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輿論
 
臺學者:326大遊行上熱下冷 民眾開始清醒成熟

  時間:2005-03-27 11:02    來源:     
 
 

 中國臺灣網3月27日消息 據外電報道,號稱百萬人參加的臺灣“326大遊行”昨日在鬧劇中收場,據警方估計,真正的遊行人數不足28萬人。民進黨當局先前曾竭力包裝所謂“全民參與、藍綠一致”的盛會,但最終仍不免成為“獨”派孤立自己的場子。

  自發參加者相當少

  東吳大學政治係教授盛治仁表示:“參加人數和我預期的差不多,北京武力遏止‘臺獨’的立場已經是臺灣人耳熟能詳,加上陳水扁在‘立法院’選舉後回歸中間路線,反分裂法其實對一般臺灣民眾不會造成太大的衝擊。”

  盛治仁以“上熱下冷”形容這個活動,他分析說,民進黨通過公權力積極動員了3800輛旅行巴士,已經組織20多萬人,最後的數字顯示自發參加的民眾相當少。

  根據民進黨估計,活動需要新臺幣8000萬,但蘇貞昌最後只募到2000萬。

  盛治仁表示,臺灣民眾已經意識到集會遊行無法改變政治現實,昨天的活動以及上周六泛藍的319“要真相”集會人數都不如去年,代表民眾其實相當清醒成熟。

  仍然是綠營的場子

  陳水扁在遊行開始後的一小時,在重重保安人員的包圍中帶家屬加入,即刻成為媒體和熱情群眾的焦點。他始終保持微笑,一如先前保證,沒有在活動中發言。

  李登輝則沿路高喊“正名、制憲”,並表示將在27日檢討錯誤的兩岸政策,希望臺當局發動“防禦性公投”。

  雖然官方在主要道路的路燈上懸挂青天白日旗,主辦單位也準備象徵國民黨及親民黨的藍色、橘色甚至紅色加油棒,但沿路民眾幾乎都揮舞民進黨和臺聯黨的黨旗,連充氣加油棒也以綠色居多。

  遊行隊伍兵分十路,在各個出發點集合時都有民進黨要員演講及帶頭呼口號,演講以閩南話為主,口號也是“一邊一國”的基調,猶如“臺獨”活動的場子。

  內部考量恐怕更多

  臺政治觀察家胡忠信表示,藍綠對立的政治格局並沒有因而改變,遊行也沒有展現團結一致對外的效果。他指出,陳水扁參加遊行是為了防止李登輝和臺聯黨挖掉泛綠選票,不在集會講話則是安撫美國和大陸。

  泛藍重要政治人物國民黨主席連戰、副主席馬英九、王金平、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以及在野黨縣市首長和“立委”都沒有參加昨天的遊行。

  盛治仁說,遊行活動雖然要向大陸和國際發聲,但內部的考慮恐怕更多。民進黨未來接班人都積極利用這個機會互相競爭,累積動員能量,尤其蘇貞昌更利用四處上電視宣傳募款的方便,建築自己的政治舞臺。此外,民進黨也希望動員百萬人改變藍大綠小的選民結構。(言恆)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