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報》16日發表施君玉的文章,説美國不應該對中國反分裂國家法説三道四。文章指出,美國説此法無助於臺海的和平與穩定,並不符合事實,恰恰相反,反分裂國家法的制定,正是為了維護臺海的和平。文章還説,該法的主旨是和平統一,防止國家分裂。根據前後條文的邏輯,只有在面臨國家分裂的情況下,才採取非和平手段。也就是説,只要不出現分裂的情況,也就不存在動用非和平手段的必要,這本來與美國挂在嘴邊的一個中國政策並不矛盾,因此美國對該法沒有指責的理由。
作為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美國總喜歡對別國指手劃腳,對別國事務説三道四。中國本週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這本來完全是中國的內部事務,與美國沒有關係,但美國白宮和國務院的發言人都表示,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是不幸的事情,並認為無助於臺海的和平與穩定。其實,美國的説法並不符合事實,恰恰相反,反分裂國家法的制定,正是為了維護臺海的和平。
美對臺政策言行不一
美國對臺政策歷來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口頭上美國一直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反對臺海出現軍事衝突,但背後卻不斷對臺售武,經常向“臺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喚起了“臺獨”勢力的幻想。此次中國人大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顯示了中國政府和人民和平統一的意志,也表明不惜使用非和平手段制止國家分裂的決心。該法的主旨是和平統一,防止國家分裂。整個法律貫串著和平統一的思想,沒有半點“火藥味”。根據前後條文的邏輯,只有在面臨國家分裂的情況下,才採取非和平手段。也就是説,只要不出現分裂的情況,也就不存在動用非和平手段的必要。這本來與美國挂在嘴邊的一個中國政策並不矛盾,所以美國對該法雖有不滿,但卻找不到指責的理由。
“不統不獨” 美佔盡便宜
對中國政府不放棄武力的政策,美國是很清楚的。反分裂國家法只是將使用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的三種情況在法律上作了界定。一直以來,“臺獨”勢力最關心的問題就是,一旦大陸以武力制止“臺獨”,美國是否會親自出馬,協防臺灣。對此問題,美國至今一直遮遮掩掩,沒有真正明確的表態。
其實,美國人最希望的就是臺灣保持“不統不獨”,美國由此可以謀取最大的利益。在“不統不獨”的狀態下,美國的武器可源源不斷地賣給臺灣,讓臺灣人拿美國的武器去抵抗大陸,讓中國人相互殘殺,同時還賺足了臺灣民眾的血汗錢。而美國人自己則袖手旁觀,只需用嘴巴鼓動臺灣保衛民主、自由,挑起臺灣民眾對大陸的對立情緒,從而持久保持臺海“不統不獨”的局面。
“獨立”將使臺失去價值
如果臺灣真的“獨立”了,對美國人來説將失去利用價值。小小的臺灣島,既無石油,也無市場,如果真的成為一個“獨立國家”,美國人連武器也賣不出去了,屆時的臺灣在美國的政治棋盤上很可能就一錢不值。更何況,臺灣“獨立”的必然結果是大陸以武力制止分裂,一旦出現這一情況,美國將被拖入無比尷尬的境地。袖手旁觀和出兵干預,都不是符合美國利益的選擇。因此,保持臺灣“不統不獨”,最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基於上述政治邏輯,美國反對臺灣“獨立”是理所當然的。
美國雖然不贊成臺灣“獨立”,但並不意味著美國就支援統一。在國際政治遊戲中,利益是指導國家行為的唯一標準。美國對中國的快速發展已經感到某種潛在威脅,因而視中國為潛在對手,遏制中國是美國的長遠戰略,而臺灣問題正是美國遏制中國最經濟、最有效的一張牌。如果臺灣與大陸實現統一,不僅使美國失去了遏制中國的一把利劍,而且將使中國的實力進一步上升,加快中國的崛起,這無疑違背美國的長遠戰略利益,因此美國不願看到中國的統一。
新華網2005年3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