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之聲
 
全國人大代表審議時共話兩岸深情 熱盼祖國統一

  時間:2005-03-09 09:02    來源:     
 
 

  中新社北京三月八日電 題:人大代表共話兩岸深情 熱盼祖國統一

  中新社記者

  今日開始提請十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反分裂國家法(草案)》受到各方強烈關注。來自全國各地的代表們在審議這部法律草案的同時,也共話深情,期盼統一,並紛紛表示將投下莊嚴神聖的一票。

  述多年心願

  臺盟廣東省副主委、暨南大學醫學院醫學信息學教研室主任孔令人說,自從得知要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的消息後,他就充滿了期待,每天在日記上以倒計時的方式,等待這一天的到來。

  孔令人表示,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宰割、被淩辱的歷史,也是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而英勇奮鬥的歷史,臺灣的產生和發展都與這段歷史有緊密的聯係。臺灣與大陸尚處于分離狀態,這種狀態一天不結束,中華民族所蒙受的創傷就一天不能愈合,中華民族為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鬥爭就一天都不能結束。

  憶西湖佳話

  民進浙江省委副主委、著名作家王旭烽代表則以杭州三座寶塔的故事,來表達自己相信中國必定統一的信念。

  王旭烽說,杭州有三座天下聞名的寶塔,六和塔如將軍,寶俶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衲,這三座塔特別是雷峰塔都跟中國歷史上的反分裂、和平統一有關。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王錢武肅一貫主張“奉中原正朔”,不僅拒絕別人要他稱帝的勸誘,甚至在臨終還囑咐兒子“子孫善事中國,勿以易姓廢事之大禮”。公元九七八年,錢武肅的孫子錢弘順應統一的歷史潮流納土歸宋,為國家統一作出了貢獻。

  “我們家園的這三座塔,都是和平統一之塔,中華民族大團圓之塔。中國統一乃大勢所趨,是歷史不可違背的規律。分裂行為必遭時代的嚴懲和歷史的唾棄。”王旭烽說。

  話風土人情

  六十歲的中國僑聯委員鄔露露說,臺灣的一草一木似乎都那麼熟悉,到了臺灣,感受的全是中華文化,讓人感覺親切。

  “我和我的父親是在分離了四十幾年後才相聚的,因為他去了臺灣。”這位上海市僑聯常委說。

  “有一次我去探親,走進臺灣的孫中山故居,驚訝的發現,怎麼感覺就像進到了廣州的孫中山故居,里面的擺設都是一模一樣的。”鄔露露說話的時候,聲音也高了八度。

  “還有臺灣故宮博物院,就像是進了北京故宮一樣,”鄔露露的語氣顯得激動,“感受完全是一樣的,所以說,我們是同一條根。”

  在臺灣時,朋友還特地請她去吃一道特色菜。當鄔露露懷著好奇看到那個菜的時候,差點叫起來,原來那是一道傳統上海菜。這些朋友還專程請鄔露露吃臭豆腐,他們說,“這個臭豆腐幹是我們中國才有的,你跑遍世界各地,別的東西肯定有,這個臭豆腐肯定沒有,因為這是中國的土菜。”

 
編輯:system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