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中央候補委員,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市政府黨組副書記。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團委副書記、書記,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書記,北京市密雲縣委書記,中共北京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市委政法委副書記。2007年5月任現職。
時間:2009-09-25 12:14   來源:SRC-423
<P align=center><IMG src="./ftsl/200909/W020090925441563900701.jpg" OLDSRC="W020090925441563900701.jpg" /></P>
<P style="MARGIN: 0px" align=center>  <BR><FONT face=楷體_GB2312>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吉林。(資料圖片)</FONT>    </P>
<P>  台灣網9月25日北京消息 隨著兩岸關係和北京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京臺兩地的交流合作不斷擴大,呈現了寬領域、深層次的良好發展勢頭。北京已經成為廣大臺灣同胞旅遊觀光、投資興業和學習工作的重點地區之一。</P>
<P>  在國慶60週年到來之際,台灣網記者就北京經濟社會發展和京臺兩地交流交往等情況,專訪了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吉林先生。</P>
<P> <STRONG> 記者:首都北京60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想,很多臺灣同胞都想進一步了解當前北京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請您介紹一下。</STRONG></P>
<P><STRONG>  吉林:</STRONG>60年來,首都北京經濟社會和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2008年,地區生産總值達到10488億元,是1952年的318倍,每人平均地區生産總值超過9000美元;第三産業比重由1952年的39.1%上升至73.2%,服務主導型的經濟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24725元,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10747元,城鎮、農村居民消費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3.8%和34.3%。城鎮居民每人平均住宅使用面積達到21.56平方米,農村居民每人平均住房面積達到39.4平方米。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發展迅速,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P>
<P>  今年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和影響,北京市及時出臺了一系列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政策措施。經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各項政策措施成效顯現,經濟企穩向好的勢頭強勁。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5308.4億元,同比增長7.8%,1-8月,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44.3%,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際增長16.4%,工業生産、入境旅遊、財政收入等情況都繼續明顯好轉。</P>
<P>  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成功舉辦,圓了兩岸四地和海外華人的百年夢想,贏得國際社會高度評價。經過奧運洗禮,北京的發展進入了由中等發達城市向發達城市邁進的新階段,踏上了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的新征程。我們相信,北京的明天將更加美好。</P>
<P> <STRONG> 記者:文化創意産業是北京近年來的産業發展重點,也是很多臺胞十分關注的投資領域。請您介紹一下,京臺在文化創意産業合作方面的相關情況。</STRONG></P>
<P><STRONG>  吉林:</STRONG>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教育、文化資源豐富,人才匯聚。近年來,北京市把發展文化創意産業作為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內容和途徑,明確提出了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重點,包括文藝演出、出版發行和版權貿易、廣播影視節目製作和交易、動漫遊戲研發製作、廣告會展、古玩和藝術品交易、創意設計、文化旅遊和文化體育休閒等9個産業門類。出臺了促進文化創意産業發展的優惠政策,設立了21個市級文化創意産業聚集區。2008年,全市文化創意産業增加值約佔全市GDP的11%。</P>
<P>  北京市積極支援京臺文化創意産業的交流與合作,這些年每年邀請臺灣文化演藝界及文化産業界有關人士和團體來京交流,舉辦演出、展覽、論壇和參訪交流等活動。2007年起在中國北京文化創意産業博覽會上專門設立了“臺北主題館”,2008年實現成交額達到1800萬元人民幣。目前,在京臺灣文化創意從業人員約2000余人,涉及影視製作、音樂製作、KTV娛樂業、古玩貿易、視覺藝術品收藏與貿易、婚紗影樓、數位休閒娛樂業、運動健康休閒業、圖書出版業等多個領域。</P>
<P> <STRONG>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隨著近年來兩岸關係的發展,京臺各項交流合作呈現出怎樣的態勢?</STRONG></P>
<P><STRONG>  吉林:</STRONG>隨著兩岸關係和北京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京臺兩地的交流合作不斷擴大,呈現了寬領域、深層次的良好發展勢頭。北京已經成為廣大臺灣同胞旅遊觀光、投資興業和學習工作的重點地區之一。據統計,2000年到現在的9年間,來京旅遊的臺灣同胞已達165萬多人次。全市累計批准臺資企業近2500家,實際利用臺資30多億美元。這些企業涉及現代製造業、高科技産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等多個領域,發展迅速,中芯國際、威盛電子、富士康等科技企業在北京高科技産業已佔有一席之地,統一、聯華、旺旺等食品企業的影響力不斷增強,君太百貨、新光三越、藍天百腦匯等百貨物流業享譽京城,國泰人壽、新光人壽等已率先在京開展金融保險服務。2008年京臺兩地貿易總額達到48.13億美元,同比增長67.2%。</P>
<P>  北京還是臺灣學生在大陸就學的首選之地,目前在京就讀的臺灣學生有2000多人,主要分佈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名校和重點高校。廣大臺灣同胞來到北京,不僅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而且結交了很多好朋友,逐漸融入了北京的社會和生活。</P>
<P>  與此同時,北京市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和廣大民眾對與臺灣同胞的交流交往也表現了很高的熱情。赴臺交流項目與人員逐年增多,僅2008年因公赴臺就有近1500項、5300余人,交流活動覆蓋教育文化、城市社區、醫療衛生、科技環保、社科法律等多個領域。臺灣開放大陸游客赴臺旅遊以來,北京市有18個旅行社獲得組團赴臺旅遊資質,超過3萬人到寶島臺灣旅遊觀光。我們相信,只要雙方共同努力,京臺之間的交流將更加深入,合作將更加廣泛。</P>
<P> <STRONG> 記者:北京市始終把促進京臺交流合作當成一件大事,積極為京臺同胞交流合作創造條件,請您介紹一下相關情況。</STRONG></P>
<P><STRONG>  吉林:</STRONG>的確如此。市委書記劉淇、市長郭金龍多次會見臺灣各方面人士,出席京臺交流重要活動。在各有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著力打造了十幾個京臺交流活動品牌,覆蓋30多個行業,形成“政府搭臺、行業對接、青少年交流長期開展”的交流合作模式,為兩岸同胞的廣泛聯繫、深入合作搭建了平臺。</P>
<P>  “京臺科技論壇”自1998年起已連續舉辦了十一屆,成為京臺兩地科技和工商企業界溝通交流的重要渠道,為實現京臺科貿雙贏、經濟優勢互補發揮了積極作用。去年,該論壇首次在臺灣舉辦,北京8家行業協會的112人參加,是歷史上北京最大規模的赴臺經貿交流活動,引起各方面高度關注和好評。自1999年起每年舉辦的“京臺青少年交流周”,已吸引了大批臺灣青少年學生到北京參觀、遊覽、考察。去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特別邀請臺灣學生參加奧運研習營和志願者體驗營活動,促成了一批京臺校際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加深了京臺青少年之間的聯繫和友誼。“京味文化之旅”連續八年赴臺,將京劇藝術、老字號商業文化、民族器樂、民間絕活等北京傳統文化介紹給臺灣民眾,成為京臺兩地民間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P>
<P>  還有京臺文化節、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京臺文化創意産業論壇、京臺基礎教育論壇等各具特色的交流活動,每年都定期舉辦,架起了京臺兩地相關領域和專業人員交流與合作的橋梁,加強了相互了解,有力地促進了合作發展。</P>
<P> <STRONG> 記者:北京市的“市長接待日”在臺商間廣受好評,在服務台胞方面,北京市有何獨特亮點?</STRONG></P>
<P><STRONG>  吉林:</STRONG>你説的沒錯。北京市從1995年開始,每年組織“市長接待臺商日”活動,市領導和有關部門現場聽取、解答和解決臺商提出的問題,目前已舉辦了18次,成為在京臺商與政府溝通的重要渠道,受到廣大臺商朋友的讚譽。為進一步方便臺商來京投資興業,我們還建立了“北京市人民政府臺資項目審批綠色通道”,臺商投資享受“一站式”快捷服務。還專門成立了臺商服務中心,開通了臺胞服務熱線和服務信箱,創建了“北京——臺灣線上”網站,出版了《臺胞來京實用資訊》手冊。通過這些措施,在貿易通關、企業註冊、企業用工、企業貸款、子女入學、入境出境、駕照辦理等方面,為臺胞提供多方位、多渠道的便利服務。從2005年開始,市政府每年為在京60歲以上的臺胞發放生活津貼。</P>
<P>  去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在京臺資企業特別是科技型出口生産企業面臨一些困難。市政府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幫扶臺資企業的工作,並組織10多個部門舉辦“北京市幫扶臺資企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政策大集”,面對面聽取臺商意見,積極幫助解決困難。通過多方共同努力,為臺資企業落實了就業補貼、人才獎勵、住房補貼、拆遷農村勞動力補貼等政策,還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新徵土地、融資審批等方面給予了多方面的幫助。</P>
<P>  近年來,北京市先後制定出臺了《鼓勵臺灣同胞投資的若干規定》、《優化涉臺發展環境若干措施和責任分工》、《關於促進京臺農業合作的若干政策意見》、《關於簡化臺胞子女在京中小學就讀手續的通知》、《臺灣同胞在京購買多套商品房辦法》、《加強涉臺投訴協調工作意見》等十幾項政策,並下大力氣抓好落實,為臺胞在京發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P>
<P>  我們還建立了由市臺辦牽頭、32個部門參加的臺胞投訴協調工作機構和保障機制,努力做好臺胞投訴協調工作,幫助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臺灣同胞的投訴100%得到受理回復,每年結案率都達到90%以上,許多臺胞來信對此表示感謝。</P>
<P>  <STRONG>記者:站在兩岸關係新的歷史起點上,請您談一談對京臺交流合作的展望。</STRONG></P>
<P><STRONG>  吉林:</STRONG>當前,兩岸關係已進入和平發展的新階段。在新的形勢下,京臺兩地交流合作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我們要倍加珍惜已取得的成果,一如既往地繼續大力推動京臺之間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打造兩岸交流的“首善之區”,努力促進兩地共同發展與進步,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做出新貢獻。(北京市臺辦/李徽)</P>
<P style="MARGIN: 0px"> <SPAN style="FONT-SIZE: 14pt"><STRONG><FONT style="FONT-SIZE: 14pt" face=宋体> 吉林簡歷:</FONT></STRONG></SPAN></P>
<P style="MARGIN: 0px"><BR>  吉林,中央候補委員,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市政府黨組副書記。<BR>  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團委副書記、書記,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書記,北京市密雲縣委書記,中共北京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市委政法委副書記。2007年5月任現職。</P>
編輯:宿靜
人物動態
吉林介紹首都國慶活動安排情況
吉林出席中國北京國際節能環保展覽會暨高層論壇外...
吉林出席中國北京國際節能環保高層論壇分論壇並致辭
更多>>
京臺交流
500米街區遍佈時尚特色店 北京臺灣街10月迎客(圖)
北京官員一行五十人赴臺推薦經典之旅
北京PET健檢旅遊首發團抵臺 創兩岸旅遊健檢新領域
組圖:賈慶林在京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一行
賈慶林在京會見臺灣媽祖聯誼會代表團(組圖)
全國臺聯2009年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在京閉營
北京舉辦珠寶展 臺灣參展商多
應對金融危機 京津冀臺商研討轉型升級
兩岸青年學生宋慶齡故居大聯歡 青春光彩耀中華
海峽和平交響樂團巡演兩岸27日在京首演 連戰出席
更多>>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