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評論 |
|
|
|
近日,“歐盟遇阻,解除對華軍售禁令推遲”的報道頻頻見諸歐美報端,引起人們的關注。
在今年6月底前取消對中國的軍售禁令,是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去年12月17日在布魯塞爾首腦會議上達成的共識。此後,歐盟積極工作,為解除對華軍售禁令做準備。為什麼節外生枝,又要推遲解禁呢?
橫生枝節,緣自美日的作梗。對歐盟要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美國、日本老大不滿意,且多方施壓,千方百計阻止。美國國會通過反對歐盟解除對華軍售議案;布希訪歐時曾發出“美國國會可能採取報復性措施”的威脅;美參議院外委會主席盧格聲稱,歐盟解除對中國軍售禁令,美國就對歐盟設禁。近日,美國更是利用中國人大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大做文章,加大對歐盟的壓力。美日一些媒體竟誣衊中國的《反分裂國家法》是“為武力犯臺提供法律依據”。正是在美國施壓下,傳出了解除對華軍售禁令被推遲的消息。
對華軍售禁令是歐盟16年前的決定,是冷戰的産物,其存在阻礙了中歐關係的進一步健康發展。歐盟正是認識到這一點,才決定取消早已過時的禁令。這無疑對歐中雙方都有益,也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從根本上説,這是歐中雙方的事,無損任何第三方的利益。美國從中作梗,橫加干預,是霸權主義的又一表現。
中國正在致力於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並實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中國政府已經多次申明:解除軍售禁令為的是消除對中國的政治歧視,今後軍售禁令解除了,中國不會,也沒有必要從歐洲大規模購買武器裝備。中國在國際問題上的立場和行動已經證明,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發展的一支積極和重要的力量。
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他國無權干涉。世界上沒有誰比中國人更希望和平解決臺灣問題。中國全國人大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是一部和平統一的法律,目的是維護臺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反對和遏制“臺獨”勢力。臺海地區穩定,也有利於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這樣一部和平法律,符合當今世界的潮流。把這樣一部和平法律“妖魔化”成“為武力犯臺提供法律依據”,只能表明有人在臺灣問題上居心叵測,千方百計地損毀中國的形象,遏制中國發展。
近幾天,歐盟及其一些主要成員國領導人再次表達了他們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的決心。他們堅定地認為:軍售禁令是一個過時的“不公平”的制裁措施,它已不符合歐中關係的現實;歐盟願與中國建立穩固的夥伴關係,加強歐中對話就是歐盟為強化亞洲安全所作的最佳貢獻。
解除對華軍售禁令,完全是順應潮流的明智之舉。美國、日本不該充當歐中關係發展的絆腳石。(張金江)
《人民日報》 (2005年03月28日 第三版)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