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令浚,1965年5月生,男,江西南昌人。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産黨。法學博士,獲律師資格,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全國青聯常委。2007年12月任青海省副省長,黨組成員。
時間:2009-09-28 15:11   來源:SRC-423
<P style="MARGIN: 0px" align=center><IMG src="./ftsl/200909/W020090928547575275828.jpg" OLDSRC="W020090928547575275828.jpg" /></P>
<P style="MARGIN: 0px" align=center>&nbsp;</P>
<P style="MARGIN: 0px" align=center><FONT face=楷體_GB2312>青海省副省長王令浚(資料圖片)</FONT></P>
<P>  台灣網9月28日消息  巍峨的崑崙山,千百年來演繹著無數美麗的神話和傳説;發源於青海的長江、黃河,哺育了燦爛輝煌的華夏文明;千年世紀工程青藏鐵路通車,串起美麗風景線,促進了青藏高原的發展,也拉近了青海與臺灣的距離。</P>
<P>  臺灣有日月潭,青海有日月山。昔日文成公主入藏之處,今朝正在譜寫著兩岸民眾交流交往的新禮讚。</P>
<P>  在國慶60週年來臨之際,台灣網記者專訪青海省副省長王令浚,暢談青海與臺灣往來、合作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為兩岸網友鋪展一幅青臺交流的亮麗畫卷。</P>
<P> <STRONG> 記者:在去年年底第三屆海峽兩岸臺北旅展上,青海展臺以“大美青海”為主題的宣傳展板,受到臺灣民眾與媒體的廣泛關注。我想很多沒有到過青海的人都想知道青海到底有多美,請您介紹一下。 </STRONG></P>
<P><STRONG>  王令浚:</STRONG>如你所説,青海獨特的旅遊資源越來越受到世人注目。青海高原被譽為聖山之故鄉、母親河之搖籃,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可供遊覽的景點約900余處。其中,國家級23處、省級351處、州縣級54O余處。旅遊資源總量大、類型多、功能全、結合優良,不少指標位居全國前列,更有不少旅遊資源屬全國獨有或稀有類型,為“中國之最”乃至“世界之最”。江河源、崑崙文化、青海湖、塔爾寺等都是富有青海特色的旅遊品牌。</P>
<P style="MARGIN: 0px">  青海的旅遊資源可分為自然風景旅遊資源、人文風景旅遊資源以及二者兼備的複合風景旅遊資源。自然風景旅遊點有120多處,佔全省風景旅遊點的14.8%,知名度頗高。世界屋脊顯示了原始、純真、粗獷的自然風貌,為世界眾多旅遊者嚮往,青海湖及鳥島、三江源頭、柴達木盆地鹽澤世界及雅丹地貌、坎布拉及互助北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都具有很高的旅遊價值;人文風景旅遊點有700余處,其中包括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城、石刻、岩畫、壁畫、古建築、古道等,總計430余處。中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的彩陶以及廣泛分佈在全省各地的石刻、岩畫、壁畫,充分顯示了高原古代民族的發展歷史和精神風貌,有較高的旅遊、科學考察和考古研究價值。</P>
<P style="MARGIN: 0px">&nbsp;</P>
<P style="MARGIN: 0px">  其次為宗教寺院(以藏傳佛教寺院和伊斯蘭教清真寺院為主),總計近240處。尤其是藏傳佛教寺院數量較多,分佈廣泛,規模宏大,歷史悠久,信教群眾多,是青海省人文風景旅遊資源的重點。同時,青海還是個多民族聚集地區,具有與眾不同的民族特色風情旅遊點,如互助的土族風情遊,果洛、玉樹、黃南、海北等牧區的藏族風情遊和東部農業區的藏族風情遊等,是人文景觀旅遊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省複合風景旅遊點有70多處,兼備自然、人文和社會景觀旅遊資源特色,多以城市、鄉村牧區和工礦企業綜合景觀面貌形式展現,大都有較高的知名度和旅遊價值。如高原古城西寧、戈壁新城格爾木、青南草原牧區風光等,一向為遊客所矚目。</P>
<P>  總之,在青海你能領略到與其他省份的與眾不同之處,位處世界屋脊的地理環境,自然風物與眾不同;古羌族群創造的悠久歷史,古代文明與眾不同;多種民族同生共存的社會生活,多元文化與眾不同;自然資源富集的潛在價值,戰略地位與眾不同;養育江河山川的遼闊地域,生態意義與眾不同。青海是豐富而獨特的,我們誠邀臺灣的朋友們,來青海走一走、看一看,我相信青海所給予你的比你所期待的更多、更好。</P>
<P>  <STRONG>記者:這麼美的青海,我們是通過什麼方式宣傳推介給臺灣朋友的?青臺兩地的旅遊合作前景在兩岸交流不斷熱絡的背景下,呈現出怎樣的風貌?</STRONG></P>
<P><STRONG>  王令浚:</STRONG>2008年以來,青海省先後在北京、上海、廣州及香港、臺灣成功舉辦了以“大美青海”為主題的大型活動,這是按照青海省總體發展戰略,全方位推介青海,擴大青海對外開放,展示青海發展成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對外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提高知名度、增強吸引力,促進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舉措。應該説,這也是青海各族人民在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的過程中,對自身全新形象的生動闡釋。</P>
<P>  去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第三屆海峽兩岸臺北旅遊展在臺北市舉行。國家旅遊局組織31個省、市、自治區和新疆建設兵團旅遊局及旅遊企業參展。活動期間,以“大美青海”為主題的青海展區,連續滾動播放的青海旅遊風光片,吸引了眾多臺灣媒體、旅遊界人士和公眾駐足觀看,頻頻諮詢,索取旅遊宣傳資料,在青海展區拍照留念的公眾絡繹不絕。此外,我省旅遊局還邀請臺灣長期與青海合作的旅行社走進青海展區,現場回答青海旅遊行程、報價等相關問題,簽訂赴青海觀光協議。青海展區人氣旺盛,“青海的草原一眼望不到邊,喜瑪拉雅山峰峰相連到天邊……”一位臺灣老人現場即興起歌,表達了對青海的嚮往之情。</P>
<P>  這些活動的成功舉辦,有力地説明瞭改革開放中的新青海,正在以一種不斷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以主動融入、包容四海的胸懷和姿態,積極參與到兩岸經濟、技術、文化的交流、合作之中;有力地説明瞭隨著青海自信力的提升,青海人正在不斷豐富著新的發展內涵,拓展著新的發展空間,集聚著新的發展實力。</P>
<P>  為加大宣傳青海的力度、擴大青海在臺灣的影響,我省擬於明年適當時機舉辦“大美青海臺灣行”文化旅遊推介活動。這次文化交流著重突出展示青海壯美的自然風光、濃郁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推介青海旅遊資源和特色旅遊産品、線路為主要內容。在展示青海的歷史文化、自然風光的同時,把青海的優勢資源、開發潛力融入其中。目前,該活動正在積極籌備中。</P>
<P> <STRONG> 記者:近年來,《認識江河源》、《今日青海》、《共同的奧運,相同的關注》等電視專題片近年來已先後在臺灣播出,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正在認識和了解青海,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情況?</STRONG></P>
<P><STRONG>  王令浚:</STRONG>應該説,青臺兩地間的媒體合作與交流是兩地人民相互了解和熟悉的紐帶,是促成各項交流的橋梁。</P>
<P>  近年來,青海省十分注重與臺灣媒體間的交流,通過邀請臺灣媒體來青採訪並拍攝電視片在島內播出,增強臺灣民眾對青海的認識和了解,對擴大青海在臺灣的影響和知名度起到了積極作用。《認識江河源》、《今日青海》、《共同的奧運,相同的關注》、中天電視臺《臺灣腳逛大陸——青海篇》、臺灣東森《中國大體驗》等專題片和相關節目的製作與播出,讓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開始認識青海、愛上青海、來到青海。</P>
<P>  特別是青藏鐵路通車前後,臺灣一些主要媒體相繼來我省,圍繞青藏鐵路、青海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進行了採訪報道,如臺灣東森電視臺專訪宋秀岩省長、“海峽兩岸記者西北行聯合採訪”、“海峽兩岸記者青藏行聯合採訪”等,我們看到,臺灣媒體對於青海經濟、文化、社會各方面的發展情況非常關注,大家對這片孕育著無限生機的高原充滿了期待。 </P>
<P>  <STRONG>記者:作為內陸大省,多年來青臺兩地民眾的交流交往的情況如何?隨著兩岸關係的不斷向好,兩地交流往來有怎樣的變化? </STRONG></P>
<P><STRONG>  王令浚:</STRONG>近年來,已有千余名臺灣的大中小學的師生來到青海,與我省師生交流。主要舉辦了“海峽兩岸大學生江河源生態環保夏令營”、“海峽兩岸師生走進可可西裏”活動、“兩岸同心大學生志願者西部行”等。在兩地文化、學術界開展了“青海省崑崙文化研討會”、“青藏鐵路和西部開發研討會”、“海峽兩岸崑崙文化探源研究交流活動”等。</P>
<P>  我省醫藥、衛生、科技、水利、文化教育、工會、經貿等領域的60多個團組800余人應邀赴臺參訪,特別是黃南藏族自治州藏劇團和玉樹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團赴臺交流演出,都在島內引起了轟動。</P>
<P>  隨著青臺交流的不斷深入開展和臺灣同胞對青海了解的加深,臺灣知名人士也陸續來青參訪。我們先後邀請關中、郝柏村、林洋港、許信良、梁肅榮、朱鳳芝、謝啟大、鄭龍水等知名人士和溫世仁、李瑞河、王瑞華等一些臺灣著名企業家來青參訪。青臺兩地間的互訪不斷增多,聯絡日益活絡。</P>
<P>  <STRONG>記者:近年來,青海省加快了發展經濟的步伐,每年經濟增長速度都在百分之十以上。當前,兩岸形勢發生了積極的變化,這無疑會對青臺兩地經貿合作也帶來機遇。請介紹下目前青海經濟發展的態勢,青臺兩地産業互補以及在新形勢下如何把握機遇開展交流合作?</STRONG></P>
<P><STRONG>  王令浚:</STRONG>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推進,我省繼續加大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力度,堅定地實施敞開省門,走出青海,聯合引進,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方針。尤其是經過多年的努力,青海投資開發的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制環境、社會環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P>
<P>  “十五”以來,青海經濟連續保持了12%以上的增長速度,生産總值、每人平均生産總值、財政收入、工業增加值、工業企業利潤、固定資産投資等六項重要指標,實現了歷史性的翻番。2008年,全省生産總值達到961.53億元,比上年增長12.7%,增速是1985年以來最快的一年;全省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136.51億元,比上年增長23.6%;全省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648.3元,比上年增長13.35%;全省農牧業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3061.24元,比上年增長14.06%;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438.8億元,比上年增長21.5%;全省社會固定資産投資額完成582.18億元,比上年增長19.4%。同時,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重大突破,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社會保障能力明顯提高。</P>
<P>  青海以資源富集著稱,現已發現各類礦産127種,其中54個礦種礦藏保有儲量居全國前10位,其中:氯化鋰、鍶、電石用石灰岩、化肥用蛇紋岩、冶金用石英岩、氯化鉀、玻璃用石英岩、石棉、芒硝、鎂鹽10種礦種居全國首位。水電、鹽湖、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和非金屬礦産、畜牧業、野生動植物、風能、太陽能、旅遊等資源十分豐富。我想,隨著青海和臺灣經貿合作的深入開展,互惠雙贏的前景廣闊。</P>
<P>  當前,青臺兩地的經貿往來充滿機遇。為了把握和抓住機遇,努力促進青臺經貿交流,進一步拓展領域、提高層次,我省在“十一五”規劃中,就已做出了三個方面的安排和部署:一是積極主動開展對臺招商引資工作,著重把青海的優勢資源、特色旅遊、綠色食品、中藏藥等作為重點項目進行推介;各級政府和商務、工商、稅務、旅遊、環保、招商、消防、銀行等部門從招商項目、引資渠道、活動策劃到跟蹤服務進行全面創新,簡化程式,提高效率,推進青臺經貿雙向對接合作,互利共贏。二是按照法律法規、政策規定做好臺商、臺企投資保護和權益維護。定期或不定期走訪台資企業,了解情況,按政策規定做好臺商(企)投資保護、權益維護和服務工作,努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氛圍。三是發揮優勢,構建平臺,不斷拓展青臺民間雙向交流的廣度和深度。要與時俱進強化服務意識、轉變服務理念、提高服務品質,使臺商“來得了、留得住、做得好”。</P>
<P>  青海具有廣闊的投資開發前景,我們熱忱歡迎臺灣的企業家到青海一展宏圖。</P>
<P>  <STRONG>記者:國慶60週年即將到來,站在兩岸關係新起點上,作為西部大開發的重要省份,您怎樣構想下一階段的青臺交流與合作?</STRONG></P>
<P style="MARGIN: 0px"><STRONG>  王令浚:</STRONG>在新的形勢下,我省將認真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和部門的職能作用,廣泛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大力整合社會資源,大力開展與臺灣各界、各階層人士的交流交往工作,增強我省各族人民與臺灣同胞的感情。積極主動開展對臺招商引資工作,依法保護臺企、臺商正當權益,努力促進青臺經濟交流,進一步拓展領域、提高層次。充分利用“青洽會”、“環湖賽”等大型活動,依託青海豐富的旅遊、民族文化資源,加大與臺灣媒體交流合作的力度,採取有效的宣傳手段,宣傳推介青海,增進臺灣同胞對青海的了解,推動青海與臺灣的交流合作不斷取得新的成果。(青海省臺辦/李徽&nbsp; 李桂英)</P>
<P style="MARGIN: 0px">&nbsp;</P>
<P style="MARGIN: 0px"><STRONG> <SPAN style="FONT-SIZE: 14pt"> 王令浚簡歷</SPAN></STRONG></P>
<P>  王令浚,1965年5月生,男,江西南昌人。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産黨。法學博士,獲律師資格,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全國青聯常委。</P>
<P>  先後就讀于江西大學法律系、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民法專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國際法學專業。先後參加過中組部和國家外專局組織的第二期司局級領導幹部英語強化培訓班、中組部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在清華大學和哈佛大學舉辦的第三期公共管理高級培訓班、中國延安幹部學院第三期中青班培訓。</P>
<P>  1988年7月—1994年11月先後在深圳市法制局、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深圳市人民檢察院工作。1994年11月—2007年12月在國家工商總局工作,其中1996年11月—1998年10月挂職擔任江西省贛州地區行署專員助理。2007年12月任青海省副省長,黨組成員。</P>
編輯:宿靜
人物動態
王令浚會見沙特駐華大使葉海亞載德
副省長王令浚會見參加吸引外資洽談會代表
王令浚副省長會見蔣方智怡女士一行
副省長王令浚會見日本駐華大使宮本雄二
王令浚率團出訪土耳其、敘利亞和沙烏地阿拉伯三國
更多>>
青臺交流
全國臺研會兩岸關係現狀與前瞻研討會在西寧舉行
青海省第一條地方鐵路柴木鐵路正式鋪架
青海今年省級重點項目總規模達1499.4億元
青海省舉行臺胞臺屬臺商新春聯誼會
青海省臺灣同胞第七次代表大會召開 多傑熱旦出席並...
海峽兩岸臺北旅展會 “大美青海”亮相臺灣
大美青海跨越海峽情牽臺灣遊客
青海首家臺商"青藏遊牧土特産品公司"落戶貴德
“臺灣基層民意代表青海行”成員在我省參觀訪問
項目推介會 青海省向臺灣客商“拋出”繡球
臺灣遊客到青海藏族同胞家歡度春節
青海機場開闢綠色通道 助臺灣師生順利返臺
臺灣商人青睞青海牛羊肉
青海港、澳、臺商和外商投資企業單位數增長較快
臺灣學者青海體驗神秘藏族醫藥
更多>>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