也碰撞出更多的交流合作項目;將在溫州洞頭縣半屏山舉辦的“溫州高雄兩岸半屏山旅遊文化交流活動”,更讓兩岸思念之情不能自抑。</P>
<P>  就在不久前,颱風“莫拉克”給浙江與臺灣同時帶來了嚴重的災害,對於臺灣南部災區同胞的遭遇,浙江人民更加感同身受。全省人民積極開展自救的同時,更不忘臺灣中南部受災同胞,迅速發起“跨越海峽的愛心——援助臺灣受災同胞”捐款活動,僅2天時間,就募款逾4000萬元人民幣,後來又增加到近4900萬元人民幣。颱風過後20天的8月28日晚上,“第三屆臺灣浙江文化節”在臺灣著名的中臺禪寺拉開帷幕,浙江小百花越劇團賑災義演新版越劇《梁祝》,感動了現場5000多名觀眾,晚會共募集善款3000多萬元新台幣,全部捐贈給臺灣南投縣用於救災。</P>
<P>  儘管“莫拉克”的陰霾依舊籠罩著臺灣,但浙江人民以文化賑災的形式,把親情大愛傳遞到臺灣災區同胞的心坎上,無疑更加增進了兩地人民之間的情誼。</P>
<P>  <STRONG>記者:浙江可謂大陸東南沿海對臺經貿交流大省之一,請您結合浙江經濟的發展進程,談談浙臺經貿合作領域取得的成就。</STRONG></P>
<P> <STRONG> 龔正:</STRONG>60年來,浙江人民艱苦創業,銳意進取,走出了一條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的發展路子,全省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五大歷史性跨越”:</P>
<P>  一是實現了從資源小省向經濟大省的歷史性跨越,1978年到2008年,全省年均增長13.1%,由124億元增加到21487億元,從全國省區市第12位上升到第4位;每人平均生産總值由331元增加到42214元(6078美元),從16位上升到第4位,並成為全國第一個每人平均生産總值超6000美元的省份。</P>
<P>  二是實現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歷史性跨越,全省體制機制形成先發優勢。進入21世紀,我們進一步推進不同所有制企業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形成了一批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富有活力的微觀市場主體。&nbsp; <BR>&nbsp; <BR>  三是實現了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歷史性跨越,全省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升級。目前,浙江經濟發展已進入工業化中後期階段,工業經濟支撐起了浙江區域經濟的半壁江山,有力地帶動了消費、投資和出口的快速增長,促進了城鄉統籌發展,推動了城市化進程,成為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為全省居民收入的高速增長提供了堅實保障。</P>
<P>  四是實現了從封閉型經濟向開放型經濟的歷史性跨越,全省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改革開放之前的1978年,全省進出口貿易總額僅為7011萬美元,其中出口額僅5240萬美元。2008年,全省進出口總額達到了2111.5億美元,其中出口1543億美元,外貿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分別從1980年的2.1%和2.0%提高到2008年的68.2%和49.9%。從1980年到2008年底,全省累計實際利用外資660.5億美元。對外投資更是從無到有,截止2008年底,全省境外投資總額30億美元,境外投資的境內主體數量和境外機構數量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一。</P>
<P>  五是實現了從基本溫飽向總體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全省人民生活水準迅速提升。1949年,浙江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分別僅為116元和47元,到1978年,也分別只有332元和165元。2008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2727元和9258元,分別比1949年增長195倍和196倍。浙江城鄉居民收入已經分別連續8年和24年居全國省區第1位。其中浙江農村居民收入從1978年到2008年長時期以接近9%的速度遞增,這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是罕見的。</P>
<P> <STRONG> </STRONG>得益於改革開放的政策和沿海區位優勢,浙江經濟開始飛速發展,而我省臺資企業從無到有,規模從小到大,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P>
<P>  自1988年臺灣同胞正式用“臺商”名義開始在浙江註冊、投資起,到今年6月底,全省臺資企業累計已達到6838家,合同臺資金額227億美元。從臺灣最大的民營企業台塑集團落戶寧波經濟開發區,到臺灣科技大企業富士康集團投資建設嘉善科技園,臺商投資浙江的力度和規模越來越大。</P>
<P>  比如,一批專事高端製造的臺資企業進駐,為轉型升級中的浙江提供了新的助推力,甚至彌補了浙江部分産業空白,優化了省內産業結構。</P>
<P>  再比如,2004年底,臺灣奇美集團投資的液晶模組生産項目落戶寧波保稅區,陸續吸引了數十家臺灣和浙江的配套企業跟進,總投資達20多億美元。這些企業在寧波保稅區及周邊落戶,迅速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液晶光電産業鏈。此外,食品行業中的康師傅、旺旺、丹比、兩岸咖啡等等,也已成為兩岸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P>
<P>  目前,浙江正成為臺商在大陸投資集中、發展良好的地區;成為廣大臺商投資創業的熱土寶地。自2000年臺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開始對臺商在大陸地區的投資環境與風險進行調查評估以來,我省寧波、杭州、蕭山多次被列為“極力推薦城市”行列。2008年8月,臺灣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公佈的《2008年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報告,杭州被列為“臺商未來考慮佈局的城市和地區”的前十名,而寧波則列在“從事高科技産業的臺商未來想要佈局的城市”的前十名。</P>
<P>  <STRONG>記者:我們再來談一談旅遊。去年7月18日,大陸居民赴臺旅遊正式成行,作為首批開放省份,開放一年多來,浙臺兩地旅遊交流與合作效果怎樣,有哪些特點?</STRONG></P>
<P>  <STRONG>龔正</STRONG>:去年6月13日,海協會與海基會簽訂《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協議》,我省被確定為首批開放省份之一。7月18日,浙江省居民赴臺遊正式實施,標誌著浙臺兩地交流與人員往來步入新的階段,具有重要意義。</P>
<P>  赴臺遊開放以來,我省涉臺部門和旅遊部門將其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實現了健康有序、協調發展的目標,得到兩岸同胞的普遍認可,書寫了浙臺兩地交流的多項紀錄。</P>
<P>  去年7月18日,浙江首批145名赴臺遊客飛抵臺北;12月15日,杭州至臺灣的首個平日常態直航包機正式啟航。</P>
<P>  今年的成績更明顯。3月12日,浙江首批千人赴臺旅遊團從義烏搭乘專列由廈門循“小三通”路線赴臺灣旅遊,創下“小三通”實施8年多來,大陸游客單日從金門入臺的最高紀錄。</P>
<P>  3月21日,杭州市政府首次向臺灣觀光團旅客發放旅遊消費券,在臺灣島內引起很大反響,臺灣《經濟日報》發表評論稱“拼觀光,可向杭州取經”。</P>
<P>  7月8日,“海洋拉拉”輪搭載318位臺州各界人士,從臺州港大麥嶼港駛向臺灣宜蘭蘇澳港,標誌著浙江與臺灣之間的兩岸海運直航正式啟航。</P>
<P>  8月31日,寧波與臺灣開通兩岸直航定期航班,使我省成為兩岸定期航班數僅次於上海的第二大對臺空港。</P>
<P>  縱觀一年來我省居民赴臺旅遊態勢,我認為呈現出以下四個特點:</P>
<P>  一是市場興旺,呈現良好發展態勢。截至今年8月31日,全省已組織赴臺旅遊團3487個,赴臺旅遊的浙江居民達99446人次,居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總數的五分之一。同時,臺灣同胞到浙江旅遊的人數也逐年增長,2008年達到91萬人次。臺灣已成為浙江旅遊業界重要的客源市場。</P>
<P>  二是齊心協力,兩岸合作機制逐步完善。隨著我省居民赴臺旅遊市場的發展,我省各級涉臺、旅遊部門通過完善機制,營造安全、有序的赴臺旅遊環境,引導浙江居民赴臺旅遊;臺灣觀光部門也積極響應,舉辦各種培訓班,建立認證購物店和購物糾紛處理機制,為大陸游客提供良好的購物消費環境。</P>
<P>  三是項目豐富,赴臺旅遊充滿活力。隨著浙臺兩地直航和海上客運直航的開通,浙江居民赴臺旅遊空中可以選擇飛機從杭州或寧波直航臺灣本島,陸地可乘坐火車從廈門通過“小三通”渠道進入臺灣,海上則可從玉環乘坐海運客輪直航臺灣基隆。除了便捷的交通,豐富的旅遊項目也吸引了廣大遊客。在環島遊為主的常規項目外,我省各級組團社設計開闢了蜜月婚紗之旅、醫學美容之旅等特色主題遊項目。</P>
<P>  四是密切協作,兩岸業界互動初顯成效。赴臺旅遊一年來,兩岸業界密切互動,金門、南投、苗栗、宜蘭等縣先後派出旅遊推薦小組來浙江召開新聞發佈會,向浙江居民推薦臺灣旅遊資源;我省各地組團社也前往臺灣進行旅遊推廣活動,開展旅遊互動。杭州天目山與臺灣阿里山締結為姐妹山,普陀山風景區與臺灣省旅行公會結為友好合作關係,省旅遊協會與臺灣多個旅行社團簽訂了相關合作協議,兩岸業界資源共用、市場互動的格局初步形成。</P>
<P>  <STRONG>記者:從您的談話中,我們感受到了浙臺兩地勾連不斷的聯繫與血濃于水的情誼。當前,站在兩岸關係新的歷史起點上,您對未來的浙臺交流合作有怎樣的定位與構想?</STRONG></P>
<P> <STRONG> 龔正:</STRONG>未來必須立足於全局,自覺地把開展浙臺兩地交流合作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緊密聯繫起來,進一步發揮好浙江在聯繫兩岸同胞、密切兩岸往來、發展兩岸關係中的獨特作用。<BR>&nbsp;<BR>  首先,發展浙臺兩地交流合作的主體是人民。在推進浙臺兩地交流合作進程中,一方面,要深入貫徹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方針,理解、關心臺灣同胞,凡是對臺灣同胞有利的事情,凡是對維護臺海和平有利的事情,都要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做好,讓臺灣同胞真切、深刻地感受到兩岸的同胞之情、骨肉之親。另一方面,要充分調動浙江各界人士的積極性,使對臺交流合作工作融入到浙江經濟、社會建設的全過程。</P>
<P>  其次,交流合作的重要載體是文化。浙臺兩地人民同為炎黃子孫,文化血脈相連。在推動浙臺兩地文化交流合作中,我們要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精髓,大力發展兩岸文化創意産業,把文化的軟實力與經濟的推動力結合起來。同時,要繼續強化浙臺新聞傳播媒體的交流與合作。</P>
<P>  第三,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是民間。要堅持以交流促合作,以合作促發展。當前,要繼續發揮民間交流的優勢,進一步深化和拓展浙臺兩地經貿合作、雙向旅遊、文化交流、平臺建設等,保持和提升熱度,形成聲勢,使彼此交流更融洽,合作更深化,力爭在實踐兩岸和平發展主題上邁出新步伐,在維護建設兩岸共同家園上取得新進展,在維繫兩岸同胞命運共同體上求得新突破,推動浙臺交流合作不斷取得新成就。(浙江省臺辦章柏康/鐘寶華)</P>
<P>  <STRONG>龔正簡歷</STRONG></P>
<P>  龔正,1960年3月出生,漢族,江蘇蘇州人,廈門大學財政金融係財政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1982年8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P>
<P>  現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曾任海關總署貨運監管司貨運監管處副處長,天津海關副關長、黨組成員,全國海關資訊管理中心籌備辦公室副主任,海關總署業務規範司副司長兼資訊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海關總署政策法規司司長,深圳海關關長、黨組書記,海關總署副署長、黨組成員。2008年12月起任現職。</P>
編輯:宿靜
人物動態
龔正會見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馬蘇德汗一行
龔正會見芬蘭駐滬總領事賀睦寧
龔正會見荷蘭駐華大使裴靖康一行
龔正出席我省國際服務貿易專題研討班
龔正出席全省經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更多>>
浙臺交流
出席第三屆兩岸發展研討會的臺灣嘉賓抵達杭州
寧波下月底開出直飛臺灣航班 杭州飛臺北每日兩班
溫州港貨船首次直航臺灣 航行時間可縮短8小時左右
臺灣“布袋戲”迷倒寧波民眾
浙江7萬人次遊客赴臺觀光 總數居大陸各省市之首
杭州瑪瑙寺臺灣文化展半年吸引逾6萬人
臺灣風味小吃薈萃寧波[組圖]
浙臺媒體攜手播報日全食 兩地同看千年奇觀
兩岸天文學家會聚浙江海寧談合作
溫州蒼南將規劃建設“臺北小鎮”
舟臺業界簽旅遊合作協議 醞釀開通直航豪華郵輪
“互利共贏”浙臺旅遊合作大會在湖州召開
浙江旅遊局長:臺灣為最重要客源地 遊客年增15%
浙江省委副書記夏寶龍會見臺灣長榮創始人
浙江湖州百萬旅遊惠民卡贈臺胞
更多>>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