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60年 高官系列訪談 -- 川臺交流

四川民族歌舞交流團赴臺系列之 愛的主旋律

時間:2009-05-08 09:42   來源:台灣網

 

在臺北高雄縣的演出 圖片來源:四川臺辦

 

 

演出結束後觀眾久久不願離去圖片來源:四川臺辦

 

 

在臺灣原住民區的演出 圖片來源:四川臺辦 

 

  台灣網5月8日消息 “也許我們彼此間不曾相識,但愛的呼喚讓我們走到一起。這份愛,是兩岸同胞血濃于水的深情厚誼,這份愛,是8700萬四川人民對臺灣同胞的依依牽掛,這份愛,是地震災區人民對臺灣同胞大力援助的感恩之心。懷著這份愛,我們為大家獻上四川精品民族歌舞晚會——愛在天地間。”

  

  四川民族歌舞交流團在花蓮、雲林、高雄、屏東等縣共進行了6場演出,觀眾上萬人,每場演出主持人動情的開場白都會引發全場熱烈的掌聲。

  “愛”是貫穿交流演出活動始終的主旋律。

  

  愛是“感恩”

  去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臺灣社會各界對災後救援和災後重建給予了大力幫助和支援。為了感激臺灣同胞的骨肉親情,四川省在“5.12”週年之際專門組織民族歌舞交流團赴臺演出。

  

  一位開車一小時專門前來觀看演出的屏東婦女激動地説,我們不花一分錢就可以看到這麼有水準的演出,你們的感恩太讓人感動了,我們有困難的時候大陸同胞同樣也伸出了援助之手,兩岸本來就是一家人呀。

  “愛”是一脈相承的文化

  

  每次演出,當“綠島小夜曲”、“茉莉花”、“康定情歌”、“阿里山的姑娘”等耳熟能詳的旋律響起,臺下觀眾都會隨著節拍或歌或舞,掌聲叫好聲疊起。

  中國國民黨雲林縣黨部主委許舒博説,這些曲子,都是我們從小音樂課就教的,太熟悉太親切了。

  雲林科技大學的一位教授看到臺上臺下如此融合的場面,激動地説,兩岸文化一脈相承,相通相融,我想再過20年兩岸一定會走到一起的。

  “愛”是兩岸一家親

  

  交流團在臺灣中南部輾轉行程約1100公里,馬不停蹄地趕赴各個演出點。在雲林縣的兩場演出,觀眾在開演前兩小時就排起了長龍,演藝大廳的走廊甚至臺前空地都坐滿了人,演出結束後,觀眾們久久不願散去。

  在高雄縣,中國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和其父母觀看演出並精心接待了交流團;在屏東原住民文化區和來義鄉,臺灣原住民為交流團成員戴上花冠、獻上美酒、唱起歌謠。

  

  交流團演員們深受感動,激發了更強的表演激情,生病的演員帶病跳舞,歌唱演員即興清唱,變臉演員走下舞臺,與觀眾互動交流,演出高潮不斷。

  演出結束演員觀眾共同歌唱起舞“阿里山的姑娘”、“我們都是一家人”將氣氛推向最高。(台灣網 高琿 四川臺辦 鄒青聯合報道)

編輯:高琿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