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承忠,男,1953年7月生,漢族,山東肥城人。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197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産黨。2003年5月至2004年9月,任武漢市委副書記。2004年9月起,擔任襄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2008年1月當選為湖北省副省長。
時間:2009-09-15 12:44   來源:SRC-423
<H1 align=center><IMG src="./ftsl/200909/W020090917522578895226.jpg" OLDSRC="W020090917522578895226.jpg" /></H1>
<DIV class=mainbox_02 id=textsize>
<P align=center> <FONT face=楷體_GB2312> 田承忠副省長在第六屆湖北武漢臺灣周開幕式上致辭(資料圖片)</FONT></P>
<P>  台灣網9月15日武漢消息 2008年,湖北省生産總值達到11330.38億元,首次進入“萬億元俱樂部”。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建成投産,全省水電裝機總量2905.27萬千瓦,居全國第一。</P>
<P>  近年來,來湖北考察的臺商普遍認為:“20年前機會在深圳,10年前機會在上海,今天的機會在武漢。” </P>
<P>  在“中部崛起”的機遇期下,作為中部六省中“九省通衢”的湖北,將如何憑藉獨特的優勢開創鄂臺交流合作的新局面?</P>
<P>  在國慶60週年前夕,台灣網記者就此對湖北省田承忠副省長進行了專訪。<BR>&nbsp;<BR><STRONG>  記者:湖北省是中部大省,歷史上又有“九省通衢”之稱,交通優勢得天獨厚,鄂臺人員往來和交流合作一直十分熱絡,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STRONG></P>
<P> <STRONG> 田承忠:</STRONG>湖北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鄂臺交流與合作。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兩岸關係的發展,鄂臺交流規模不斷擴大,領域不斷拓寬,內容日益豐富,層次不斷提高,形式走向多樣,效果日益彰顯,品牌項目已然成形,逐步形成了寬領域、多渠道、全方位的互動雙贏格局。1997年我省赴臺交流人員為200人次,到2008年已達1600人次。10 多年來,赴臺交流的廳局以上各地各部門的負責人已達740余人,其中,省級領導有10多位,院士有20來位。臺灣來鄂的知名人士有連戰、江丙坤、郁慕明、許歷農、李煥等近200人次。交流內容方面起步于文藝,到現在,已擴展到教育、科技、體育、衛生、影視、新聞、出版、金融、工會、律師、司法、檔案、社會保障、宗教、民俗、交通、農業、水利等方面,交流活動已覆蓋各行各業。在省內,各市州與臺灣的交流合作也迅速發展,每年赴臺就有42%以上人員來自基層,鄂臺交流合作基礎穩固。</P>
<P>  截至2008年,臺灣同胞有147.7萬人次來鄂觀光旅遊、考察交流及探親訪友;湖北省累計有5.3萬人次赴臺進行交流訪問及其他因私活動。至2008年年底全省有定居臺胞1290人,就讀臺生315人,涉臺婚姻8105對。鄂臺人員往來熱絡有序。</P>
<P>  2008年12月15日,東方航空公司首開了武漢至桃園的直航班機。今年8月15日,南方航空公司也開了武漢至桃園的直航班機。8月22日,臺灣復興航空公司在武漢舉行了由臺北松山機場直飛武漢航班的首航儀式。9月下旬,臺灣立榮航空公司也將開通直達武漢的航班。這樣,武漢每週將有8個往來臺灣的直航航班。這將為湖北與臺灣的人員往來、交流與合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BR>&nbsp;<BR>  <STRONG>記者:我們了解到,湖北緊緊抓住沿海資本和産業向內地轉移的大好時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臺商投資出現快速增長的趨勢。請您介紹一下相關情況。</STRONG></P>
<P>  田承忠:臺灣是我省對外招商引資的重點地區之一,截至2008年底,全省共註冊臺資企業2020家,投資總額50.89億美元,合同臺資41.25億美元,到位臺資31.87億美元,我省利用臺資總額在中西部地區位居前列。</P>
<P>  目前,臺灣排名前100大企業中有40多家在我省投資,投資額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有60多個。鴻海集團、中芯國際、冠捷科技、唯冠科技、多普達通訊、統一食品、頂新食品、亞東水泥、李時珍藥業等一大批高科技企業、現代製造企業、現代物流企業及農業産業化企業紛紛落戶湖北,而且發展迅速,許多企業如富士康工業園、中芯國際等已成為有規模、效益好、知名度高、有較強帶動作用的骨幹企業。</P>
<P>  而且,在鄂臺商的投資區域相對集中,聚集效應正逐步顯現出來。比如,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武漢吳家山臺商工業園區以及襄樊高新技術開發區、宜昌三峽臺商工業園等園區,臺商的投資最為集中,形成了一批發展前景廣闊的産業基地。如果單就投資規模而言,武漢市佔的比例更大,有近一半臺資企業集中在武漢市,尤其是臺灣大企業和臺資大項目,大多落戶在武漢。以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為例,僅電子産業一項,就有70多家臺資企業,如富士康、中芯國際等就落戶在此。其中,又以光電子産業為亮點。隨著富士康的進入,臺灣華瑞也將半導體晶片封裝測試專案跟進,投資1500萬美元的元茂光電LED産業園已奠基,形成了臺灣光電企業LED晶片為主的産業鏈。聚集效應突顯了光電産業優勢和發展趨勢。</P>
<P>  值得一提的是,在鄂臺資企業的經營狀況良好,涌現出不少優秀品牌和企業。如華新電纜等20多個産品屬國家級名優産品,武漢倫新華信電腦公司等8家企業榮獲“湖北省外商投資百優企業”稱號,武漢唯冠科技有限公司被評為“湖北省外商投資十強企業”。武漢統一企業食品有限公司自1999年起連續多年被評為“外商投資50強”,2000年及2001年被湖北省政府授予“省外商投資十佳企業”,2004年産值達到10億元人民幣,統一鮮橙多飲料喜獲“中國名牌産品”榮譽稱號。多普達通訊公司生産的高端商務手機一直為專業經理人和時尚年輕人所推崇。還有一些服務行業的企業,比如永和豆漿、凱威啤酒屋、謝先生餐廳、元祖食品、羅莎蛋糕,以及寶島眼鏡、臺北影樓等,雖然投資小,規模不大,但它採用連鎖經營方式,經營方式靈活,經營績效較好,受到湖北人民的普遍歡迎,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知名企業。</P>
<P> <STRONG> 記者:湖北地處江漢平原,糧、棉、油和蔬菜種植、淡水養殖等主要農産品産量都位居全國前列,鄂臺農業合作資源可以説十分豐富。尤其是近年來國家發佈了一系列推動兩岸農業合作的政策措施,鄂臺兩地農業合作的發展是不是也進入了快車道?</STRONG></P>
<P><STRONG>  田承忠:</STRONG>你説的沒錯,鄂臺農業合作近年來發展迅速,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也卓有成效。特別是2008年2月,國臺辦、農業部正式批復建立湖北武漢黃陂臺灣農民創業園,這是中部地區唯一一家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也是華中地區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的平臺。創業園將建設成為農産品加工出口和物流配送的示範基地,重要的種子種苗生産繁育基地,農業觀光旅遊的示範基地,現代都市農業和新農村建設的展示窗口。創業園正在進行招商,已有多家臺灣企業進入。如臺灣兆豐集團投資的武漢現代都市農業科技休閒園,已啟動草莓項目,發展草莓種植加工,觀光旅遊。草莓種植示範園和深加工廠房已興建,兩年多後,草莓文化館、物流中心、臺灣商業街等項目將陸續建成。</P>
<P>  目前,湖北省的臺灣農民創業園共有4家,除武漢黃陂臺灣農民創業園外,還包括鐘祥市臺灣農民創業實驗園、蘄春臺灣農民實驗園和丹江口臺灣農民實驗園。</P>
<P>  到2008年底,湖北省註冊的臺資農業項目67家,其中,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臺資農業項目有4家,總投資1.06億美元。投資涉及農林産品種植、家畜水産品養殖、花卉園藝、種苗、觀光農業、農副産品物流以及相關産業的加工等多個領域。</P>
<P> <STRONG> 記者:湖北省臺資企業的發展可以説是精彩紛呈,而且成果豐碩。請問,湖北在與臺灣的經濟交流合作方面有什麼特別的招數嗎?</STRONG></P>
<P><STRONG>  田承忠:</STRONG>湖北省的各級臺辦都高度重視對臺招商引資工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利用對外聯繫渠道廣、範圍寬、朋友多的優勢為企業牽線搭橋,精心組織、策劃、舉辦和參與了許多招商引資活動。比如“海峽兩岸光電子資訊産業研討會”、“湖北?武漢臺灣周”、“香港湖北周”、“海峽兩岸農業合作成果展覽”等等。特別是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了六屆的“湖北?武漢臺灣周”,是我省對臺招商引資和對外開放極具品牌效應的平臺,將為我省打造全國重要的臺商投資聚集區起到獨特的推動作用。</P>
<P>  另外,拓展鄂臺經貿合作新渠道,積極“走出去、請進來”,也是工作中得出的一個重要經驗。自2001年以來,我省先後組織了480多批經貿團組、2300多人次赴臺,宣傳湖北投資環境,介紹合作項目,不斷提高了湖北在臺灣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多次組織招商小分隊,到長三角、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等地參觀考察、學習取經、開展招商活動,通過積極到府做工作,結交了一批臺商朋友,達成了一批投資意向,促成了一批項目落戶當地。對來我省進行投資考察的重要臺商和臺商團組,各地臺辦都認真做好接待工作,盡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使臺商了解我省投資環境和投資前景,吸引他們來我省投資。</P>
<P>  投資環境是臺商最為注重的方面,湖北省一直在努力做好落戶項目的跟蹤和服務,為來鄂臺商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我們以打造綜合成本低於沿海、政府服務優於沿海、臺商投資感覺好于沿海的投資環境為目標,加強“大通關”建設,進一步改善口岸軟環境,提高通關效率,建立了為臺資大企業提供便利服務直通車制度,對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實行優先辦理、特事特辦、跟蹤服務。2009年3月26日,武漢東西湖保稅物流中心正式封關運作,成為繼蘇州、北京、南京之後全國第四家投入運作的保稅物流中心,湖北吸引臺資的投資環境優勢將更加突出。當前,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我們進一步加大了為臺商服務的力度,積極主動採取有力措施,切實紓緩臺資企業遇到的困難,幫助臺資企業轉型升級。</P>
<P>  此外,為切實保障臺商合法權益,我省及各地方檯辦把貫徹落實《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及其《實施細則》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1996年,我省成立了省臺商投訴協調中心,並建立了跨部門的臺商投訴協調小組,由省司法、公安、工商、稅務、海關等16個單位作為協調小組成員,對臺商投訴中涉及到有關部門的一些問題共同協商、調解、處理。2007年12月,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又制定出臺了《湖北省實施&lt;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gt;辦法》。2008年3月14日,我們將《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列入省直機關年度法律知識考試的內容。還舉辦了面向全省幹部群眾的“全省臺灣同胞投資權益保護法律法規知識競賽”,普及相關政策法規。這些工作都對改善、營造良好投資環境起到了促進作用,得到臺商的好評。<BR>&nbsp;<BR><STRONG>  記者:湖北這些年在推動與臺灣的交流合作方面確實做出了成績,摸索出了規律。請問田副省長,對未來進一步加強與臺灣的各項交流合作,湖北省有何規劃?</STRONG></P>
<P><STRONG>  田承忠:</STRONG>我們湖北具有良好的臺資基礎,具有承接臺灣島內和大陸沿海臺資轉移的綜合優勢,又面臨國家加快實施中部崛起戰略、武漢城市圈被批准為“兩型社會”改革試驗區等重大政策機遇。儘管當前面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但影響相對小一些。金融危機引發的階段轉折,對湖北的發展是一個空前的機遇。在新一輪發展中,湖北開放型加“內生型”雙重優勢越來越突出,發展步伐明顯加快,正處於加速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P>
<P>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2008年年初,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努力將湖北打造成全國重要的臺商投資聚集區,提升湖北對外開放水準,促進湖北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此,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吸引臺資的政策力度,對臺商投資長期實行的“同等優先、適當放寬”政策進行新的探索。在政策、項目、資金、土地、稅收等方面出臺具體政策。</P>
<P style="MARGIN: 0px">  近年來,來湖北考察的臺商普遍認為,20年前機會在深圳,10年前機會在上海,今天的機會在湖北武漢。我們相信,通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打造全國重要的臺商投資聚集區的目標一定可以實現!(湖北臺辦/張弛)</P>
<P align=center><IMG src="./ftsl/200909/W020090917522579480073.jpg" OLDSRC="W020090917522579480073.jpg" /></P>
<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體_GB2312>田承忠副省長在臺企武漢統一企業食品有限公司調研(資料圖片)</FONT></P><PALIGN=LEFT><FONT face=宋体><STRONG>  田承忠簡歷</STRONG></FONT> 
<P></P>
<P align=left><FONT face=宋体>  田承忠,男,1953年7月生,漢族,山東肥城人。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197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71年6月至1977年3月,四川省柴油機廠工人。1977年3月至1980年8月,在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學習。1980年8月至1986年11月,四川省柴油機廠技術員、車間副主任、廠長助理兼生産科長。1986年11月至1988年3月,任河南省漯河市經濟委員會副主任。1988年3月至1991年7月,任河南省臨潁縣委副書記、縣長、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1991年7月至1996年3月,先後任河南省漯河市政府副秘書長、市計委主任、副市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1996年3月至2003年5月,先後任河南省平頂山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委書記。2003年5月至2004年9月,任武漢市委副書記。2004年9月起,擔任襄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2008年1月當選為湖北省副省長。負責城建、對外開放、涉外經濟和涉外事務、商貿流通、旅遊等方面的工作。分管省建設廳、商務廳、外事僑務辦(港澳事務辦)、旅遊局、糧食局、供銷社、貿促會、臺辦,協管武漢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聯繫中央在鄂大型流通企業。省長交辦的其他工作。</P></FONT></DIV>
編輯:宿靜
人物動態
田承忠會見匈牙利經濟部許外蓋西一行
湖北赴河南推介旅遊 田承忠為旅遊合作鼓勁
田承忠會見臺灣客商  
田承忠出席 省武當山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召開
田承忠會見中國信保公司負責人
更多>>
鄂臺交流
武漢直飛臺灣50天內步入常態化 票價降幅達30%
南航開通武漢至臺灣直飛航線
鄂寧為臺企參與大陸基建提供近400億元商機
武漢直飛臺灣50天內步入常態化 票價降幅達30%
臺灣學子荊楚文化行圓滿結束
第六屆湖北武漢臺灣周落幕:亮點紛呈 成果豐碩
鄂臺交流前景樂觀 臺資臺企看好武漢發展勢頭
海峽兩岸屈原文化與旅遊産業合作發展論壇9日開幕
鄭成功文化節活動多 閩臺民俗表演將走上廈門街頭
湖南將出臺政策幫助臺企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湖北武漢臺灣周開幕 今簽署23個合作項目(組圖)
武漢臺灣周即將開幕 湖北省長稱鄂臺交流前景廣闊
組圖:武漢臺灣周7日啟動 臺灣嘉賓陸續抵達
海峽兩岸共襄盛舉 齊聚第六屆湖北武漢臺灣周
湖北廣水投資1300余萬修復連戰北宋先祖陵墓
更多>>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